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以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塑造一流營商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營商環境優化 投資熱土更“熱”
12月27日,在東方市政務服務大廳,群眾在商事登記窗口辦理事項。(東方市營商環境建設局供圖)
近日,航拍東方臨港產業園。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元才 攝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曉曈 劉夢曉
“效率真高,辦事真快,太方便了!”近日,在東方市政務服務中心自助辦理服務區,市民丁寧花了不到一分鐘,就查詢并打印出了自己的企業機讀檔案登記資料,這樣的速度,讓丁寧贊不絕口。
在東方,不少企業負責人近來也發現,辦理各類手續愈發順暢:企業實現拍地與拿證“零時差”,拿地與開工“雙同步”;不用線下來回跑,一次性就能把水電氣報裝事項辦好……
一項項舉措出臺實行、一件件實事落地見效,這些都是東方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實踐。
好的營商環境是生產力、競爭力,更是吸引力。一直以來,東方在政策環境打造、服務環境優化等方面持續發力,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持續推進審批服務提速提效,以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塑造一流營商環境,以高效務實的舉措增強軟實力,筑牢高質量發展“硬支撐”。
A
作風扎實:
打造“政協+營商環境”模式
“得益于政府提供的‘保姆式’服務,我們從第一次洽談到簽約、開工,只用了3個月時間。”前不久,湖南吻野集團在東方落地了吻野(海南)非洲堅果加工國際示范園項目。一系列的流程,讓湖南吻野集團董事長羅令松感受到了“東方速度”。
由于海南此前沒有堅果相關品類的企業,吻野(海南)非洲堅果加工國際示范園項目的落地沒有相關經驗可以參考。海關進出口備案、非洲企業備案……羅令松說,企業入駐海南自由貿易港,需要辦理十幾項手續。東方市政協和營商環境建設局牽頭幫忙,組織商務、工信、海關、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成立專門的服務團隊,讓企業省了不少心。
目前,該項目建設正在穩步推進。項目投產之后,吻野集團將利用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優勢,進口夏威夷果等非洲堅果,精深加工后分銷至湖南等地。
營商環境好不好,經營主體說了算。三一湘瓊(海南)智造產業園是在湖南、海南兩省聯手謀劃推動下落戶東方市的創新合作項目。該產業園去年5月開始謀劃,6月就實現了企業落地,8月份集中開工,創造了新的“東方速度”。
這一“東方速度”源自東方市創新提出的“政協+營商環境”新模式——東方市政協充分發揮協商式監督作用,聚焦土地要素保障、政府欠款等營商環境共性問題和互聯網+監管、鄉鎮賦權等具體事項,通過召開民主監督座談會、實地調研指導、定期推進部署、組織體驗暗訪等方式,在提升獲得感滿意度上做“加法”、在推動高頻問題解決上做“減法”、在營商環境品牌打造上做“乘法”、在政務誠信建設上做“除法”。
通過協商建言供決策參考、民主監督促爭先進位、搭建平臺助問題解決等方式,東方市政協在今年促成了優化營商環境“二十條”負面清單發布,政銀企相約案例被納入省級《領跑者》專刊并在全省推廣,東方城市信用指數排名也從年初的全國第205名大幅躍升至10月的第60名,12345熱線工作由年初考核落后提升為連續6月名列B類考核平臺第一名,推行施工許可與建筑垃圾排放并聯審批縮短事項辦理時限60%,“綜合查一次”個性化場景、檢查子項、發起檢查數占比位居全省前列,有力服務東方市“招大引強、快建快投、培大育強”中心工作。
B
舉措創新:
暢通“線上+線下”渠道
“真是沒想到這么快就能約見政府部門負責人,還迅速把事情解決了。”12月25日,東方裕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波指著電腦屏幕前的“政企約見”平臺頁面,滿意地告訴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不久前我們想約見華僑經濟區管委會環境國土辦相關負責人,早上提交申請,下午就得到了回復,第二天就見面了。”
原來,陳波的公司常年從事農業生產,每年晾曬、儲存稻谷都要“靠天吃飯”,碰到天公不作美的光景,生產效率就大打折扣,為此他想建設一座光伏倉庫,一來為農產品遮風擋雨,二來提高土地利用率。但是面對這種周期長、投資重的“大工程”,需要政府部門的引導和批復。
“企業一旦提出約見訴求,相關部門是不能拒絕的,必須和企業見面。”東方市營商環境發展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王思琦打開“政企約見”系統后臺介紹,“我們會第一時間關注約見訴求,并且轉接相關職能單位,同時全程關注約見進程,最后還要見結果、見成效。”
“滿意、感謝、感動……”平臺上一條條企業事后評價的背后,是東方市涉企服務全周期鏈條不斷健全,讓企業群眾好辦事、辦成事的具體成效。東方不僅將全市58個部門182位工作人員納入“政企約見”平臺聯系人,健全“政企約見”問題訴求管理機制,還按季度開展政府、銀行與企業家“面對面”溝通交流活動,以企業為主體,搭建對話平臺,暢通政銀企溝通渠道,助力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在招商引資方面,東方特別強化“以商招商”舉措,該市行業主管部門、招商部門及園區,圍繞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等行業領域整合優勢資源,分模塊、分類別在活動中向參會企業開展招商推介,邀企業共招商,推動地方經濟、金融普惠、企業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C
高效便捷:
不斷升級軟硬件設施
“來一趟全搞定,辦事越來越省心了。”12月25日,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在東方市政務服務大廳采訪時了解到,簡潔、高效、方便是眾多辦事群眾的切身感受。
怎么讓簡潔、高效、方便真正落到實處?實際上東方經歷過一段長時間的探索,無論是外出取經,還是不斷改進內部流程,不斷升級硬件設施,東方一直在自我革新。
今年以來,東方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辦事方式多元化、辦事流程最優化、辦事材料最簡化、辦事成本最小化,為企業群眾提供了更多智能化服務和共享辦事服務——
“開辦運輸企業一件事”“水電氣網聯合報裝一件事”“新生兒出生一件事”“殘疾人服務一件事”等事項,減材料90%以上、減環節85%以上、減時限77%以上、減跑動100%;二手房轉移登記“一窗聯辦”改革已實現“十件事一次辦”,可同步辦理土地性質變更、住建網簽、稅務計稅等8個部門10項業務。
“我們統一對以前小而散的相關事項進行整合,從辦理最頻繁,群眾訴求最多的事項、流程進行綜合梳理和精簡。”
東方市營商環境建設局政務服務室主任黎子恒介紹,當前東方全市已上線17個“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截至今年11月25日,該局辦件量共計13661件,并且實現了窗口端、自助端、熱線端、電腦端、移動端“五端”辦理。
不僅如此,東方還積極梳理制定全市政務服務“零跑動”兩張清單,各有關單位結合實際工作積極梳理優化“零跑動”事項,提出改進措施并做好提升工作。目前該市“零跑動”可辦率95.12%,可辦事項使用率98.96%,已實現今年目標要求。
此外,今年東方市政務數據支撐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機關內部“零跑動”上線事項達596項,總辦件量達到7454件,使用率達100%。同時,為推動各單位之間的數據共享應用,東方已開展全市60類共1.5萬張電子證照的全量歸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發布3409條秒審目錄,實現了一攬子審批和自動化審批的數據目錄全覆蓋,有效提升了數據共享效率。
營商環境是企業和群眾生存發展的“土壤”,是區域競爭的重要“軟環境”,也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東方堅持推動制度集成創新,積極為企業、群眾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優質的發展環境,用服務的真心換取企業發展的信心,打造企業愿意來、留得住、發展好的投資熱土。
下一步,東方還將持續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下功夫,堅持“硬設施”升級和“軟環境”升溫雙管齊下,全力打通服務企業和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用心用情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優質、更精細、更貼心、更溫情的政務服務。
(海南日報八所12月2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