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由福建省應用型財經專業類教學聯盟金融學專業委員會主辦,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承辦的福建省應用型財經專業類教學聯盟金融學專業委員會2024年研討會在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學術報告廳召開。福建江夏學院金融學院院長、福建省應用型財經專業類教學聯盟金融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鄭開焰,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陳林男出席大會并致辭。會議由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副院長盧宇主持。
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陳林男代表學院致歡迎辭,他對出席會議的領導和來賓表示歡迎,對關心支持協和學院發展的福建省應用型財經專業類教學聯盟以及各兄弟單位,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詳細介紹了學院財經類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情況,同時指出,數字技術與人工智能飛速發展,對財經領域的數智化轉型提出了新的要求,對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產生了深遠影響。本次研討會的順利開展,將共同推動數智化深度賦能財經類專業教育教學創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福建江夏學院金融學院院長、福建省應用型財經專業類教學聯盟金融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鄭開焰在致辭中表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背景下,傳統的財經類學科專業在數智時代面臨著新的挑戰。此次研討會的召開,對
開幕式后,研討會圍繞“數智賦能教育教學創新,推進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培養”主題進行主旨報告與研討。
武漢大學金融發展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全國金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金融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潘敏教授以“數智化時代的金融人才培養”為題作主旨報告。潘敏教授在報告中提出數智化時代經濟具有數據價值化、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跨界融合、開放共享等七大基本特征,通過Open AI的例子引出大型數智化企業會向何方向發展的問題。同時,潘敏教授指出數智化時代背景下金融人才的兩種主要培養模式,一是數智課程進“方案”,例如引入python、大數據分析、商務數據分析等課程;二是培養模式的交叉化,將金融與數理專業相結合。最后,潘敏教授以武漢大學數智化教學新模式為例,提出要樹立數字思維新理念,以數智課程建設為基礎,創新金融人才培養模式,引入具體場景,在實踐教學中要有真數據、真模型,對各種數據進行真處理,實際解決真問題。
貴州財經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院長、全國金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張小成教授作“人工智能與金融人才培養”主旨報告。張小成教授從產業革命與金融革命、產業人工智能化與金融支持、人工智能產業化與金融支持、數智金融人才培養四個方面展開。張小成教授指出,目前AI已經成為全球角逐的核心領域,我們處于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推動科技技術成功的關鍵在于金融革命,新型金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十分重要。張小成教授提出,目前培養數智化金融人才,主要是優化課程模式,建立多元化的實踐平臺,加強學生創新創業精神的培養。
重慶工商大學金融學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學校金融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靳景玉教授以“高等教育數字化改革——以《創業金融》為例”為題作主旨報告。靳景玉教授在報告中提出,在數智化背景之下,人才培養方向是面向可持續競爭力學生培養的敏捷教育,需要建立一個面向可持續競爭力的開放的、敏捷的教育生態。靳景玉教授以其主編的國內高校第一部金融學科數字教材《創業金融》為例,從高校教育數字化轉型、課程建設基礎、數字教材編寫的基本方法、數字教材知識顆粒與資源形態選取,以及數字教材的應用實踐等5個方面對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帶來的變革進行了全面深入的闡釋和解讀。
在學院第六會議室的分會場上,與會人員圍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AI智慧教學與虛擬教研室建設”、“學科交叉融合與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培養”、“產教融合與學生就業促進機制”等主題展開討論。通過交流研討,促進了聯盟高校在數智化課程體系構建、師資隊伍數智素養提升等方面的經驗分享,激發了數智賦能人才培養的新思路與新方法,有力推動了聯盟高校在新時代背景下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本次研討會共有來自全省25所高校的共百余名專家、委員、財經院系骨干教師參加。會后,參會代表對學院熱情周到的安排和精彩的會議議題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紛紛表示,本次研討會的舉辦,為進一步提升和優化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扎實推進財經類學科創新教育教學改革搭建了有利的交流平臺。
經濟與法學系 來源
張春敏 撰稿
楊錦科 何泓珅 張波揚 鐘 琳 林芷凝 蘇禹心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