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憨厚老實的山東漢子,蒙了一層怎樣的面紗?
踹門事件過去有段時間了,但它引發的長尾效應是一波接一波。日前,又有媒體前往朱樓村拜訪,一探大衣哥朱之文近況。
媒體記者注意到,在經歷風波后,大衣哥這個村頒布了新的管理告知書,其中有一條規定粉絲們不得干擾他人健康以及正常生活。對此,大衣哥本人的回應是,這個規定跟踹門事件無關,并非是為了叫停大家的圍觀、拍攝行為,而是為了防止大家感染,臨時讓大家解散一下。
也就是說,風波之后,粉絲們的圍觀行為,仍然沒有被真正禁止,大衣哥渴望的平靜生活,仍然還沒到來。現在的他,打開家門依然要直面一大堆湊過來的手機,即使干點農活,也有一群人跟在一邊圍觀。
這次,媒體記者還特意數了數,發現3個小時內,大約有200個人圍觀拍攝大衣哥朱之文,只要一開門,這些人就簇擁過來。
圍觀人群當中,就有一名男子格外閃亮,他不是本地人,而是大老遠從河南跑來,專程來拍大衣哥朱之文的。據該男子本人透露,他已經在朱樓村“蹲守”一個禮拜了。
至于蹲守在這里一周的目的,這位男子也毫不掩飾:為了謀生而已,拍大衣哥能掙錢。他表示,現在也不能打工,就當是養養身體,自己也是剛剛開始拍,目前每天也就賺幾塊錢。
如此說來,這位外地男子也挺不容易,想必是因為現在工作難找,為了謀生,他才靈機一動,大老遠跑到山東菏澤朱樓村,蹲守一周拍大衣哥賺錢。至于未來會如何,他自己也不知道。
然而,這位蹲守一周拍視頻的外地男子,只是人群中一個縮影,他存在的意義,遠遠超過他本身。
通過這名男子,我們看到,踹門事件后,即使輿論四起,也沒能阻止大家對金錢的向往,更沒能讓大衣哥的生活歸于平靜。如今,朱之文的家門口,依然人山人海,而憨厚的朱之文本人,也相當配合這些拍視頻之人。
那么,為什么事情還沒結束?大衣哥和村子為什么還不阻止這些人?其存在的合理性在哪?不久前踹門男子的那一腳,又踹開了誰的面紗?
那一腳,踹開了村民和外來者的面紗。在以前,我們看到一大群人整天圍在大衣哥家門口,會想當然認為他們是沖著大衣哥的名氣去的;但如今,我們才意識到,與其說這些人是沖著大衣哥的名氣,倒不如說他們都是沖著錢去的。
大衣哥在門框上打鋼釘,也阻擋不了大家的熱情。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大衣哥門口,在村民們手里舉著的手機里,存在著一條巨大利益鏈:以朱之文的名氣為起點,村民將朱之文的日常生活以視頻的方式記錄下來,發布到網上,就能獲得一定數額的收益。
最關鍵的是,這條利益鏈幾乎不存在障礙,一方面,大衣哥“不拒絕”村民每天的拜訪,另一方面,拍視頻沒有難度,村民只需要舉著個手機站朱之文家門口,就能獲得顯而易見的收益。
無障礙、難度低、有收益,這也難怪很多村民每天趨之若鶩,放下農田選擇手機。
據可靠消息,有人通過拍大衣哥的生活日常,賺了整整60萬。收益之高,令人咋舌。
所以,我們終于明白,這些村民為什么每天粘著大衣哥,為什么人家干農活、洗臉刷牙都要拍一拍,甚至人家生病打點滴,依然有人舉起手機跟在一邊。
原來,他們并不是仰慕朱之文嘹亮的歌喉,而是沖著利益去的。這種利益,建立在大衣哥的安寧生活之上。
然而,那一腳踹開的遠遠不止村民們的面紗,它更大的意義,是踹開了大衣哥的“面紗”。這一腳,踹向了現實,揭開了大衣哥優秀的為人處世之道。
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當年,在《星光大道》總決賽上,朱之文僅獲得第五名,如今,包括冠軍在內的前幾名早已被遺忘,只有大衣哥被人記住。
要知道,朱之文作為農民歌手,沒有任何屬于自己的原創歌曲,一直將名氣維持下去是很難的。但是,從大衣哥成名至今,多年時間早已淘汰了一大批農民歌手,只有他熱度不降反升。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的“面紗”,或者說現實的面紗,隨著踹門男子那一腳,被揭開了。
村民與大衣哥之間,看似是一方在不斷干擾另一方的生活,實際上,卻是雙方共贏,大衣哥跟村民是一個“利益共同體”。
村民從大衣哥那里獲取的,是流量收益,而大衣哥從村民那里獲取的,是持續被維持的名氣,在如今這個時代,只要有曝光量,那就有熱度。所以,那些拍視頻的村民,其實是在免費幫大衣哥做宣傳。
至于損失,那當然也是有的,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完美。大衣哥從村民那里收獲名氣,必然要以生活的安寧作為代價:他家里變成“農貿市場”,有人翻墻而入,有人扔磚砸門,妻子跟著受氣。
但是,在冒犯面前,大衣哥本人深諳為人處世之道,他善于忍耐,能看見喧囂背后的價值。
大衣哥十分清楚自己跟村民之間的關系,他多次提到過,是家鄉的父老鄉親捧起了他。
日前,他接受采訪,再一次說:“我有名氣,你宣傳我可以,但你這么拍我就討厭你,咱不能這樣。人家拍你了,同時也宣傳你朱之文了,同時他自己也有收入了。來者是客,大家是水,我就是魚,水里可以沒有魚,但是這魚沒了水就活不了。”
你可以說大衣哥懂得感恩,也可以說,這就是他的智慧之處。
懷著這樣的心理,大衣哥朱之文跟村民之間形成了雙贏,只是更多人看到的是村民給大衣哥帶來的干擾,卻極少人能看到大衣哥從村民那里也獲取了好處:他的名氣一直被村民維持著,經久不散。
只能說,朱之文能從一個年收入5000元的農民走到今天,成為一個身價千萬的明星,靠得絕不僅僅是一口好嗓子。他情商高,他深明大義,很多道理,他都拎得清,面對冒犯,他也能保持理智,這是相當可貴的。
這個農民歌手,以憨厚老實作為面紗,面紗之下,是他聰慧至極、讓人拜服的真面目。
在大衣哥眼里,每天有那么多人圍著你拍,甚至有人爬墻進來、扔磚頭砸門,這些其實都是好事。村民有多瘋狂,朱之文的名氣就能被捧多高。對于那些冒犯的、踹門的,能忍則忍,小不忍則亂大謀,大衣哥正是這樣做的。
他其實也不喜歡被人跟著拍,他演出回來很累,只想清靜一下。但是,在大局面前,沒辦法清靜的他能忍耐,也分得清利弊。試問,現實中有多少人能做到這種程度?
只是,大衣哥屬于無心插柳柳成蔭,一開始,他應該也沒有想到村民拍視頻能給他維持名氣,善良憨厚的他只知道一味忍讓,不斷寬容那些打擾他生活的村民。
村民把視頻發到網上賺錢,間接維持了大衣哥朱之文的熱度。多年的量變引發質變,事情在不久前的踹門風波之中迎來爆發,這次事件,全國人在見識了部分村民丑陋面貌的同時,也認識了憨厚樸實的大衣哥。可以說,大衣哥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他損失了一扇門,卻收獲了人心,人氣在短時間內迅猛上升。
因此,即使大衣哥這樣奉勸大家:拍視頻掙錢不是長久之計,我現在有點人氣,你可以掙點錢,沒人氣了,難道說你就不掙錢了嗎?
但只要利益還在,只要大衣哥的仁慈還在,他家門口的喧囂就是合理的,而他的家鄉朱樓村,會繼續吸引外地人來此蹲守、拍視頻謀生。
今后的他,還會繼續面對這樣的局面:一開門,就是人山人海;一出門,就是圍追堵截。他的名氣,還會繼續被動維持。
這就是現實。但是這場因門而起的風波,其價值并不在于讓我們憤世嫉俗、批判現實,相信你透過人性,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然后,學會像大衣哥那樣,去寬恕一切:“別人再怎么看我不順眼,我都是依然喜歡大家的。”
當現實的面紗被一腳踹開,你是否看見了自己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