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的時候
口袋里掏不出10塊錢
催債短信如雪片般涌入手機
可短短幾年時間
她不僅還清了60多萬元債務
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并在武漢買房安家
如今年薪40萬元
90后的她是如何做到的?
近日
31歲的湖南妹子譚卯卯
向長江日報記者講述了這段
“逆風翻盤”的經歷……

譚卯卯。
4年還清60萬元債務
1992年,譚卯卯出生于湖南邵陽農村,2010年高考失利后外出務工,在深圳和長沙做過流水線工人,月薪3000元左右;2013年,她在長沙一家設計公司做銷售,工作日上班,周末就去岳麓山下擺攤賣豆干。
2014年,22歲的譚卯卯只身一人來到武漢開店。然而,因為經營不善,兩年后關店,她因此背負了60多萬元的債務。
2016年,經朋友的介紹,她入職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成了一名銷售員。

譚卯卯(左三)的朋友為她慶祝31歲生日。
這家公司通過線上引流的方式吸引客戶,以實現農特產品銷售。譚卯卯說,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對接這些線上客戶,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以促成交易,并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相關產品信息,吸引客戶再次購買。
譚卯卯給記者打了個比方:“我們當時的銷售模式有點類似現在的‘直播帶貨’,我們的微信朋友圈就是現在的‘直播間’,‘粉絲’的多少則是由公司根據個人能力分配的。”
“當時部門銷冠一個月能實現30萬元的銷售,提成可以拿到3萬元。”因為當時每個月有2萬元的還款壓力,譚卯卯以銷冠作為目標,向部門負責人申領了6部手機的客戶資源。
每天帶著6部手機工作的譚卯卯成了全天候的“主播”。“我從早上6點一睜眼就拿起手機看微信,常常晚上12點還在回復客戶的問題。”譚卯卯說,哪怕是春節回家,她也背著這6部手機,“最高峰時,我手機里的客戶粉絲有2到3萬人。”
入職8個月后,譚卯卯就晉升為平臺經理。2019年底,譚卯卯終于還清60多萬元的債務。她帶著50個人的團隊,擁有300多平方米的辦公空間,年薪達到了30萬元。
打印店里成交第一單
2020年,會融集團創始人趙小石向譚卯卯伸出了橄欖枝,讓她負責集團財稅業務的拓展,她便辭職加入了會融集團。

譚卯卯(左二)與會融集團創始人共同慶祝周年慶典。
在趙小石的介紹下,譚卯卯去到一家財稅公司學習,二次創業,實習生是她的起點。
一切又從零開始,譚卯卯從最基本的跑腿做起,跑打印店、跑企業、跑工商局,將每天看到的、學到的都記錄下來。碰到有潛在需求的客戶,譚卯卯大膽地湊上去和別人交流。
實習沒兩天,譚卯卯就在硚口稅務局旁的打印店里談成了自己的第一單。當時,她正在店內等待打印材料,碰巧看到一名中年男子進店咨詢公司注冊事項。見店主擺手,譚卯卯立馬接話:“我們可以辦。”男人抬眼見眼前是一個小個子的娃娃臉女孩,將信將疑。
了解客戶需求后,譚卯卯掏出手機遞給中年男子:“我才剛來實習,對辦理流程不太熟悉,您愿不愿意和我們經理聊一聊?”客戶點頭后,譚卯卯撥通經理的電話,遞過去,幾分鐘之后,譚卯卯接下了第一單。
回公司后,譚卯卯在同事的幫助下,在網上遞交了材料,又跑了兩趟工商局,3個工作日后,客戶終于拿到了營業執照。
順利的第一單提振了譚卯卯的信心。“幫助客戶解決了問題,我在這個過程中也得到了成長。”兩個月實習期滿,2020年8月8日,譚卯卯成立了自己的財稅分公司。
持續學習實現創業夢想
3年多時間,公司從1個人壯大到30多人,目前服務于500多家中小微企業。接觸的客戶越多,要處理的問題越多,譚卯卯就越發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譚卯卯分享創業經驗。
2021年下半年,譚卯卯自考武漢輕工大學的成人本科,被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錄取,彌補了自己沒上過大學的遺憾,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結合,讓她更好地服務企業。譚卯卯還作為企業家,參與湖北省人才中心的游學計劃,前往海南大學、西安大學等各大高校學習,一步一步地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譚卯卯將自己成長的足跡分享在朋友圈里,吸引著客戶向她靠攏。不少客戶更是從業務滲入生活,和譚卯卯成了朋友。回頭客率80%是客戶對譚卯卯服務工作的最好評價。
回望在武漢的十年,譚卯卯自覺心酸不易,但同時也為自己鼓掌,“過程很曲折,但我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想,也收獲了如親人一般的創業伙伴和好朋友。”
還清債務后的3年時間里,譚卯卯就在武漢買了2套房、2輛車,目前年薪約40萬元。“我在武漢買房定居,把戶口也轉了過來,現在是一名‘新武漢人’了。”
長江日報見習記者陳星雨
WUHANFABU
原標題:《從月薪3000到年薪40萬,90后妹子在武漢逆風翻盤》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