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7日至6月29日,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在湖南長沙召開,并長期落戶湖南。中非經貿博覽會是中非合作論壇機制下唯一的經貿合作平臺,也是湖南第一個國家級、國際性對外開放平臺。
(2019年6月27日,第一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在長沙開幕。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傅聰 攝)
“我們對非貿易訂單突破了1億美元!”6月中旬,在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范園,湖南京度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謝洪亮興奮地告訴記者。
2020年10月,來自北京的謝洪亮在中非經貿博覽會的吸引下來湘創辦了京度公司,主要從事鉻礦進口工作。該公司依托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搭建中非跨境電商信息平臺、海外倉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對非業務快速增長。
截至今年5月,公司鉻礦進口量達50萬噸。“未來我們有望占據行業15%以上的份額,希望能為湖南對非貿易再添一把火!”謝洪亮介紹,今年5月,公司獲得長沙農商銀行授信2億元,他對未來對非貿易愈發充滿信心。
謝洪亮和他的京度公司,是中非貿易博覽會的受益者之一。
2019年6月27日,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在長沙開幕。短短3天時間,這場以“合作共贏,務實推進中非經貿關系”為主題的盛會共吸引萬余境內外嘉賓。同時,實現了53個與我國建交的非洲國家和國內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全覆蓋。聯合國工發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10余個國際組織和機構、8家金融機構、150余家一級央企及其子公司、近800家國內行業重點企業代表踴躍參會。
中非經貿博覽會為何花落身處內陸的湖南?“湖南從17個省市中脫穎而出,離不開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湖南省商務廳副廳長李心球介紹,2019年3月19日,省委常委會會議專題研究中非經貿博覽會籌備等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向中央領導匯報情況,商務、外事等部門先后40余次赴京匯報對接。
另一方面,作為毛主席的家鄉,湖南與非洲各國的傳統友誼和經貿文化往來,為成功申辦中非經貿博覽會奠定了堅實基礎。李心球介紹,從2005年開始,湖南與非洲進出口貿易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自改革開放以來,湖南先后承擔了30多個非洲農業合作項目;同時,湖南是承擔我國政府援外培訓任務量最多的省份,2017年培訓人數突破4000人,其中來自非洲國家的學員占75%以上……
(湖南國際會展中心中非經貿博覽會展館,烏干達共和國的藝人用熱情的民族舞蹈歡迎來賓。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田超 攝)
談到兩年前的那場盛會,謝洪亮記憶猶新:在烏干達展館,咖啡、葡萄酒、鮮花等農產品精美陳列;走進坦桑尼亞展館,仿佛置身東非大草原,野生動物、藍天碧海等展板博人眼球;幾內亞展館,木雕、服裝服飾等產品各具特色……這些富有異域風情的展館布置、精致優美的工藝品、熱情四射的非洲歌舞隨處可見,讓人仿佛置身遙遠神奇的非洲大陸。
“觀展人氣爆棚,博覽會上的商品更是炙手可熱。”李心球介紹,博覽會3天觀展人數達10萬多人次,贊比亞的蜂蜜、肯尼亞的紅茶、南非的紅酒、埃塞俄比亞的咖啡、烏干達的乳木果油護膚品、尼日利亞的黑香皂等商品大受歡迎,被熱情的市民們一搶而空。
(2019年6月29日,湖南國際會展中心,展館內人流如織。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郭立亮 攝)
此外,組委會向全國征集了245個成功的中非經貿合作案例,從中篩選了101個案例,編印成《中非經貿合作案例方案集》,又篩選了40個案例以聲光電的形式在這次博覽會進行展出,為對非經貿合作提供“方法論”。博覽會還設立“網上中非經貿博覽會”平臺,為中非經貿合作構建了一條跨語言、跨時區、跨洲際的高效新通道。
博覽會獲得了非洲朋友的高度評價。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表示“印象深刻、期待繼續”;科特迪瓦等國駐華大使來信來電致謝,稱贊“安排有序、重點突出、務實高效”。贊比亞時報首席記者齊拉在參觀了長沙三一重工“18號廠房”后感慨,馳援非洲大地的“中國制造”是如此高效、可靠,希望未來湖南能將這樣的工廠引入贊比亞。
(非洲記者在展館采訪。通訊員攝)
首屆中非博覽會成果滿滿。會議期間,共舉辦了14場活動和5大板塊的展覽展示,聚焦農業、基礎設施及投融資、貿易、合作園區等領域,各方共簽署合作文件81項,涉及金額201.2億美元。
“今年1至4月,湖南與非洲貿易總值達到109.3億元,同比增長34.2%,增速高于全國10個百分點。”李心球告訴記者,以“新起點、新機遇、新作為”為主題的第二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將于今年9月26日至28日在長沙舉辦,“希望在后疫情時代推動中非經貿合作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邁進。”
中非經貿博覽會是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宣布的中非合作“八大行動”的重要舉措,是中國同非洲各國開展經貿合作和交流對話的重要平臺。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的成功舉辦,為新時代中非經貿合作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這一湖南首個國際性對外開放平臺,也將為湖南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注入更強勁的開放動力。
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對你們來說這些是歷史,對我來說這是經歷”
2019年6月27日,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在長沙開幕。短短三天,便吸引了萬余境內外嘉賓參會,更云集了來自非洲大陸53個國家的千余名非洲友人。
作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自然沒有缺席這場盛會。27日下午,參加完博覽會開幕式后,他便馬不停蹄地趕赴韶山參觀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在紀念館內,穆塞韋尼認真傾聽講解,不時停下腳步,駐足凝視。他指著其中一張照片中的毛澤東、周恩來說:“我很早就‘認識’了他們。”看著眾人不解的眼光,他解釋:“是從書本中讀到的。”
當參觀到抗日戰爭歷史板塊時,穆塞韋尼突然提問:“你們把這些叫做什么?”隨行人員愣住了,大家都不知道穆塞韋尼說的“這些”是指什么。
不等眾人回答,穆塞韋尼自言自語:“對你們來說這些是歷史,對我來說這是經歷。”穆塞韋尼補充道,這些反殖民、反壓迫的正義戰爭,烏干達都經歷過,自己感同身受。
臨走時,穆塞韋尼在一張桌子旁特意坐下,寫信致敬:“毛澤東有著非常清楚的革命思路和策略……烏干達深受他思想的影響。”“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鼓舞和幫助了非洲反對殖民主義斗爭。”“我們同樣緬懷毛澤東的親密戰友周恩來、鄧小平同志,尤其是鄧小平通過改革開放,激活了中國經濟,我們深受啟發。”……20分鐘內,一張A4大小的紙張,密密麻麻寫滿了字。停筆、稍作思考,他又花了3分鐘在個別措辭和標點符號上略做修改。
與其說是“信件”,不如說是與偉人毛澤東的“隔空對話”。字里行間,流露出穆塞韋尼對毛澤東思想的欽佩。負責接待和解說的韶山管理局接待處副處長胡珊對此印象頗深:“我感覺,穆塞韋尼總統對毛澤東思想有著很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