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因烏克蘭公布的“布查事件”,俄羅斯與西方又爆發了一場“外交戰”。兩日來,歐洲近十國連續大規模驅逐俄羅斯外交人員,驅逐人數超150人。
截至4月5日,歐盟兩大核心成員國德國和法國分別驅逐40名和35名俄外交官,丹麥驅逐15人、意大利驅逐30人、西班牙驅逐25人、瑞典驅逐3人、拉脫維亞驅逐13人、愛沙尼亞驅逐14人。若算上上個月已宣布驅逐俄外交官的波蘭、比利時、愛爾蘭、荷蘭、捷克、斯洛伐克等歐洲國家,數量則已達十余國。
除此之外,立陶宛和拉脫維亞還宣布把與俄外交關系降低,立陶宛甚至宣布驅逐俄駐立大使。據法新社報道,克里姆林宮5日對此表示,一些歐洲國家大規模驅逐俄羅斯外交官是“短視的舉動”,只會使溝通復雜化。
對于歐洲多國在外交領域的不友善行為,俄副外長格魯什科表示,這些國家大規模驅逐俄羅斯外交人員的行為是提前策劃好的,這對于雙邊關系是一種打擊。
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俄前總統梅德韋杰夫則回應稱,俄羅斯將會對這些國家驅逐俄外交官的做法做出“對等反應”,并表示,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俄羅斯關閉在西方的大使館大門是合適的,并將視一些西方國家為“槍眼瞄準的人”。
路透社報道截圖
當地時間4月3日,烏克蘭媒體公布了一系列平民死亡的圖片和視頻,據稱這些事件發生在首都基輔地區的布查市,烏克蘭政府指責是俄軍殺害了這些平民。對此,俄方則否認布查市平民死亡事件與俄有關。
此后,多個歐洲國家開始借“布查事件”指責俄軍對烏克蘭平民犯下“戰爭罪行”,并針對俄羅斯外交領域開展行動。
烏克蘭國防部公布的4月3日布查市景象
當地時間4月4日,法國外交部發表公告稱,法國已經決定驅逐35名俄羅斯外交身份人士,并認為這些人違背了法國的國家安全利益。法國外交部還強調,“這一行動是在歐盟整體框架下進行的”。
同一天,德國聯邦政府也宣布40名俄羅斯外交官為“不受歡迎的人”,并稱他們有5天時間離開德國。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在推特上寫道:“我們宣布俄羅斯大使館的大量員工為不受歡迎的人。我們將與我們的合作伙伴一起發起進一步的反應。”她還稱,此舉是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發動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暴行”的回應。
除了德國和法國這兩個重要歐盟國家以外,其他多個歐洲國家也紛紛驅逐了相當多數量的俄羅斯外交官。
4月5日這一天,丹麥宣布驅逐15名俄羅斯外交官;意大利宣布驅逐30名俄羅斯外交官;西班牙宣布驅逐25名俄羅斯外交人員;瑞典宣布驅逐3名俄羅斯外交人員;拉脫維亞宣布驅逐13名俄羅斯外交官并關閉2個俄羅斯駐拉脫維亞的領事館;愛沙尼亞則宣布驅逐14名俄羅斯外交官并關閉俄羅斯駐納爾瓦領事館和俄羅斯大使館駐塔爾圖辦公室。
對于歐洲多國的這些做法,俄羅斯政府的高級官員們也予以回應。
當地時間4月5日,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格魯什科表示,歐洲國家大規模驅逐俄羅斯外交人員的行為是早就已經策劃好的。驅逐外交人員對雙邊關系是一種打擊,歐洲國家自己也明白這一點。
資料圖:俄副外長格魯什科
格魯什科還表示,驅逐俄羅斯外交官所產生的影響將持續很長時間,“破壞關系簡單,建立關系難”。俄羅斯不想破壞與任何國家的外交關系,但是西方的不友好政策是看不到頭的。
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俄前總統梅德韋杰夫當地時間4月4日則表示,俄羅斯將會對一些西方國家驅逐俄羅斯外交官做出“對等反應”。
他當天在社交媒體“Telegram”的個人賬號上寫道:“每個人都知道答案,這將是對等的,對雙邊關系將是破壞性的。他們懲罰了誰?首先是他們自己。”
資料圖: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 圖自澎湃影像
梅德韋杰夫還強硬表示:“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正如我在2月26日所寫的那樣,‘砰’的一聲關閉在西方的大使館大門將是合適的。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更便宜了事,到那時,我們只能用槍眼瞄著對方了。”
在烏克蘭“布查事件”發生后,除了驅逐俄外交官,歐洲一些國家還在外交層面采取了其他行動。當地時間4月4日,立陶宛、拉脫維亞宣布與俄羅斯外交關系降級,立陶宛還宣布驅逐俄羅斯駐立陶宛大使。
立陶宛外交部長蘭茨貝爾吉斯聲稱要“強烈譴責”俄軍隊在烏克蘭布查市的“殘酷屠殺”,他說,立陶宛已將其決定告知其在歐盟和北約的合作伙伴。“我們已邀請合作伙伴跟隨我們的步伐。”
資料圖:立陶宛外交部長蘭茨貝爾吉斯 圖自澎湃影像
據俄羅斯衛星社報道,在立陶宛和拉脫維亞決定降低與俄羅斯的外交關系后,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回應稱,俄羅斯政府將對兩國的做法進行報復,而且“不會等待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