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不法分子利用微信實施詐騙的方式日趨多樣,人們稍不注意就可能掉入陷阱。日前,北屯墾區人民法院就審結了一起利用微信實施詐騙的案件,一男子偽裝成女性微信用戶與多名男性受害人“談戀愛”,趁機詐騙對方錢財,被以詐騙罪判刑。
基本案情
馬某,男,19歲,初中文化程度,無固定職業。2021年5月,為謀取不當利益,馬某心生歪念,通過用女性照片作為微信頭像,從而偽裝成女性微信用戶,在微信上實施詐騙。

2021年5月底,馬某在陌陌APP上認識了被害人劉某兵,后以談戀愛為由添加了劉某兵的微信號。在聊天過程中,馬某謊稱自己為女大學生,期間給劉某兵發過一些網圖。騙取被害人劉某兵的信任后,馬某多次以吃飯、購物、買禮物等為借口向被害人劉某兵要錢,劉某兵認為雙方聊得來,有戀愛的意思,便多次答應馬某的要求,共轉賬12次,共計3120元。

2021年6月,被告人馬某以同樣手段,騙取被害人夏某的信任,多次以訂外賣、請朋友吃飯等為借口向被害人夏某索要微信紅包,詐騙金額共計232元。此后,被告人馬某又以同樣手段對他人實施詐騙,并獲取部分款項。綜上被告人馬某共騙取金額3409元。
法院裁判
北屯墾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馬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被告人馬某對不特定人多次實施詐騙,其行為屬于網絡電信詐騙,鑒于其到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罪行,具有坦白情節,且積極退還被害人錢款,取得部分被害人諒解,當庭認罪態度較好,酌情予以從輕處罰。最終依法判處被告人馬某拘役四個月,并處罰金1000元。
法官提醒
以下是常見的三種微信詐騙方式:
1、二維碼詐騙。詐騙者以商品為誘餌給用戶返利,再發送商品二維碼,實則為木馬病毒。一旦安裝,木馬就會盜取用戶的應用賬號、密碼等個人隱私信息。
2、盜號詐騙。與盜用QQ號詐騙類似,詐騙者冒充用戶的家人、朋友聯系用戶,并以各種理由向用戶要錢。
3、身份偽裝詐騙。詐騙者一般偽裝成“高富帥”或“白富美”與用戶搭訕,騙取用戶的信任,進而以借錢、資金緊張、手術費等為由騙取錢財。本案即屬于第三種類型的詐騙。在此提醒大家,微信交友要保持高度警惕,涉及錢財更要三思而后行,如發現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報警。

網戀有風險,轉賬需謹慎。在互聯網盛行的時代,網戀或許不再是什么新鮮事,但對方是一見鐘情的真命天子,還是只惦記金錢的騙子?不好驗證。網絡交友要慎重,在無法甄別對方真實身份的情況下,切不可輕信其甜言蜜語,尤其是在涉及金錢往來等方面更要保持警惕,避免人財兩空,一旦受騙應立即報警,通過法律途徑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網上交友安全常識
01
選擇正規婚戀網站
首先網上交友一定要慎之又慎、時刻保持警惕,務必選擇正規婚戀網站,對網站上的信息認真審查,注意對方是否已經通過實名認證,千萬不要相信“有緣千里來相會”、“網上會掉美女帥哥”。
02
不要輕信他人
對于從未見過面,只在網上聯系中見到照片或者視頻的“戀人”不可以輕信,你不知道和你“熱戀”的到底是美麗少女還是摳腳大漢。
03
加強提防
要提防那種身世曲折、生活艱難又顏值較高的異性,這些特點誘惑極大、令人同情,但最終往往是不法分子為后續要錢騙錢埋下的伏筆。
04
拒絕有“錢財”方面的往來
當對方頻繁遇到戲劇化的意外,對你有金錢上的求助,或者指引你到某平臺“賺大錢”的時候,要提防騙子已經下鉤了,可拖延或者拒絕。
05
不要透漏個人信息
要謹防透露過多的個人信息、家庭情況和財產狀況,如果對方提出借用錢物一定要慎重考慮。同時,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個人銀行卡及密碼、短信驗證碼,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輕易向他人透露賬戶信息,更不能向不明賬戶進行轉賬,以免上當受騙。
06
積極主動維權
要積極主動維權,保留相關證據(雙方聯系記錄,對方在婚戀網站上的賬號,手機號碼、微信帳號、匯款轉賬的帳號等)。被害人懷疑自己被騙后要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同時要注意保留好重要物證,為案件偵破提供必要的信息幫助。
供 稿:陳福鑫
編 輯:陳福鑫
原標題:《【以案釋法】男子冒充“美女”交友詐騙,法院這樣判!》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