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線口岸”(貨運)集中查驗場所 計劃今年底完工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3月18日消息(記者 黨朝峰 通訊員 鄧平 林勇)3月17日,在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線口岸”(貨運)集中查驗場所建設現場,樁機林立、機械轟鳴,200多輛運土車進進出出,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來回穿梭,一派如火如荼的大干場面,數百名建設者正緊鑼密鼓地進行土方回填、樁基及主體承臺澆筑作業。
效果圖
由中鐵廣州局集團承擔施工的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線口岸”(貨運)集中查驗場所建設項目,是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口岸建設“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項目以“白浪平沙”為設計理念,首層截取海口老街騎樓為意向,有著強烈的秩序感與光影變化;二層膜結構圖形取自美麗的市花三角梅,遮風擋雨的同時,帶給城市一抹白浪,清新淡雅,顛覆貨運物流的粗放形象。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約21.9億元,總建筑面積23.37萬平方米,相當于33個標準足球場,建設內容分為查驗區和配套區,其中新建公共查驗場地23萬平方米、海關業務用房3740平方米。查驗區單個區塊板跨度達35.2米,大部分結構層高超13米,框架結構梁最大跨度達48米,技術要求高、安全風險大;還涉及阻尼器、膜結構等特殊技術領域,特別是查驗平臺獨具特色的3個三角梅形狀膜結構單體,每個單體由12種不同尺寸膜單元組成,工藝較為復雜,安裝精度高、安裝難度大。
效果圖
同時作為封關運作重點項目,該項目于去年12月17日開工,須在今年年底完工,平均月產值達1.3億元,預計高峰期月產值近3億元,再加上該項目原始地貌上還有數十個大小水塘,考慮地下滲流影響,需排水量近200萬m3,土方回填量約160萬m3,導致工期異常緊張。面對項目工期緊、安全風險大、技術要求高等特點難點,中鐵廣州局項目管理團隊超前謀劃、科學組織,集中片區優勢資源,以“開工即大干、起步即沖刺”態勢,實現了“快抽、快填、快夯、快整平”,全面推進了建設加速。截至目前,抽排水已全部完成,土方回填完成120萬m3,部分區塊已進入勁性復合樁、基礎承臺和主體施工階段。預計4月中旬完成全部土方回填,屆時將全面轉入基礎和主體工程施工。
新海港和南港“二線口岸” 集中查驗場所定位為海南自由貿易港的“二線口岸”門戶,建成后將大幅提高海南自貿港服務質量、車輛、貨物進出效率,有效提升通航穩定性和旅客便利度,實現港城一體化,全面助推海南自貿港建設。(黨朝峰 鄧平 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