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zhí)ь^有哪些講究
在二月二這天,民間主要有以下五個習(xí)俗:
一、剃龍頭
民間有正月不剃頭的習(xí)俗,而到了二月二,大人小孩都要剃頭,寓意“從頭開始”。在這天理發(fā)也叫“剃龍頭”或“剃喜頭”,寓意鴻運當頭、福星高照,會給新的一年帶來好運。因此,這天大街小巷的理發(fā)店里都擠滿了排隊理發(fā)的人,大家都希望剃個喜頭,給新的一年圖個好彩頭。
二、吃龍食
在二月二這天,人們要吃與“龍”相關(guān)的食品,如吃豬頭肉代表吃“龍頭”,吃餛飩表示吃“龍眼”,吃餃子就是吃龍耳,吃面條叫吃“龍須”,吃春餅則是食“龍鱗”等等,以此來沾喜氣。
人們吃龍食,寓意在接下來的一年里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
三、熏害蟲
在二月二這天,天氣轉(zhuǎn)暖,各種蟄伏了一冬天的蟲子也開始蠢蠢欲動,人們?yōu)榱吮苊獗缓οx叮咬,就用燒香或用艾草灰來熏害蟲,祈求一年平安健康。
四、拜土地神
二月初二這天是土地神的誕辰日,土地神不僅掌管著五谷生長,還保佑著人畜平安,在以農(nóng)耕為主的古代顯得尤為重要,因此人們在這一天燒香祭祀,敲鑼放炮祭拜土地神,祈求幸福平安、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
五、圍糧倉
在我國北方地區(qū),二月二的清晨,家家戶戶都從灶臺底下掏出一筐草木灰,邊走邊搖,用草木灰圍著家里的糧倉畫同心圓,一邊還要說著吉祥話:“二月二,打糧囤,糧滿倉,錢滿柜!”圍起來的糧倉只能是單數(shù),少則三圈,多則五圈,將糧倉圍好后,再將家中的糧食虔誠地撒在糧倉中間,寓意當年糧食大豐收,寄托了人們祈盼豐收的美好愿望。
在二月二這天有三件事是不能做的:
一、忌動針線
傳說在二月二這天,龍要抬頭觀望天下,所以家中忌動針線,怕針線一不小心扎上龍的眼睛,招災(zāi)惹禍。
二、忌擔水
傳說龍在這天晚上會出來活動,所以人們禁忌到河邊或井邊擔水,以免驚擾到龍,招致旱災(zāi)。
三、忌推磨
俗話說“磨為虎,碾為龍”,古人認為石磨是龍頭,二月二要把龍頭抬起來,這天要將磨支起上扇,方便“龍?zhí)ь^升天”。因此二月二這天不能推磨碾糧,否則龍頭就抬不起來了。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崇尚龍的民族,龍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象征著祥瑞。
二月二龍?zhí)ь^這天古人的種種習(xí)俗和禁忌,體現(xiàn)出古人對于龍的崇拜,寄托了古人對美好生活的樸素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