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改革創新。“重點工作攻堅年”,實質上就是“改革攻堅年”。各級各部門要圍繞落實全省九大改革攻堅行動、全市12個領域改革攻堅任務,以及縣委《關于進一步推動全縣重點改革攻堅事項落實落地的實施方案》,以攻堅的精神、攻堅的姿態、攻堅的節奏,全面推進重點改革事項落實。縣級層面,要圍繞打造面向東盟的高水平開放平臺、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齊河樣板”、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加強醫藥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等重點事項進行謀劃。鄉鎮(街道)、部門層面,也要加大力度,爭取更多的國家級、省級試點,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典型模式。對已經成型的改革創新事項,要抓住不放,進一步提升工作水平和實效;對于一些新的創新,要大膽試、大膽闖,爭取早日抓出成效,創造出可復制、可借鑒的工作經驗。各級各部門都要把改革作為干好工作的總抓手,積極承辦一些全國有影響的活動,爭取幾個全省性的會議,爭創幾項全國典型、全省樣板,打造更多的“齊河模式”。
增強爭搶精神。今年的經濟運行“危中有機”。“危”,主要是受疫情影響,部分項目建設進度滯后,實體經濟上下游配套、供需兩端均不同程度受損,旅游業、商貿業受到很大沖擊,全面復蘇還需要一定時間。“機”,就是要看到中央恢復經濟運行秩序的決心和力度。鑒于今年面臨的嚴峻形勢,中央的決策和動作很快、很頻繁,出臺多項支持地方發展的利好政策。各級各部門要隨時準備、積極應對,一方面,緊盯已上報的新增中央預算內資金項目、政府專項債項目和相關專項中央資金支持項目,加強向上對接,力爭盡快獲批;另一方面,要認真研究政策,立足“新基建”、公共衛生、應急儲備等領域,加大項目包裝、手續辦理和項目儲備力度,爭取更多政策、資金落地。
堅持系統謀劃
堅持系統謀劃,就要防止思路不清、方向不明,構建圍繞中心、各盡其責的工作格局。“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謀劃是落實的起點。所謂謀劃,就是要按照“六思”的要求,對各自工作進行全面思考,大到戰略規劃、小到具體動作,都要思目標、思差距、思根源、思路徑、思重點、思措施。各級各部門都要有這種謀篇布局的意識,既要對今后幾年的發展和工作框架有一個總體思路,也要對今年抓的具體工作列出細致安排。
要系統謀劃好“五個齊河”建設。紅色齊河、大義齊河、生態齊河、富裕齊河、和諧齊河這“五個齊河”,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各項工作的總綱。對“五個齊河”的謀劃,主要就是思目標、思路徑、思重點,未來幾年抓什么、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今年干什么事、年內干成哪些,目標方向必須十分精準,工作思路必須非常清晰。相關部門要認真研究出臺實施方案,把目標任務細化到位,做到有的放矢。
要系統謀劃好“五大工程”。鄉村振興、工業強縣、文旅活縣、商貿興縣、城市提升“五大工程”,是推動“五個齊河”建設的重中之重,對這幾項工作的謀劃,要更加注重落地落實,主要就是思差距、思根源、思措施。相關部門要圍繞各自問題短板,認真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定出“施工圖”、排好“進度表”,確保工作有序推進。
要系統謀劃好本部門單位全年工作。各級各部門要處理好全局好與局部好的關系,自覺在“五個齊河”“五大工程”之下謀劃好自己的工作。要把全委會加快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研究透,找準本單位、本部門、本園區、本鎮街在整個體系建設中的定位。縣直部門層面,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既各負其責又勇于擔責,對自己職責范圍內涉及到的任務拉出清單,握指成拳形成整體合力。鄉鎮(街道)層面,要自覺在全縣發展大局中謀作為,既要抓好縣委、縣政府安排的各項工作,又要結合實際明確自己的發力重點,因地制宜、發揮特長,創出更多亮點。
要系統謀劃好當前具體工作。對于一些重點工作,不能想到哪里算哪里,心里一定要有個“大盤子”。比如,謀劃“雙招雙引”工作,就要謀劃好目標任務、主攻方向、組織體系和各項制度。謀劃“三城聯創”工作,就要謀劃好領導組織體系、工作任務、階段性工作和評價體系。對財政增收的問題、固定資產投資的問題、如何抓好進出口貿易的問題,相關部門也要抓好系統謀劃。
要謀劃好重點改革攻堅事項。改革攻堅是今年的主題。對省、市“重點工作攻堅年”重點任務,各級各部門要深入研究,立即著手謀劃。同時,對中央和省、市層面涉及改革的會議、文件也要密切關注,第一時間掌握改革熱點和動向,以此為藍本謀劃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三大攻堅戰、保障改善民生等重點領域,各相關部門都要深入調查研究,找準難點堵點,研究破解之策。充分發揮縣委深改委作用,落實好定期召開會議、定期督查通報、年終考核等制度,縣級領導同志每人領銜1項重點改革攻堅事項,加強調研指導,推動重點改革事項落地落實。
堅持突出重點
堅持突出重點,就要防止平均用力、平推平擁,明確攻堅克難、狠抓落實的主攻方向。各級各部門在工作中,要學會用辯證思維的方法觀察分析問題,既要注重總體謀劃,又要善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瞄準關鍵性工作、關鍵性節點進行重點突破。
要強化支撐點。突出重點,就是突出支撐點,每個項目、每個行業都有支撐點,一定要把支撐點的支撐能力做大做強。比如,鄉村振興方面,今年的重點,就是在做好面上工作的同時,做強藜麥產業,扶持鼎泰灃、美東、致中和、康瑞食用菌4家企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抓好基層黨組織和基層經濟組織建設。工業強縣方面,要重點扶持永鋒、金能等骨干企業加速膨脹。文旅活縣方面,要全力支持坤河集團發展,確保齊河博物館群、動植物園等重點項目如期建成運營。商貿興縣方面,要牢牢抓住企業的注冊、結算這個環節,加快京東“亞洲一號”、安博國際物流園等重點項目建設。
要打通堵點。重點是按照省、市流程再造改革攻堅行動要求,圍繞企業和群眾辦事最堵心的問題,抓好事項進駐,突出流程整合,強化一網通辦,全力簡政放權,把該放的權徹底放出去,該減的事項堅決減下來,該清的障礙加快清除掉,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辦事不求人。對“放管服”改革,各級各部門要講政治、講大局,全力搞好配合,對相關的數據報送、職能銜接等工作,要不打折扣落實好。
要突破難點。就是要明白工作的風險點、制約點,這些如果處理不好,直接影響發展大局,必須要把風險意識、底線意識樹牢樹好,未雨綢繆做好防范化解工作。當前,要抓好金融風險防控、土地供應、污染防治、安全生產、信訪維穩等工作,為齊河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良好環境。
要聚焦熱點。要立足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出實招、下實功、求實效。特別是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全縣在風險意識、基礎設施、應急反應、物資儲備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對這些薄弱環節,要按照上級有關要求,盡快制定全縣公共醫療衛生體系建設規劃,從硬件設施、人才培訓、體系建設等方面全面補齊。同時,對教育、養老、扶貧、“三城聯創”特別是城區車輛管理等重點民生工作,要統籌推進,真正辦好民生實事,交好民生答卷。
堅持強化執行
堅持強化執行,就要防止松散疲沓、工作不力,倡樹令行禁止、高效落實的務實作風。目標路徑確定之后,要的不是等待和觀望,而是堅決付諸行動,擼起袖子、甩開膀子加油干。各級各部門對縣委、縣政府做出的決策、決定的事情,要做到“說了就干、定了就辦”,對確定的目標任務,要頭拱地、往前推,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要突出領導帶頭。齊河的發展沒有局外人。這次疫情中,齊河的防控工作之所以堅實有力,與各級領導干部帶頭沖鋒密不可分。各級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要把領跑者的大旗扛起來,帶頭做“攀登者”、當“挑山工”,帶頭參與“五個齊河”建設、“五大工程”推進、“三城聯創”、改革攻堅事項等重點工作,堅持身體力行、強化一線攻堅、敢于拍板擔事,切實發揮“主心骨”“領頭雁”作用,在全縣形成“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的實干氛圍。
要加強黨性教育。這次疫情,既是一次危機,也是一場大考,是一次難得的黨性鍛煉機遇。縣委作出開展“三學三增強”活動的決定,也是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常態化的務實之舉。各級黨組織要切實組織好活動開展,通過學習全面提升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和綜合素質,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打牢基礎。對在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本領恐慌、能力短板、專業弱項,要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深刻剖析、認真反思,讓能力本領實現新的淬煉提升,真正練就善作善成的“硬功夫”。
要樹牢務實作風。在年初縣委全會上,縣委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務實作風建設的實施意見,將“踏實、扎實、樸實、老實”的作風要求以文件形式固定下來,就是為了進一步凸顯實字當頭、埋頭苦干的鮮明導向。各級黨員干部要嚴格對照文件要求,持之以恒抓作風、改作風、嚴作風,讓良好作風成為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全力打響“實”字品牌。
要強化督導檢查。按照“事業工程化、工程責任化、責任數字化”的要求,各級各部門都圍繞今年工作建立了“三化”清單,關鍵要抓好落實。要強化督導檢查,采取“兩代表一委員”視察評議、現場觀摩打分、電話測評等形式,多到現場看、多見具體事,用進度說話、用實績說話,確保各項工作落地生根。要建立定期通報制度,對各項重點工作任務完成情況排座次、亮成效,真正讓后進者有壓力、有動力。
要嚴格正風肅紀。各級領導干部要敢于動真碰硬,認真落實《用好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從嚴教育管理和監督黨員干部的實施辦法》,經常咬耳朵、扯袖子,紅紅臉、出出汗,對阻礙和影響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貫徹執行的人和事堅決采取措施,板起臉來提醒警示,嚴肅批評糾正。要從嚴從快查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和庸政懶政怠政行為,對失職失責造成不良后果的,要嚴肅追責、公開曝光,以從嚴治黨的實際成效保障工作落實。
堅持注重實效
堅持注重實效,就要防止賞罰不明、平均主義,樹立激勵擔當、有為有位的結果導向。縣委全會提出,“作為之問”就是成效之問。要堅持結果導向、善作善成,各項工作最終要以成敗論英雄、以結果排座次,防止出現賞罰不明、平均主義。
考核激勵辦法要更加務實。鄉鎮(街道)綜合考核辦法、調整完善縣鄉財政體制意見、縣直部門“四爭”考核辦法導向鮮明,與工作實際更加相符、操作更加簡便易行,目的就是用量化的考核來展現貢獻力度,用真金白銀來兌現獎補、激發干勁。各級各部門要認真研究、抓好落實,以良好的狀態和充足的干勁,推動各項工作實現大提升、大突破。
關心關愛措施要更加到位。要更加關心關愛基層干部,“五小”場所今年全部建成,全面落實片區工作經費、通勤車輛、健康體檢等政策,徹底消除一線干部的后顧之憂。繼續為基層降壓減負,堅決不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一切以推動工作為目的,不該發的文堅決不發,不該開的會堅決不開,不該填的表格堅決不填,讓基層干部從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騰出更多精力謀發展、抓落實。
選人用人導向要更加鮮明。位子是干出來的,不是坐出來的,不是要出來的。判斷一名干部好不好、行不行,重點就看他干成了哪些真事、大事,做了哪些群眾點贊的實事、好事,解決了哪些過去遺留的硬事、難事。要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重實干、重實績、重一線,讓想干事、能干事、善成事的干部脫穎而出,對工作中不作為、亂作為,工作長期沒有改觀、甚至出現大幅下降的,要旗幟鮮明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