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智谷研究院摘要
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教授近日在《中國貿易報》頭版文章表示,東南亞國家是中國的重要貿易伙伴和投資目的地。東盟高層訪問有助于加強雙方在貿易和投資領域的合作。簽署合作協議、推動談判進程和促進雙邊貿易便利化,可以進一步促進雙方經濟增長和互利共贏。展望未來,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將繼續提質升級,雙方可以加強合作,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
中國和東盟山水相連、血脈相親,友好關系源遠流長。4月以來,東盟國家掀起了一波高層訪華熱潮。印度尼西亞當選總統普拉博沃上任首次出訪首站即選擇中國。上周,老撾副總理兼外長沙倫賽、東帝汶外長賁迪拓、越南外長裴青山分別訪問中國。本周,泰國公主詩琳通、越南國會主席王庭惠、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到訪中國。中國和東盟雙方不斷開展友好合作,增進理解互信,為地區和世界開放合作、穩定、繁榮注入更多正能量。
“周邊是中國外交的優先方向,中國和東南亞國家是命運與共的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近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近日,多位東南亞國家領導人和外長相繼訪華,顯示了有關國家對發展對華關系的高度重視,中方愿同周邊國家一道,攜手構建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共生的亞洲家園。
深入推進“兩國雙園”和“區域綜合經濟走廊”項目,持續深化海上合作;中國企業積極深入參與印尼經濟建設,助力印尼國家發展;發揮好中越雙邊合作指導委員會的統籌協調作用,加快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兩廊一圈”戰略對接……在近期東盟高層訪華期間,經貿合作是雙方關注的重點內容之一。

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表示,東南亞國家是中國的重要貿易伙伴和投資目的地。東盟高層訪問有助于加強雙方在貿易和投資領域的合作。簽署合作協議、推動談判進程和促進雙邊貿易便利化,可以進一步促進雙方經濟增長和互利共贏。
RCEP實施以來,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不斷走深走實,產業鏈供應鏈聯系更為緊密。中國與東盟已連續4年互為最大貿易伙伴。今年前兩個月,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9932.4億元,同比增長8.1%。“可以看到,在地緣沖突加劇、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等因素沖擊下,中國—東盟經貿合作仍然展現出強勁韌性和巨大潛力。中國和東盟國家通過加強經貿合作,推動區域內的經濟一體化進程,通過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的合作,促進投資和人員流動,增強區域內各國的經濟聯系,共同應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風險,為地區的和平穩定、持久繁榮作出積極貢獻。”梁海明說。
東盟國家已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熱門市場。截至去年7月,中國—東盟累計雙向投資額超過3800億美元,中國在東盟國家設立直接投資企業超過6500家。以泰國為例,2023年1月至8月,中國品牌占據泰國純電車型80%左右的市場份額。不僅如此,包括比亞迪以及上汽、長城、長安、埃安等多家車企已經宣布在東南亞建廠。大華銀行中國執行董事、北京分行行長辛韜表示,中國和東盟國家經貿聯系密不可分,雙方產業鏈融合將進一步深化,“供應鏈是一個共享平臺,中國和東盟有共同的發展理念,也維護共同的產業鏈,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已不是簡單的經貿往來,更多的是切實的產業鏈融合”。
東盟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中老鐵路、雅萬高鐵等一大批合作項目促進了區域增長。例如,截至3月12日,中老鐵路累計發送旅客3020萬人次,發送貨物3424萬噸,其中跨境貨物超780萬噸。同時,中老鐵路經貿發展輻射效應凸顯,其跨境貨物品類由開通初期的橡膠、化肥、百貨等10多種擴展至電子、光伏、通信、汽車等2900多種,貨物運輸輻射老撾、泰國、越南、緬甸等12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中國31個省區市的主要城市,萬象至昆明間物流成本較中老鐵路開通前下降40%至50%左右,促進了沿線各類產業擴能升級和國際經貿往來。
受訪專家表示,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東盟自貿區、RCEP等不斷發展,使東盟直接受惠。
中國與東盟人員往來便利,也將促進兩國經貿交流合作。隨著中國同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互免簽證政策的實施,中國與東南亞游客雙向奔赴熱度持續攀升。今年2月,新加坡共接待入境游客144萬人次,其中,來自中國的游客近32.7萬人次,較去年同期的3.53萬人次增長超過8倍,排在各國之首。同時,今年3月,云南西雙版納機場口岸泰國籍入境人數環比增長1183.87%。
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談判正有序推進,其將在現有中國—東盟自貿協定和RCEP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水平,拓展中間品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標準、綠色低碳等新興領域務實合作。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副院長、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翟崑說,中國—東盟自貿協定制度化合作,不僅是中國的制度化開放與合作,也是整個地區的制度化開放與合作。自貿區建設提速升級將進一步挖掘雙邊合作機遇,提升合作質量和水平,讓區域內國家、企業、民眾獲得更多實實在在的利益。
在RCEP和中國—東盟自貿區協同背景下,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前景可期。“中國與東盟擁有20億以上的人口,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東盟自貿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和平發展區,理應成為當前世界的穩定力量、確定力量。”翟崑說。他表示,為進一步擴展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新空間,應加大中國和東盟整體的宏觀經濟政策磋商和協調,提高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的級別,進一步增強中國貿促會和地方貿促會的作用。
在梁海明看來,展望未來,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將繼續提質升級,雙方可以加強合作,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合作重點可以放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可再生能源等領域,通過技術合作、人才培養和市場拓展,共同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

文章來源:中國貿易報
責任編輯:饒趨
絲路智谷研究院
絲路智谷研究院是中國排名第四的頂尖智庫。由南京大學及光明日報社聯合發布的最新中國社會智庫最新排行榜,絲路智谷研究院全國綜合排名,由2017年的全國第六位,躍升為全國第四位。南京大學及光明日報社所發布的智庫排行榜,是中國當前最具權威性、最具影響力的排行榜。
絲路智谷研究院(China Silk Road iValley Research Institute)是由中外知名學者組成的公共政策研究機構,匯集了國內外著名的經濟學家、文化遺產研究專家、教育產業研究專家、金融科技研究專家,聚焦于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和科技創新等領域的研究,取得了驕人成績。
絲路智谷研究院此前已被中央政府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推出的“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列為中國最佳20所“一帶一路”研究機構之一,已有數十篇內參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員及以上領導批示。
絲路智谷研究院
專注“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創新產業研究繼續滑動看下一個輕觸閱讀原文

絲路智谷研究院向上滑動看下一個
原標題:《《中國貿易報》頭版:中國—東盟經貿合作為地區繁榮注入更多正能量》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