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漢濟渭”年送水十億方,“大西安區域”行將解渴

    “引漢濟渭”年送水十億方,“大西安區域”行將解渴

    chenyuru 2025-03-05 聯系我們 16 次瀏覽 0個評論

    原創 西窗 搜狐城市

    2月底,秦嶺輸水隧洞全線貫通,“引漢濟渭”工程最難啃的骨頭被啃掉了。工程建成通水后,可滿足包括陜西省內4座重點城市在內共21個受水對象的生活及工業用水,關中地區供水網絡水質標準提高,地下水超采狀況也將同步改善。

    工程規劃近期多年平均調水10億立方米,遠期多年平均調水15億立方米。擁有最早及“最大”受益權利的城市是西安。預計今年年底,西安人有望喝上漢江水;從各類報告及規劃來看,西安未來“需水量及缺水量”均為關中區域最大,配水占比也將最高。

    “大西安區域”行將解渴,但北方城市整體缺水狀況依舊不容樂觀。圍繞“漢江”這個大水庫,水資源的“城市爭奪戰”也從未平息。搜狐城市將推出城市水資源專題,今天開篇將聚焦十三朝古都西安——一個曾經需要被“搶救”的城市。

    “引漢濟渭”年送水十億方,“大西安區域”行將解渴

    秦嶺挖洞,漢水引進關中

    秦嶺南麓寬長廣袤,南上濕熱水汽遇到山峰阻隔,水汽抬升遇冷形成降水,降水沿南麓河流匯聚,最終匯入漢江流進長江。與之相對的秦嶺北麓,雖有數十道道峪溝,但是大部分狹窄短促,皆為細流。這樣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關中獨特的氣候,也為引漢濟渭打下伏筆。

    “引漢濟渭”工程分為調水和輸配水兩大工程,前者由三部分組成:陜南地區漢江干流黃金峽、支流子午河分別修建黃金峽和三河口水利樞紐,通過穿越秦嶺的輸水隧洞從漢江流域調水至陜西關中地區渭河流域。

    整個工程難度最大的部分是秦嶺輸水隧洞。隧洞全長98.3千米,最大埋深2012米,設計流量70立方米每秒。從2007年準備工程開始算起,隧洞建設工期15年,這是人類首次從底部橫穿秦嶺。

    輸水工程的背后是水資源的不協調。陜南地區人口不足全省1/4,水資源量占全省3/4。渭河流域人均水資源量只有317立方米,遠低于國際公認的人均500 立方米的絕對缺水線。關中、陜北兩大區域,水資源總量不足全省的30%,其人均水資源量分別為348立方米和723立方米,低于國際公認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最低需求線。

    從用水大環境來講,關中和陜北均屬黃河流域,按照“87分水方案”,陜西省黃河水年用水指標為38億立方米。三十多年過去了,黃河水總量在減少,沿黃各地用水需求不斷增加。在節水潛力有限情況下,跨流域調水成為唯一的選擇。引漢濟渭工程可將陜南相對豐富的水資源調到關中,與關中水源構成大水網。

    “引漢濟渭”年送水十億方,“大西安區域”行將解渴

    渭河得救,千萬人口受益

    按國家批復,引漢濟渭工程在調度運行中應服從漢江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和管理。在基本不影響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調水量的前提下,漢江具備近期向渭河流域調水10億立方米的條件,遠期在實施南水北調中線后期水源工程建設后,多年平均調水量可達15億立方米。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佩成認為,引漢濟渭能從根本上恢復渭河生態,引來的漢江水就是渭河救命水。引漢濟渭工程每年可通過渭河給黃河“增水”6到7億立方米,可以遏制地下水超采量2.58億立方米,可以退還被擠占的農業用水和生態用水2.5億立方米。

    工程覆蓋西安、咸陽、楊凌、渭南四個重點城市、西咸新區5座新城,周至、鄠邑、長安、臨潼、華州、武功、興平、涇陽、三原、閻良、富平等11個中小城市及渭北工業園區等共計21個受水對象。受益區域總面積1.4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400萬人,經濟總量超過1萬億元。這些區域是關中、甚至陜西的“白菜心”,也是陜西經濟核心區域。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認為,“引漢濟渭后期年調水量15億立方米,按照水資源影子價格5.81元/立方米計算,年調水量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為87億元/年,生態效益約為8億元/年。”不過,引水工程不能只算經濟賬。

    “引漢濟渭”對于關中城市群、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水資源作為最大剛性約束,人口、城市和產業發展都要根據水資源合理規劃。從這一角度來看,引漢濟渭解決的是西安城市能級與戰略地位提升后的長期發展問題。西安三十年前可是吃過苦頭的。

    西安解渴,產業布局無憂

    西安人最早今年年底就能喝上漢江水,對于西安來說,這是又一次的“甘霖”。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每年夏季西安幾乎都要出現水荒。不光居民飲水難,據報道,由于水資源制約,西安“數次錯失布局現代制造業機會,如計劃經濟時期錯失承接汽車工業的機會,逐漸跟不上東部工業發展腳步”。

    水利部原部長在九十年代初期發出“搶救西安”的口號,促成西安黑河供水工程建設,水荒逐漸緩解。但目前西安水資源整體狀況依舊不樂觀——西安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3.47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不足200立方米。西安水務局初步分析預測,到2025年,西安每日缺水量將達50萬噸。

    數據顯示,2020年,西安地表水資源總量為19.73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約為32%,尚有一定開發潛力;地下水開采量為8.25億立方米,開采率為90.95%,已無較大開發潛力。2020年,水利部在黃河流域水資源超載地區暫停新增取水許可,西安、咸陽和渭南三市都被列入了地下水超載地區。

    “引漢濟渭”年送水十億方,“大西安區域”行將解渴

    按照規劃,近期2025年引漢濟渭調水中的7.8億立方米,2030年的10億立方米將分配輸送至西安主城區、西咸新區及周至、鄠邑、高陵、閻良、渭北工業園區等大西安區域。這些區域絕大部分均位于西安都市圈范圍內,對于新生都市圈,“引漢濟渭”可謂是“雪中送炭”。

    2019年初公布的《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提出,2020年常住人口超1500萬,經濟總量邁上萬億級臺階——前者落空后者實現了。西安十四五規劃提出,2025年GDP達14000億。在現有用水水平下,西安需25.06億立方米水資源——與23.5億立方米的多年平均水資源相比,這個需求在引漢濟渭工程的幫助下不難實現。

    在西安十四五水資源發展規劃中,有七處提到引漢濟渭工程。其中包括重點建設引漢濟渭調蓄水庫,啟動承接近期引漢濟渭來水輸配水工程、水廠建設;遠期實現以引漢濟渭、東莊水庫和寶雞峽水庫為重要供水源。時隔三十年,西安“水荒”又一次得到緩解,早前因為水資源短缺而錯失產業布局的遺憾應該不會再現。

    參考資料:

    西安市“十四五”水務發展規劃

    陜西省引漢濟渭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

    引漢濟渭:秦嶺懷中一泓水 潤澤三秦千萬人

    從鄭國渠到引漢濟渭:關中重回“天府之國”之路

    原標題:《“引漢濟渭”年送水十億方,西安產業布局“不差水”》

    閱讀原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青島峻峰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標題:《“引漢濟渭”年送水十億方,“大西安區域”行將解渴》

    百度分享代碼,如果開啟HTTPS請參考李洋個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Top
     白云北村租房信息最新  博山最新兼職招聘信息  衡陽途家招聘信息最新  元陽木材廠招聘信息最新  西溝村最新拆房信息  徐州最新快遞恢復信息  復聯4最新信息簡介  梁山最新招小車司機信息  靖邊公寓房出租信息最新  石獅抗疫最新信息簡介  桐城瑞幸招聘最新信息  濟南最新辦酒席通知信息  保山配菜最新招聘信息  如皋明德最新招聘信息  甘肅央企招工信息最新  青島城管招聘最新信息  黃埠幫工招聘最新信息  溫州招聘驗貨員最新信息  武漢呈康招聘信息最新  湖北益通最新中標信息  馬山招聘信息最新招聘  烏魯木齊縣最新活動信息  合陵電子招聘信息最新  周口紅娘招聘信息最新  亞瑟最新增強信息在哪  任縣最新普工招聘信息  寶蓮新都租房信息最新  盟信環保招聘信息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