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0月21日山東省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簡稱《行動方案》)已于近日印發,提出了5大戰略目標、13項重點任務,要求到2026年,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初見成效,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7.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3600萬標箱,航線總數達到240條。到2028年,青島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和框架初步形成,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國際航運中心。
5大戰略目標即基礎設施領先化、航運網絡全球化,航運貿易多元化、金融服務鏈條化,港產城聯動一體化、口岸通關便捷化,海事服務國際化、人才培養專業化,數字港口智能化、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化。
《行動方案》明確,加大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新增碼頭通過能力2600萬噸,港口專業集裝箱設備自動化率超過55%,專業干散貨設備自動化率超過90%;優化拓展海上航線網絡,新增集裝箱航線15條,新增國際中轉通道30條,國際中轉集拼箱量年均增長10%;完善內陸港布局,內陸港總數達到56個,依托上合示范區建設青島港延伸港區和國際陸港,構建通達全球的雙循環陸海物流網絡。
《行動方案》要求,推進油品混兌、船舶燃供等新業務,爭取獲批國際航行船舶保稅燃料加注資質,大力發展航運保險,圍繞貨物、物流、貿易等港口要素,提高港航供應鏈金融服務水平;創新口岸通關物流新模式,深化智慧口岸試點建設,健全服務機制實現船舶“在港零待時”;建立海事海商案件訴訟與仲裁銜接工作機制,培育100人的律師服務隊伍,打造10家海事海商專業律師事務所。
青島將打通港航物流大數據資源,建設“共建共享共治”數據平臺,實現平臺注冊用戶57萬人,惠及港航企業2.1萬家;深化“人工智能+智慧港口”示范應用,開放40余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培養不少于500名人工智能應用人才,形成一批可落地、可復制、可推廣的行業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