—2025—
烏達區優化營商環境
創新實踐案例匯編
烏達區政數局定期總結推廣區域內各部門在營商環境建設中的好經驗好做法,近日,推出2025年第一期共22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典型經驗做法。本期分享3個案例。
01
烏海市烏達區開展商業糾紛專業化審判改革
設立自治區首家涉企民商專業化法庭
(烏達區人民法院)
烏達區緊緊圍繞自治區“六個工程”確定的重點工作,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成立自治區首家涉企民商事專業化法庭烏海市烏達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庭。法庭坐落于烏達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充分利用鄰近企業的區位優勢,積極開展涉企民商事案件專業化審判改革,為烏達區企業提供“一站式”訴訟服務,著力建設高水平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烏達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推動“咨、調、保、立、審”司法服務綜合體建設,烏達區著力打造集法律咨詢、多元解紛、財產保全、立案、審判等司法服務綜合體,探索民商事案件專案專審、類案辦理。法庭設有企業家問答室、立案窗口、科技法庭、涉企訴前糾紛調解室、企業家問答室等機構,具備自助立案、線上訴前調解、遠程庭審等科技化、信息化司法服務能力,基本實現涉企民商事糾紛咨、調、保、立、審一體化服務,企業不出園區就能享受到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
二是持續增強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四新經濟”企業幫扶力度,審慎適用財產保全措施,寬容看待市場主體在生產、經營、融資活動中的創新創業行為,設立烏海市首個知識產權法官工作站,積極保護科技創新成果,全年審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62件。樹立“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的司法理念,盡量通過調解、和解等手段幫助企業化解商事糾紛,盡最大努力保障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今年以來共受理涉企糾紛486件,調撤結案的389件,調撤率達80.04%,為涉糾紛企業減輕訴累,維護商業合作關系,減少市場波動帶來的負面影響。聯合行政管理部門建立“一企一策”司法服務,為企業開展“健康體檢”,參與制定行業公約,幫助“四新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和風險抵御能力。
三是堅持“零成本”解決商業糾紛,設立“代表、委員調解室”“四所一庭工作室”“法院+工會+人社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等多元解紛機構,成功通過訴前調解化解商業糾紛42件,訴前調解成功率59.15%,為企業節省訴訟費用15萬余元。首創設立自治區首家“企業家問答室”,針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和司法需求,實現“有約必見、有問必答”。今年以來,已接待并回應企業家法律咨詢45次,“企業家問答室”成為法庭回應企業關切,傳遞司法溫度,鏈接司法機關與企業的陣地,深受當地企業家贊許。創新開展企業和法院“聯合辦學”普法新模式,針對轄區企業的特點和重點關心的法律問題,開展7場免費的“菜單式”法律專題講座,形成“企業點單、法院接單”的精準普法工作機制。
02
推動“誠信+”工作
搭建高效辦稅新橋梁
(烏達區稅務局)
烏達區稅務局致力于搭建通往高質量高效辦稅的橋梁,積極推動誠信建設工作,確保為納稅人和企業提供優質、可靠的辦稅服務。
“誠信+宣傳”
以宣促信,做誠信建設的廣泛傳播者。廣泛開展誠信納稅宣傳,通過進商圈、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單位等稅宣“六進”活動,宣傳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納稅信用等級評價應知應會、激勵獎懲措施以及《內蒙古自治區“納稅信用聯合激勵卡”暫行辦法》等相關政策法規,常態化開展誠信納稅志愿宣傳活動6次,不斷增強公民依法納稅意識,營造良好的依法治稅環境,有效的提高了全民的誠信納稅的意識和自覺性,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誠信+助貸”
聚焦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持續深化“銀稅互動”“信易貸”等合作機制。積極鼓勵和引導納稅人利用納稅信用修復機制改善納稅信用等級,幫助誠信經營企業“納稅信用”轉變為“信貸信用”。為全面提升“信易貸”平臺的知曉率和使用率,烏達區稅務局積極發揮黨員先鋒隊作用,通過稅企微信網格群等渠道第一時間將政策享受條件,配套流程,申報享受方式等內容推送納稅人,切實擴大“信易貸”受惠面,助力中小微企業破解融資難題,激發企業活力。
“誠信+作風”
加強理論學習,擴宣傳、強作風,營造政務誠信氛圍。開展政務誠信建設機關學活動,組織稅務干部對憲法、行政法、征管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學習,教育引導廣大稅務干部充分認識政務誠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營造公平公開、依法依規、誠信務實的機關氛圍。
強化履職盡責,重服務、夯基礎,切實提升群眾滿意度。以政務誠信建設為抓手,發揮辦稅服務廳陣地作用,強化窗口工作人員誠信為民的辦稅理念,不斷創新思維,精簡流程,嚴格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將政務誠信與便民辦稅深度融合。
下一步,烏達區稅務局將繼續圍繞誠信建設,進一步優化服務,提升氛圍,充分發揮稅務局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的表率的導向作用,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貢獻稅務力量。
03
城市電話線
賦能營商“大”環境
(烏達區稅務局)
數字化是城市治理重要創新手段,更能助力解決城市治理中的痛點、難點和堵點。目前,在打造暢通快捷、覆蓋多元的投訴渠道的基礎上,無論市民、商戶還是企業,都能通過12345熱線電話、“烏海12345”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反映營商環境相關訴求,形成接件、受理、轉辦、督辦、反饋閉環機制,切實保障訴求高效處置。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烏海市烏達區稅務局通過12345市長熱線平臺,成功解決一起企業職工醫保繳納難題,以實際行動踐行服務宗旨,獲得群眾高度認可。求助人李某撥打12345市長熱線求助,稱在某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就職時,該公司沒能按時為其繳納職工醫保,現人已離職,因欠費問題在新單位無法正常參保,因臨近當月繳費截止日期,若逾期將影響新單位入職,十分焦急。
12345平臺將工單轉至烏達區稅務局后,稅務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與求助人及企業取得聯系。詳細了解情況后,工作人員一邊安撫求助人情緒,一邊與企業進行協調,最終幫助李某在截止之前解決問題補清欠款,順利完成新單位參保。
李某事后致電稅務局表示感謝:“沒想到一個電話,問題這么快就解決了,稅務局的服務太高效、太貼心了,幫我解決了大難題!”
此次通過12345市長熱線解決社保問題,是烏達區稅務局優化納稅服務、提升政務效能的一個縮影。烏達區稅務局自2024年度以來已接到12345平臺有關醫保社保繳納問題100余件并全部辦結,建立了快速響應、協同辦理的工作機制,確保納稅人繳費人反映的問題“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為優化營商環境貢獻稅務力量。
原標題:《烏達區2025年第一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典型經驗做法(三)》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