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抱怨沒有解決,你會安心下班嗎?’這是張貼在我們辦公室內的一張橫幅標語。在這里,886(每天早上8時上班晚上8時下班,一周工作6天)是常規?!比肼?span dt-eid="" dt-params="">國際公司不到一年的李欣(化名)向《中國經營報》記者如是表示。
就在兩年前,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立下目標:為拓寬融資渠道,希望奇瑞汽車在2025年之前完成IPO計劃,以此促成公司新一輪轉型。隨著目標日期逐漸逼近,奇瑞汽車的急切心理躍然紙上。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對于奇瑞普通員工而言,加班似乎成為“家常便飯”。奇瑞控股集團也在內部刊物中提到,要研究人員效率、工作質量和工作能力提升,真正實現3個人干5個人活,拿4個人的工資。
同時,針對此前的新能源短板,奇瑞也是既出錢又出力。據悉,奇瑞全面布局“瑤光2025”前瞻科技戰略,5年內研發投入將達到超1000億元、研發人員達到超25000人,規劃2年內拓展至24款超能混動3.0和15款E0X高端電動新品。而在8月21日,高端新能源車型 2025款正式發布。
“目前來說,奇瑞 IPO的難度還是挺大的。”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認為,現在成功上市的中國車企有很多家,資本市場已經不缺汽車股了。所謂“趕早不趕晚”,奇瑞現在再去推動IPO可能達不到預期,但現在發力新能源的策略是正確的。
對于奇瑞汽車的IPO計劃和進展,奇瑞控股集團相關人士回應稱,暫時沒有刻意披露的消息。
“345”策略引爭議
在奇瑞國際公司,李欣主要負責國際市場分析、質量問題收集、直播培訓講解等工作。加班多是他最大的感受:“‘886’是常規,會因部門和崗位不同有所變化,星期六一般是培訓業務能力。同時,每加班滿3小時,下個月會有10元餐補打進卡里?!?/p>
生產基地的加班情況則更為嚴重。張新(化名)是青島奇瑞工廠的一名流水線工人。他告訴記者,由于現在工廠趕產能,要求每天早上8時到崗,12時開始吃飯半小時,“然后從12時30分連續工作到晚上8時下班,連吃晚飯時間都沒有,連續七個半小時的高強度工作下班后胳膊都抬不起來”。
“整個7月,我一共工作320個小時,工資一共7800元,平均每小時24元。但是太累了,無時無刻都需要站著,每天11.5個小時的工作時長只有3次休息時間,每次10分鐘。”張欣感慨道。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7月,一份奇瑞控股集團7月經管會會議精神內容提到,在研究人員效率、工作質量和工作能力提升方面,“要建立業務板塊的人力效率模型,切記不可理解為簡簡單單的加減法,真正實現3個人干5個人活,拿4個人工資”,這引發了輿論的廣泛關注。
彼時,奇瑞控股集團方面表示,“345”策略的目的是在于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并不是簡單的工作量加減法和成本削減。“網上很多言論都忽視了這些背景和內涵,完全解讀錯了方向?!?/p>
奇瑞集團新聞發言人金弋波則回應稱,人員效率“345”策略是一個績效管理目標,也是早年一些公司探索管理創新的經驗,目的在于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更重要的是,奇瑞“345”策略在提升效率的同時,特別強調了對員工的關懷,提升員工的幸福感。
金弋波進一步表示,這份會議精神用大量篇幅強調要加強員工關懷服務,并在對領導干部的要求中明確提出:“要摒棄過去簡單粗暴的人海戰術、疲勞戰術,全力打造‘幸福奇瑞’,要把員工當成家人一樣看待,要對他們的健康幸福負責,要提高加班效率,堅決杜絕無效加班、沒有質量的加班?!?/p>
“奇瑞在很多方面也是很有人情味的?!崩钚琅e例稱,在入職時每名員工都可以在園區超市領取物資,同時奇瑞國際公司內部也會發放物品,甚至包括無印良品品牌的被子。
發力新能源
在財富中文網發布的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奇瑞以390.917億美元營業收入榮登榜單,位列排行榜第385名?!坝腥藛栁移嫒疬M入世界500強后的下一個目標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讓星紀元成為全球品牌的500強?!币S表示。
8月21日,奇瑞星途星紀元ES 2025款正式發布上市。尹同躍認為,在全球范圍內打造一批具有辨識度的豪華品牌是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經之路,也是奇瑞公司長期的戰略目標。特別是星紀元一定要承擔起這個使命,成為奇瑞的“”、奇瑞的“”。
去年,尹同躍還公開稱奇瑞在新能源車方面“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僅僅過了一年時間,奇瑞汽車在新能源領域“不再客氣”。
對此,尹同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解釋稱,過去奇瑞做的事情太多,有燃油車,有電動車,在國際市場也有很多布局?!叭ツ晡覀兿氚延蛙囎鲈鷮?,因為這塊的效益確實還不錯,尤其是國際市場對油車的需求量比較大。至于電動車,我們之前是虧損在做。但今年基本可以實現收支平衡,甚至開始盈利,所以要重點發力?!?/p>
記者了解到,隨著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時代的到來,奇瑞全面布局“瑤光2025”前瞻科技戰略,5年內奇瑞計劃投入超過1000億元用于核心技術研發,實現平臺架構、芯片、高效混動發動機、氫能、電驅、電池、智能交互、無人駕駛、智云平臺等十九大核心技術升級。
這也讓奇瑞汽車銷量步入發展的快車道。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7月,奇瑞汽車累計銷售129.6萬輛,同比增長45.4%,上半年就超過了過去10年累計才能達到的百萬量級。
“新能源產品勢頭更猛。隨著、、,等一系列新能源產品的密集投放,7月新能源銷量同比增長254.5%,當然我們新能源2023年的基數比較小,希望今年能夠進入頭部。”尹同躍感慨道。
技術正是奇瑞汽車試圖在新能源領域“彎道超車”的底層邏輯。尹同躍指出,技術的發展,除了本身自然成長的軌跡,時代帶來的機會,還有對未來的想象力。所以奇瑞對技術進行層層分解,內部稱為“根技術”,現在已經分解了2萬多件?!拔也恢竿馨俜职俪晒?,如果有1%的成功概率,那就能掌握200多項‘根技術’。再通過技術的組合創新,像生產線一樣不斷生產新的東西,就能創造出跟別人不一樣的產品?!?/p>
2025年前能否圓夢IPO?
從2004年首次被曝提出上市計劃至今,奇瑞謀劃沖擊IPO已近20年時間。此后,奇瑞汽車在2006年、2009年、2012年、2016年和2023年分別被曝公司或關聯資方推出上市計劃,均未果。但奇瑞的目標,是在2025年前完成IPO計劃。
最近的一次發生在2013年年底。彼時,有消息稱,IDG資本正與奇瑞控股接觸收購股權,同時奇瑞控股計劃最快于2024年遞交IPO申請,奇瑞汽車對應上市估值約為1500億元。
對于謀劃上市的原因,尹同躍曾表示,奇瑞早期資金投入較少,加上沒有上市,近年來在資本市場也沒有發債,快速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求主要通過銀行融資。而登陸資本市場既有利于奇瑞建立長期資本補充通道,又有利于激活奇瑞股權激勵機制。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認為,上市計劃是一項積極舉措,將為奇瑞汽車提供更多資金支持,推動其發展與創新。但上市也會帶來一些挑戰,如更嚴格的財務透明度和市場監管度。
“目前,資本市場收緊會對奇瑞IPO產生一定影響,包括可能導致奇瑞汽車的估值下降和融資難度增加?!敝炜肆Ρ硎?,這也可能促使奇瑞汽車更關注自身盈利能力與運營效率。為應對資本市場收緊的挑戰,奇瑞汽車可積極尋求多元化融資渠道,并不失時機地優化資本結構。
對于奇瑞汽車遲遲未能上市的原因,張翔認為,首先,過去幾年奇瑞汽車的銷量主要都是燃油車貢獻的,而現在市場更愿意投資前景廣闊的新能源汽車;其次,奇瑞汽車旗下還沒有一個獨立的、已經受市場考驗的新能源品牌,這類品牌本身較容易獨立上市;最后,奇瑞汽車股權結構較為復雜,這也是影響上市的重要因素。
張翔進一步表示,造車新勢力中的大部分車企已成功IPO,因此作為傳統車企,奇瑞汽車開始發力新能源是正確的,通過推出高端新能源品牌以及滾雪球般地推出新車,爭取能夠趕上車企IPO的“晚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