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龍和外公外婆。(受訪者供圖)
人物檔案:
高鳳崗,1920年9月出生于陜西省綏德縣,1941年2月參加革命,在延安相繼從事過警衛員、軍需物資管理等工作。1960年,高鳳崗服從組織安排,來到西安負責西北地區汽車、機電貿易物資的供給調配工作。1984年11月離休,2008年2月逝世,享年88歲。
外公高鳳崗去世已經16年了,今年秋天,王育龍來到陜西紅色家風大宣講活動的現場,把自己的家風故事講給西北大學的學生們聽。
“人的一生是短暫的,功名利祿也如過眼云煙。但清白做人、勤儉齊家、干凈做事、廉潔奉公的外公,讓我懂得了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價值……”在王育龍心中,把自己從小帶大的外公就是一座明亮的“燈塔”,為他指引著人生的航向。
堅守
高鳳崗是個苦孩子,自幼父母雙亡,由哥哥嫂嫂撫養長大。他很早就輟了學,靠四處給人做工賺取微薄的收入。
1935年10月,隨著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陜北,革命的種子撒進了高鳳崗的心里。1941年2月,高鳳崗已經是一個20歲出頭的“好后生”,他毅然選擇到延安參了軍,后來又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我出生時,外公已經68歲了。那個火熱的革命年代,他并未對年幼的我多講。”和外公的時間交集太短,讓王育龍深感遺憾。從母親的講述中,王育龍了解到外公雖然學歷不高,但一直勤于學習、追求進步,再加上對待革命工作十分認真負責,深受組織的信任。
1960年,高鳳崗被組織安排到了西安,負責西北地區的汽車、機電貿易物資供給調配工作。
在那個計劃經濟時代,物資供給調配是個“關鍵崗位”,高鳳崗不免遇到一些找他“走后門”“批條子”的人,但這些人都吃了“閉門羹”。
也有人背后調侃他:“就是個‘死腦筋’,我要是在他那個位子上,肯定能‘玩出個花’?!边@話傳到高鳳崗耳中,他也只是哈哈一笑:“公是公,私是私,這樣晚上睡覺才踏實?!?/p>
光榮離休后,高鳳崗依然為集體操著一份心。
王育龍記得,看見家屬院的水龍頭在滴水,外公會立馬過去擰緊;看見路上有碎紙片、塑料袋之類的垃圾,雖然自己走路都不穩當,外公也會用拐杖把垃圾撥拉到附近的垃圾桶旁……
“我那會兒不懂事,也不知道幫外公把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桶里?!睉浧鹜拢跤堄行M愧。
直到長大后,王育龍才意識到外公的言傳身教一直在影響著他、塑造著他。大三的暑假,王育龍所在班級去蘭州實習,同學們都想著能利用實習間隙外出游玩。作為副班長的王育龍主動設計好了線路,組織大家安全愉快地游覽了蘭州的很多景點??粗瑢W們開心的笑容,王育龍覺得很有成就感。
堅定
在人均工資只有三四百元的20世紀90年代,享受廳局級待遇的高鳳崗已經能領到1000多元的離休工資了。但王育龍記得,外公經常穿的一套藏青色中山裝,已經被洗成了灰白色,磨破了后跟的襪子也打上補丁繼續穿……
盡管對自己很“摳門”,但只要陜北老家來了鄉親,高鳳崗總會招待他們下館子、住旅店,很是周到。他經常對家人說:“我是從陜北出來的,任何時候都不能忘本,更不能忘記老家的親人。”
和所有挨過餓的人一樣,“糧食要到肚子里”是高鳳崗最樸素的觀念。吃飯時,他總是要求王育龍碗里不能剩下一粒米。每當外孫把飯吃得精光時,高鳳崗總會慈愛地夸上一句:“我娃把‘福底底’都吃光嘍!”
2008年2月,高鳳崗去世了,家人將他的骨灰安放在西安烈士陵園,被蒼松翠柏環抱,與忠骨英魂為伴。
“他重情重義?!薄八惠呑泳ぞI業?!薄八莻€好黨員、好干部?!鼻皝硭蛣e高鳳崗的親友和同事,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只有家人知道,這位老黨員、老干部只留下一套單位分配的30多平方米的房子和幾萬元存款。
“咱爺一輩子就留下這點兒東西……”葬禮結束后,幾個表哥抱怨道。還是大學生的王育龍也覺得外公的遺產過于寒酸,但父親卻告訴他:“你外公是靠著自己的努力走上領導崗位的,他一生能得到那么多人尊敬,就是因為公道正派、公正無私,你以后也要像他一樣自立自強、公正廉潔?!?/p>
2011年,王育龍大學畢業了,入了黨,也順利通過公務員招錄考試,成為一名交通警察,開始面對工作中的誘惑和挑戰。
那是一個早高峰時段,王育龍在西安市北大街十字執勤時,見一輛車綠燈亮了還不通行,造成了擁堵。王育龍過去一看,發現司機有些暈暈乎乎、渾身酒氣,便要求他靠邊???。知道自己已經違法,司機立刻從包里掏出一沓現金往王育龍懷里塞。
“說實話,當時只有我一個人在執勤,內心還真的有幾秒鐘的動搖。但轉念一想,底線必須堅守?!蓖跤埩⒖掏ㄖ嗽诟浇策壍慕痪?,共同對酒駕司機進行了查處。
“我想,外公在面對誘惑時,一定比我更堅定,我還要繼續修煉‘慎獨’這個內功。”王育龍說。
王育龍在陜西紅色家風大宣講活動現場,講述家風故事。(受訪者供圖)
堅持
穿上警服,站在人來車往的十字路口,王育龍面對的是沒日沒夜的交通疏導、沒完沒了的夜查和警衛工作?!半y道這些繁雜瑣碎甚至有時不被群眾理解的工作,就是我的人生嗎?”王育龍曾經有一段時間很消沉。
那段時間,王育龍總是想到外公,“無論是在革命年代,還是在新中國建設時期,在不同的崗位,外公吃的苦一定比我多,但外公始終那么愛崗敬業。我想,一定是因為他心里裝著黨、裝著人民。我也是黨員,這樣拈輕怕重、質疑自己工作的價值也太丟人了!”
想通了,就不糾結了,王育龍把全部熱情投入到工作中。一次次順利完成疏導交通任務、一次次為危重病人開道、一次次在風雪交加的夜晚處理交通事故,也一次次收獲了群眾的肯定和贊許,這讓王育龍體會到:“人不應該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在為人民服務中,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后來,由于工作干出了一些成績,王育龍被組織推薦到西安市公安局機關工作。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王育龍還堅持學習,不但考取了法律碩士學位,還通過了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進入西安市公安局法制支隊工作。
新的崗位,面臨著新的挑戰。王育龍的職責是審查行政復議案件和辦理行政訴訟案件。簡單來講,就是審查群眾認為處理得不公平不公正的公安案件,對案件處理的正確與否給出一個公正的結論。
“審查結果直接和各單位年終考核掛鉤,是個容易得罪人的活兒?!蓖跤堈f。
有一次,一名群眾被毆打,某公安分局對違法行為人作出拘留3日的處罰,該群眾認為處罰太輕,提出了行政復議。經過對案情的細致分析,王育龍認為該案應認定為尋釁滋事而非毆打他人,確實存在定性不準的問題。
但復議案件程序怎么走,讓王育龍犯了難。經過反復思考,王育龍決定,堅持原則但不能失去溫度。他再次翻書學習,終于找到了合適的糾錯程序,指導辦案單位自行糾正了錯誤,將對違法行為人的3日拘留變更為7日拘留。同時,他向受害群眾耐心解釋,該群眾欣然撤回了行政復議申請。
王育龍的案頭,擺放著《違反公安行政管理行為名稱釋義與實務指南》《人民警察常用法規選編》《公安行政法律文書制作與范例》等專業書籍,也正是因為始終秉持著嚴謹公正的態度,他辦理的200余件行政復議案件和70余件訴訟案件無一錯漏。
今年8月,王育龍來到外公的家鄉綏德,走進了郝家橋革命舊址,“踏上這片紅色熱土,我好像看到了外公年輕的時候,他是那樣吃苦耐勞、那樣充滿干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