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項目提升年”,為推進項目落地實施,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在完善用地服務、規劃審批、不動產登記等各方面持續加力。其中,“用地清單制”擴展到全類型工程建設項目,12大類19項評估評價事項實現“多評合一”。這是新黃河記者從3月6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用地清單制”擴展到全類型工程建設項目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馬明介紹,在用地手續方面,修訂完善《濟南市工程建設項目“用地清單制”實施細則》,將《實施細則》適用范圍由社會投資類建設項目擴展到全類型工程建設項目,持續推動用地服務提質提效。
豐富清單內容。統籌落實綠色低碳發展、歷史名城保護和沿黃工業項目入園要求,新增供電基礎設施、地下管線查詢、文物保護選址3個意見出具事項,不再將危化品生產儲存建設項目安全審查列入清單,調整后的清單對12大類19項評估評價事項實現“多評合一”。
優化辦理流程。實行用地清單“容缺收儲+告知承諾”模式,將用地清單由儲備入庫時提供延遲到土地出庫時提供,由土地出讓時交付提前至掛牌時公告,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承諾在項目后續報建或驗收環節不再增加清單外要求,真正實現“所見即所得、拿地即開工”。
完善保障機制。建立信息上傳、統籌協調、督導通報工作機制,市土地儲備中心統一匯總用地清單辦結事項并上傳至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建立清單落實情況定期督導通報和重大疑難問題集體會商決策制度,推動信息實時共享、堵點及時疏通、清單統一交付。
戶屬空中花園擬調整為不計算容積率
在支持房地產發展方面,該局全力推動“好房子”建設,對已印發的《濟南市建筑工程容積率計算細則》進行修訂,目前修訂版《細則》已進行社會公示并征求意見。
新版《細則》進一步擴大了容積率支持力度,鼓勵第四代住宅建設,對滿足相關要求的戶屬空中花園由一半面積計算容積率調整為不計算容積率;居住小區配套的門衛、公廁、換熱站、垃圾收集房、公用配電房、設置在住宅建筑首層及以上的公用配電房等公用設施,不計算容積率,努力做到讓利于民。通過加大優質居住用地供應力度,配合容積率鼓勵政策,多管齊下,推動住宅產品進一步升級迭代,因地制宜推進“好房子”建設。
探索推進遺產管理人制度
持續深化不動產登記服務全鏈式改革。進一步推廣二手房“帶押”“帶封”過戶業務,著力建設集自主交易、智慧評估、便民貸款、資金監管、線上登記于一體的一條龍服務平臺,實現房產交易和房產登記全流程線上辦。
探索推進遺產管理人制度,完善遺產管理人引入不動產登記操作規范,開展遺產管理人辦理不動產登記試點工作,開發建設遺囑庫。探索不動產信托登記,開展不動產信托登記業務試點,探索制定不動產信托登記操作規范。
聚焦智能化改革,利用AI技術賦能智能化不動產登記服務標準體系,打造“AI+登記”服務新模式。以“地籍及三維地籍一張圖”為核心,打造“基準統一、一碼貫通”的不動產數據治理體系,讓服務從“能辦”向“智辦”躍升。通過以上舉措,不斷擦亮“濟南不動產”服務品牌,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