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可以苦,但我嗑的CP必須甜”

    “生活可以苦,但我嗑的CP必須甜”

    meinan 2025-03-06 凈化水設備 19 次瀏覽 0個評論

    原創 嗑CP上頭的DT君 DT財經

    如果說時下哪一種社會現象最能點燃群體高潮,那嗑CP自然當仁不讓。

    耽改劇《山河令》的熱播,讓張哲瀚與龔俊兩位青年演員成為了CP界最新的香餑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粉絲關注與品牌青睞。他們不是第一對吃到螃蟹的CP,理所當然也不會是最后一對。生命不息,嗑CP不止。

    只有你想不到

    沒有我不能嗑

    從甜寵劇到兄弟情,從劇集到綜藝,處處掉落著CP的原始素材,關鍵看粉絲創作者如何料理。

    CP界的規則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不能嗑。

    各類熱播劇集猶如量產CP的黃埔軍校。嗑CP入門,先來一對甜寵CP嘗嘗味道:《親愛的熱愛的》楊紫李現創造的“佟言夫婦”,《我的時代你的時代》胡一天李一桐搭配的“吾愛夫婦”,均為郎才女貌的甜寵界代表選手。海外也有實力參賽者,韓劇《愛的迫降》玄彬孫藝珍,這一對更是因戲生情,在劇外成了一對真戀人。

    “生活可以苦,但我嗑的CP必須甜”

    (圖源:網絡)

    雖然有CP的劇不一定火,但爆款劇必有能夠引起討論的熱門CP。2020年微博熱搜話題上榜次數TOP10劇集榜單中名列前茅的《三十而已》、《安家》和《以家人之名》,無論是婚姻家庭題材還是青春治愈主題,CP都是觀眾熱烈討論的話題。

    但說到內娛CP,最盛之處還是兄弟情。前有《陳情令》“忘羨”的神仙愛情,今則有《山河令》“浪浪釘”的纏綿悱惻。本就是耽美小說改編的劇集,編劇對雙男主溫客行、周子舒相識相知的故事極盡還原,讓《山河令》點燃了粉絲熊熊燃燒的CP之魂。

    目前“浪浪釘”超話閱讀量超過22億,發帖量突破12萬,獲得了接近40萬關注,這些數據還處于不斷增長的階段。

    “生活可以苦,但我嗑的CP必須甜”

    飾演周子舒的張哲瀚成為萬千粉絲的新晉“老婆”,粉絲們日日夜夜為他和溫客行的愛情流淚。劇情要反復琢磨,采訪視頻要細摳字眼,每一次對視都是發糖,每一次接觸都是過年,CP視頻剪輯與同人文的創作更是如火如荼。

    “生活可以苦,但我嗑的CP必須甜”

    (圖源:網絡)

    去年的話題網劇《隱秘的角落》,除了“一起爬山嗎?”等熱梗,主要角色的CP也在B站掀起了創作熱潮:張東升X朱朝陽、嚴良X朱朝陽、朱朝陽X葉馳敏、朱朝陽X葉軍等等搭配各具特色。“朝陽東升”CP視頻最高點擊量突破了115萬。

    “生活可以苦,但我嗑的CP必須甜”

    (圖源:網絡)

    角色、性別對于CP黨來說通通不是障礙,能嗑的對象不局限于有感情線的主角們。義父義子可以嗑,《山河令》趙敬與蝎王的“找鞋CP”讓粉絲直呼“不對勁”;閨蜜可以嗑,《流金歲月》朱鎖鎖和蔣南孫“比官方CP還好嗑”;甚至連張小斐和賈玲這對不知該定義為“母女CP”還是“姐妹CP”的組合,也有了“斐玲CP”這一朗朗上口的名稱。

    劇產CP容易沉浸,黏性較高,商業開發空間大,是CP造星的首選,與之相對,綜藝CP則自成一派,以快餐式的產量和自由的風格成為CP界“量大管飽”的高性價比產品。

    戀愛主題綜藝自不必說,不是提供了已有CP就是在配對CP的路上。非戀愛主題綜藝在造CP上也手到擒來。《創造營2021》帥哥扎堆,不出幾對CP是不可能的:兩位日本選手組成的“贊就丸了”CP躋身中國微博超話CP榜前10,國風少年和街舞冠軍組成的中日CP“好多宇”同樣讓人上頭。《演員請就位》中李成儒與郭敬明的互動在CP粉眼中,也成了嘴硬大叔和傲嬌小伙的口是心非。

    語言類綜藝同樣是造CP大戶,前有李雪琴王建國“雪國列車”CP上演一段悶騷男女從曖昧到公開的故事,現有《吐槽大會5》王勉和楊笠逐漸“變質”的同事關系……

    “生活可以苦,但我嗑的CP必須甜”

    (圖源:網絡)

    CP文化真愛至上的核心與娛樂文化相結合,展現出了強大的包容性:萬物皆可組CP。上述CP盡管有些天馬行空,但也并非不能理解,但諸如閏土和猹、林黛玉和孫悟空、林黛玉和伏地魔、容嬤嬤和皇上、小沈陽和金秀賢、Alpha go與柯潔等“拉郎配”CP就真是讓人懷疑人生。只有路人想不到的CP,沒有CP粉嗑不動的糖。

    也許嗑CP走火入魔到了這一步,CP本身早已不是重點,更重要的是在嗑CP過程中展示的腦洞和剪輯技巧以及對美好情感的推崇。畢竟比起有可能塌房的現實CP,完全按照創作者心中最理想狀態去發展的CP才是最安全的。

    “最長的CP之路

    是你的營業套路”

    今時今日,CP等于熱度,社交媒體圍繞CP頻繁掀起流量狂歡。CP粉活躍度高、消費意愿強,利益方自然也投桃報李,通過迎合CP套路、挖掘CP玩法進行流量大戰。

    《時尚芭莎》已經成為“帶頭嗑CP的知名婚慶公司”,從“胡霍CP”開始,沒有一對流量CP能逃離芭莎封面。根據《時尚芭莎》官方數據,肖戰王一博定價6元的“不問來路只問歸處”電子刊,一個月訂閱量突破了100萬。

    “生活可以苦,但我嗑的CP必須甜”

    CP針對的受眾大多是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她們既是娛樂內容的主要消費群體,也對建立親密關系有著迫切的需求。CP粉這一身份,能夠讓她們在互聯網世界中找到歸屬感,滿足她們參與互動的訴求。

    嗑CP是非常容易把觀眾之間連接起來的“相同語言”。如今的粉絲系觀眾,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早已經有“代入真實演員”來看戲的習慣,另一個是:不只是看,也需要有更多二次創造,更多參與感。為此,一對優質的CP需要不斷為粉絲創造談資,激發她們創作的欲望。

    以正在熱播的《山河令》為例,劇情本就是耽改,處處透露著讓人浮想聯翩的細節,近日兩位主演在戲外的同框也肉眼可見地增多:合體采訪直播、結伴出席活動等等,這都是維持CP熱度的必要手段。在這個階段,任何商業活動都會被解釋為“公費約會”,對品牌方來說,著實是一手潤物細無聲的高招。

    “生活可以苦,但我嗑的CP必須甜”

    (圖源:網絡)

    CP營銷是一門曖昧的藝術,當事人通常都不會澄清,即便表現了一絲對炒CP的不認可,在CP粉鋪天蓋地的論證攻勢以及市場熱度的加持下,負隅頑抗最終也阻擋不了CP大潮。

    為什么嗑CP變成最上頭的娛樂方式?

    嗑CP這門學問,有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經濟學等眾多觀察角度,無論從文化角度還是商業角度都具有讓人“上頭”的魅力。

    CP文化發展到今日,微博、B站、LOFTER等興趣社區均為嗑CP大開方便之門,粉絲獲取認同感和歸屬感的成本大大降低。CP圈也是一個令行禁止的統一集體,形成了圈地自萌、OOC(完全脫離人物原型)、不上升真人等諸多規矩,嗑CP入門甚至形成教學攻略,包括關注正主微博,下載追星APP,收藏相關豆瓣小組,關注超話和CP粉大觸等一系列流程。

    微博CP榜、豆瓣嗑組(耽改101)等都是嗑CP的大本營,在圈子里分享“摳糖”的成果,人人都能為CP的愛情盡一份力。

    “生活可以苦,但我嗑的CP必須甜”

    (圖源:豆瓣)

    在這些平臺活躍的CP粉,不僅在一個集體中找到了歸處,在很多時候,提煉出人類關系中最美好部分的CP文化,更給予了粉絲一段替代性滿足的體驗。在嗑CP的時候,我們不需要擔心那些柴米油鹽、狗血背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被蒙上了一層最甜蜜的濾鏡。

    “我可以單身,我的CP一定要結婚。”只要CP是幸福的,現實的不完美似乎就能被想象成我們自愿為別人的幸福犧牲的東西,甚至還有一絲無私奉獻的味道,這都給了我們一個平靜接受現實的理由。

    CP文化在很多方面契合現代人的心理需求,這也促使受眾不斷通過創作來完善CP構筑的精神世界。亨利·詹金斯在《文本盜獵者》中認為,粉絲們是媒體內容的積極消費者、熟練的參與者,“他們洗劫大眾文化,從中攫取可運用的資源,并在此基礎上二次創作,作為自己的文化創作與社會交流的一部分。”

    “生活可以苦,但我嗑的CP必須甜”

    (圖源:微博)

    以嗑CP為題材的耽美小說《我嗑了對家x我的CP》中有一句話:“試問當全網都在撕你和你對家根本不存在的仇與恨,卻有這么一小部分人堅持相信著你和你對家根本不存在的情與愛。”即便素昧平生,但看見CP互送秋波,我們就不再是陌路人,我們成為了理解者,并對這段戀愛的情節發展傾注了最大的熱情。這么看來,嗑CP似乎也是一種浪漫主義的產物了。

    互聯網時代,在文化和商業的雙重作用下,嗑CP或許已經成為動輒對立的現實之中,人們弘揚真愛存在的一種行為藝術。無論如何,世人皆愛有情人。

    作 者 | 張家欣

    編 輯 | 王朝靖、唐也欽

    設 計 | 鄭舒雅

    題 圖 | 《山河令》

    原標題:《“生活可以苦,但我嗑的CP必須甜”》

    閱讀原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青島峻峰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標題:《“生活可以苦,但我嗑的CP必須甜”》

    百度分享代碼,如果開啟HTTPS請參考李洋個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