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中職學生畢業選擇升學——職教高考在即,如何讓學生走上成長快車道

    七成中職學生畢業選擇升學——職教高考在即,如何讓學生走上成長快車道

    liuguanliang 2025-03-04 純凈水設備 17 次瀏覽 0個評論

      光明日報記者 晉浩天

      近日,北京師范大學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公布2023年度“中國職業教育學生發展調查”,報告顯示,升學是中職學生畢業后的主要方向,六成以上中職學生期望獲得本科及以上學歷,約七成學生通過高職單招、三校生考試或職教高考升入高校進一步深造。

      這個數據,與浙江某中職學校學生張策的感受一致。“我身邊的同學,很多渴望升入高職院校深造。上學期間,大家都在準備各種職業技能考試,就是為了不被學歷限制個人發展空間。”

      在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副研究員湯霓看來,近年來,國家持續完善職業教育體系,打通了從中職到高職專科、職教本科的上升通道,為各層級技術人才成長鋪就了快車道、搭建了立交橋。

      職教高考在即,升學熱之下,我們更應冷靜思考,怎樣更好回應學生需求,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招考導向?如何避免中職教育產生“唯升學”傾向,而偏離了原本的職業教育主旨?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參加實訓學習。王正攝/光明圖片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學生正在上實訓課。孫凱芳攝/光明圖片

    ????學生參加“中銀杯”2023-2024年度安徽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比賽。傅軍攝/光明圖片

      尋因:產業升級,對技術技能人才要求提升

      從入學起,河北中職學生王曉明便開始準備升學考試。接受記者采訪時,他剛剛走出教室,“今天學習了10個小時,還是挺充實的。”

      “為何打定主意要升學?”記者問。

      “不升學看不清前途。中職畢業就去找工作嗎?面太窄了,也不利于未來發展。”他說得很真誠。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先學成再就業’成了越來越多學生及家長的選擇——有的家長不愿意孩子中職畢業后就步入社會,認為這樣做就業起點及發展后勁均不如人意;也有家長受傳統觀念影響,認為升學是孩子謀求一份體面工作的必經之路,坐辦公室的白領比天天對著機器的工人有前途。”海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沈有祿分析。

      而在湯霓看來,這反映了產業升級對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的提升。“隨著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優化,用人單位對技術技能人才素質要求不斷提高,繼續深造既是提升專業能力的需要,也是適應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特別是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興領域,對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他分析道。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林克松告訴記者,目前,技術密集型企業、國有大中型企業對員工文化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中職生難以滿足產業發展新要求。許多就業單位明確將大專學歷甚至本科學歷作為就業最低門檻,這直接刺激了中職生升學動機。“國家也進行了政策調整,不再將中職對口升學比例限定為5%,為更多中職生升學擴寬了政策道路,促進更多學生選擇升學、能夠升學。”

      湯霓進一步分析,終身學習理念的普及,也使更多人認識到持續提升學歷和技能的重要性:“現代職教體系逐步完善;職業學校在專業建設、師資水平、校企合作等方面持續改進,培養質量不斷提升;職業本科學校蓬勃發展……這一切,都為中職學生提供了更多升學選擇。”

      提醒:鼓勵升學,但不能“唯升學”

      選擇入讀中職,王曉明獲得的是“意外之喜”。他坦言,當初自己因成績不好無法升入普通高中,沒想到進入職校后“打開了眼界、產生了興趣、找到了人生目標”。今天,他認真讀書、實習、備考,有條不紊地安排著自己的人生。他的成長,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頭。

      不過,他爸爸也向記者提出一個問題:“很多老師、學生都覺得,升學是中職生的唯一選擇。真是如此嗎?”

      “中職學生因年齡小、心智不成熟、文化基礎較薄弱以及缺乏發展后勁等問題,還是鼓勵升學為主。但是,‘為升學’不等于‘唯升學’,不意味著中職教育要辦成升學教育。”林克松提醒。

    七成中職學生畢業選擇升學——職教高考在即,如何讓學生走上成長快車道

      他直言,當前部分中職學校打著“升學導向”的旗號辦教育,體現為:專業設置不以市場為導向,而是以升學率高低為標準;課程開設功利化,存在“考什么就開什么課”“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情況,一些專業核心課程因不在職教高考指定范圍,就不被開設或壓縮學時;也有學校將優質師資集中于升學班,忽略了貫通班、就業班的教育培養。

      在調研中,北京師范大學職業與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劉云波發現,一些中職院校班級分類培養形勢較為明顯,出現了高比重的語數英課程設置、采用周考或月考制度等。同時,“職教普教化”傾向在個別地區較為突出,可能會導致中職教育陷入與普高競爭普通高考的誤區,喪失自身類型特色,“長遠來看,不利于職業教育事業發展。”

      “鼓勵中職學生升學,但中職學校的辦學定位不能變。”林克松強調,職業教育終究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某種職業技能或實現職業發展,因此升學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升學是為了更好就業。“中職教育應秉持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的初心,在辦學定位、專業設置、課程開設、教學方式、師資配備、考核評價等方面,均以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為目標,為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對此,湯霓表示認同。她呼吁,職業教育既要為學生提供繼續深造的機會,也要堅持實踐導向。“事實上,盡管升學是中職學生畢業的主要方向,但仍有相當比例的畢業生選擇直接就業。對這部分學生而言,學校更應注重提升其職業技能和就業競爭力。面向升學學生,學校也應保證足夠的專業實踐時間,確保職業教育的實踐主旨與導向不動搖。”

      “總之,職業學校應突出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并基于學生發展需求,構建就業與升學并重的培養體系。”湯霓認為。

      對策:優化考核評價機制?完善貫通培養體系

      如何更好回應中職學生成長成才需求,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職業院校首先需準確把握學生職業發展和人生價值追求,滿足他們在知識、技能、素養等多層面的發展需要。”湯霓認為,要通過在各學段完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加強成長服務等舉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成才觀,實現個人發展與社會需要的有機統一。

      林克松表示,職教高考為廣大中職學生提供了更公平、更多樣、更靈活的升學渠道,價值與意義毋庸置疑,但評價標準與方式均有待優化改革。“一方面,應科學設置高職單招、三校生考試及職教高考等考核內容和評價標準,合理確定文化課與專業技能課的考核權重;另一方面,可創新評價方式,將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競賽成績、創新實踐等納入綜合評價體系。關鍵是要構建并優化以能力為導向、以素養為基礎、以發展為目標的多元立體考核體系,真正發揮考核評價的導向作用。”湯霓補充道。

      “進一步深化招生錄取改革。”林克松表示,各省應切實引導、激勵公辦高校合理擴大錄取職教高考學生的比例和規模,增加中職學生通過考試升入本科院校的機會。

      除了招考體系,貫通培養體系同樣需要完善。湯霓建議,做好中職到高職專科、職教本科人才培養路徑的頂層設計。“專業設置應對準產業需求,推動不同層次專業形成發展鏈條。中職、高職專科、職教本科要有清晰的人才培養定位,實現從操作技能到工程技術等不同層次人才的精準培養。同時,科學設計課程體系,確保不同層次課程的有機銜接和遞進提升。既要避免內容重復、影響學習效率,又需防止知識和技能斷層,保證人才培養質量。還需建立靈活的學分認定與轉換制度,打通縱向升學深造和橫向轉換融通的雙重通道,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發展路徑。”

      “當然,作為中職學生的升學方向,高職專科與職教本科的辦學質量與吸引力提升也是重中之重。”湯霓指出,應重點優化其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以職業崗位需求為邏輯起點,打造“理論+實踐+反思”課程體系——既要強化課程高階性和挑戰度,突出綜合素質和行動能力培養,又要把握好專業課程的技術性和實踐性,推進新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更重要的是,應強化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支持學生參與企業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

      《光明日報》(2025年01月14日?14版)

    轉載請注明來自青島峻峰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標題:《七成中職學生畢業選擇升學——職教高考在即,如何讓學生走上成長快車道》

    百度分享代碼,如果開啟HTTPS請參考李洋個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Top
     淮源鎮招聘信息最新  株洲招臨時司機最新信息  重慶龍州最新樓盤信息  浙江舜躍招聘信息最新  海灣公司最新招聘信息  西安精裝房出租信息最新  鐵源酒店招聘信息最新  北京天寧寺最新房價信息  阜新電鍍工招聘信息最新  石獅抗疫最新信息簡介  辰墨時代招聘信息最新  豐寧烘焙師招聘信息最新  國網517最新信息大全  中超國安基地最新信息  館陶最新房產信息  株洲電梯工招聘信息最新  天津裁刀最新招聘信息  鄭棉回調最新信息  開遠工廠最新招聘信息  泥坡小區招聘信息最新  上海崇州最新樓盤信息  梁山最新招小車司機信息  同安燒烤師招聘最新信息  定西繽越最新優惠信息  荔浦鋼結構招聘信息最新  濟南最新辦酒席通知信息  22年最新調劑信息公告  李周沾益最新信息  上海招聘采樣員最新信息  中衛刨工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