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北京商報
天氣轉暖,京津冀三地消費升溫。近日,2025年全國消費促進月暨京津冀消費季正式啟動。隨著京津冀消費季的啟動,北京的多個消費季重點活動也同步開啟,舉辦近千場活動,貫穿全年。活動期間,老字號、產品創新等備受關注,京津冀資源不斷聯動,這也將激發消費市場活力,滿足消費者多元化消費需求。
活動貫穿全年
隨著京津冀消費季的啟動,北京消費季重點亮點頻出。北京將堅持市區聯動、部門協同、政企合力,突出消費惠民利民,全年搭建“1+12+17+N”活動體系,以“京彩四季精彩消費”為總主題,聚焦“時尚·首秀京城”“漫步·游覽京城”“冰雪·炫動京城”等“京彩四季”12大主題場景,打造北京國際文旅消費博覽會、體育消費節、全球首發節、國際美食薈等17項精品活動,引導各類市場主體舉辦N項覆蓋商文旅體多元領域活動。
圍繞北京消費季主線,北京市各區紛紛發力,推出“約惠豐臺·感受豐范”2025豐臺消費季、石景山京西消費節等精品活動,開啟區域消費熱潮,帶動各類市場主體廣泛參與,集聚多元品牌、多元場景,為在京市民和來京游客提供更多惠民舉措和更佳消費體驗。
結合國潮國風熱點,北京眾多老字號、國潮品牌、外貿企業等紛紛推出系列國貨潮品。老字號企業紫光園推出新產品奶皮子酸奶,帶來精致美食體驗。六必居創新推出龍門蘋果醋香檸茶,與傳統醬菜產品形成鮮明對比。國潮品牌依文的深山集市依托少數民族非遺技藝和傳統紋樣開發系列服飾產品,彰顯新國潮的時尚文化。外貿企業富億農將地理標志產品懷柔板栗開發成有機板栗和開口栗等綠色休閑產品,暢銷國內國外。
同時,在北京微度假目的地舉辦2025年“開門迎春”賞春花活動,營造“春風十里,花開有你”的迎春賞花旅游氛圍。舉辦國際滑聯世界短道速滑錦標賽、北京市越野滑雪公開賽等重點賽事活動,豐富“體育+”“冰雪+”消費體驗。各區挖掘區域資源特色,打造亮馬河醒春啟航、昌平草莓節、龍慶峽冰燈藝術節等融合類活動,一站式體驗游購娛。
以舊換新撬動消費
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助推消費升級。立足汽車、家電、數碼產品等重點領域,激發綠色消費新潛能。活動期間,依托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開展汽車消費季活動,理想、小鵬等新能源車企繼續推行國補政策,同步策劃一系列促消費活動,推出新能源汽車置換補貼等多重購車福利,提供高品質、低價格的購車體驗。鑫海韻通家電、國門一號等重點企業延續以舊換新服務,并同步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推動更多優質活動惠及廣大消費者。
以舊換新也成為家電、汽車行業企業謀求新增長的契機。近日,蘇寧易購北京大區總經理章艷光表示,洗碗機、凈水器等4類家電納入補貼范圍,并在2月20日正式上線,單件補貼比例高達15%—20%,最高補貼金額達2000元。北京作為政策先行區,蘇寧易購已全面承接國補政策,并聯合政府、品牌方、金融機構等多方資源,推出三重疊加優惠。
蘇寧易購數據顯示,1月20日—2月18日,國補拉動家電同比增長120%,其中彩電、冰箱、空調增長明顯。另一方面,智能手機、電腦受國補影響,同比分別增長248%和124%。
也提到將通過調整產品銷售結構、精細化運營管理及優化門店布局等舉措,促進零售渠道增長及盈利能力改善。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表示,對于行業而言,“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會帶來諸多利好。一方面,這將促進家電和汽車等行業的銷售增長;另一方面,也將推動這些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升產品的品質和能效水平。同時,政策加力擴圍還將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如回收、拆解、再制造等產業,形成更加完整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豐富供給激活潛力
京津冀消費季將舉辦中國國際時裝周、北京時裝周等時尚活動,引導重點商圈商場內時尚品牌集中推出新季新品。在消費季活動中,新消費場景和消費方式成為引領消費擴容提質的主力。
近一年,北京多家商場不斷更新,重煥消費升級,并通過品牌調整、營銷活動貼近目標消費者。翠微百貨牡丹園店和雙安商場采取了不閉店改造的方式對項目進行更新。
同時,不少商業項目的主力店、業態配置變化十分明顯。過去,商場、購物中心主力店以影院、游樂、百貨、超市四種類型為主,如今,新茶飲店鋪紛紛搶占商場的黃金位置,網紅烘焙店悄然崛起,成為年輕人熱衷打卡的新寵。自今年起,眾多精品烘焙品牌紛紛入駐北京各大商場,開啟了頻繁開店模式。
值得關注的是,老百貨升級過程中,對零售業態縮減,增加餐飲、健身、生活服務等休閑體驗業態比例,盡可能達到零售和生活方式的平衡,滿足客人的生活消費需求。
關于北京商業的更新仍在繼續。2025年,北京推進北京坊二期、灣里商業綜合體、新國展二三期等項目建設,加快隆福寺招商運營,加速推動商圈“商業+旅游+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有著京西商業“巨無霸”稱號的北京世紀金源購物中心也即將迎來最大規模改造。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秘書長楊青松認為,商業的調改是適應消費者的變化,改造老舊店面,改變傳統管理方式,應對同行和異業的競爭。商業不僅要滿足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需求,還要滿足社交需求的功能,商業項目具備了供社交的場所和氛圍,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情緒消費的需要,是城市生活質量的一種反映。
北京商報記者 王維祎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