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沿海港口群綜合調度現狀分析與展望

    我國沿海港口群綜合調度現狀分析與展望

    lulan 2025-03-08 公司簡介 17 次瀏覽 0個評論

    摘要:梳理我國港口群綜合調度業務流程,分析現有綜合調度系統運行狀況、存在的問題,深入探討綜合調度智能化、可視化、協同化等業務需求,并對未來系統優化改進和智能化發展的方向提出建議。

    關鍵詞:港口群;綜合調度;業務協同;智能化

    一、引言

    2007年,《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1]提出沿海港口布局規劃按照服務經濟、區域協調、突出重點、綜合運輸、節約資源的原則和思路,在現有港口布局的基礎上,確定將全國沿海港口劃分為環渤海、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個港口群體,強化群體內綜合性、大型港口的主體作用,至此以港口群適應經濟發展的總體發展模式逐漸形成[2]。

    環渤海港口群由遼寧、津冀和山東沿海港口組成,包括青島港、天津港、大連港和周邊中小型港口。長三角港口群以上海港、寧波舟山港為兩極核心,由長三角區域港口組成。東南沿海港口群圍繞廈門港,以福州港、泉州港為架構,由諸多東南沿海港口組成。珠三角港口群以香港港、深圳港、廣州港為重要國際貿易樞紐,由珠三角區域港口組成。西南沿海港口群以廣西北部灣為核心,面向東南亞、東臨粵港澳,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口,也是我國連接東盟距離最短的海上通道門戶和海上貿易口岸[3],在《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發展規劃》國家和地方政策支持下,北部灣港將成為“一帶一路”新樞紐、西部開放新門戶、廣西發展新引擎[4]。

    目前,為了提升港口效率,各港口群都利用數字化手段構建了多港協同的綜合調度系統,實現船舶靠離泊計劃線上申報、審批,調度計劃生成、確認,引航作業及財務管理等功能。以北部灣港為例,其在2022年2月投入運行的綜合調度系統覆蓋了欽州、北海和防城港,實現了碼頭企業、港口調度、引航、海事、海關、邊檢六方業務協同[5]。港口群綜合調度系統的建設大大提升了船舶進出港申報、審批和調度效率。

    二、綜合調度業務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港口群綜合調度系統大多通過“單一窗口”進行數據資源共享和協同港口船舶調度,業務功能涉及船舶公司、船舶代理公司、引航站、分局調度中心等業務主體,規劃功能涉及港航監管主體,具體業務要求包括統一入口、統一單證、統一流程、統一數據管理和儲存規范等[6]。以北部灣港口群為例,其綜合調度系統業務流程如圖1所示。

    我國沿海港口群綜合調度現狀分析與展望

    圖1 北部灣港口群的綜合調度系統業務流程圖

    三、綜合調度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

    ( 一 ) 調度信息可視化程度不高

    目前港口群綜合調度系統普遍存在業務調度過程可視化程度還不夠高的現象。

    1.船舶動態的可視化

    基于海陸一張圖的船舶動態可視化能力不夠,一些系統還缺乏在高精度海陸一張圖基礎上實時標注和跟蹤船舶動態的功能,甚至在港口作業調度時需要借助第三方工具 ( 如船訊網 ) 查看船舶動態信息。這不僅會形成對第三方系統的依賴,無法保障信息的準確性、實時性和穩定性,也會導致綜合調度系統內無法將船舶動態數據與其他調度數據進行有效融合,影響后續的分析與決策。

    2.調度資源的可視化

    調度資源包括碼頭泊位、引航員、拖輪資源等,一些系統由于缺乏強大地理信息技術的支撐,同樣無法在海陸一張圖 ( 或者數字孿生平臺 ) 上對調度資源進行清晰標注,無法清晰顯示拖輪使用情況、泊位閑置情況等調度資源狀態,也就無從實現可視化分析。

    3.調度計劃可視化

    目前一些系統的碼頭計劃可視化功能較弱,存在碼頭作業計劃顯示不直觀、修改過程煩瑣困難等問題,不僅影響碼頭作業計劃與實施速度,也會影響與海事及其他部門的協同工作。

    4.海上監測可視化

    海上監測需要對在航行中的未報船舶、漁船、蠔排等可能影響航道安全的船舶進行重點標注,對其進行可視化動態跟蹤甚至是軌跡預測,以避免危險局面甚至碰撞事故。目前,一些綜合調度系統還無法對海上狀態進行可視化實時監測、分析與預警,無法及時發現港口航道安全隱患。

    ( 二 ) 缺乏統一協同調度監管規范

    1.多港協同

    目前,一些港口群綜合調度系統多港聯動調度還缺乏統一數據和監管規范。以北部灣港口群為例,欽州港、北海港、防城港雖然使用同一套綜合調度系統,但由于三個港口業務相對獨立,調度計劃數據格式沒有統一,導致數據融合困難,協同調度效率不高。為了更好地進行多港協同聯合調度,還需進一步統一各港口作業流程和調度監管規范。

    2.業務協同

    綜合調度涉及碼頭企業、港口調度、引航、海事、海關、邊檢等多方業務協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諸多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計劃和流程變更情況,例如引航員因為天氣原因無法現場作業、海事臨時監管導致計劃變更等。但目前由于一些綜合調度系統距離全面協同還有較大差距,船舶代理往往需要在關聯碼頭的靠離泊申請、靠離泊申請計劃、海事作業計劃等環節重復錄入數據。為了使綜合調度能夠有效形成閉環,還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建立更好的協同機制,包括海事局與港航調度資源的協同、海事信息系統協同、海事放行指令規則與放行信息協同、港口調度資源與船公司的協同、調度部門之間數據同步和業務協同,以及碼頭與船舶代理的協同。

    ( 三 ) 調度過程智能化不足

    目前,大多數綜合調度系統實現了基本業務流程,但智能化程度還存在較大不足,尤其是在船舶智能調度和港口調度資源自動匹配兩方面。

    1.船舶智能調度

    為了編排更合理高效的港口船舶調度計劃,需要對船舶進出港作業過程 ( 如圖2所示 ) 進行精準預測,包括船舶的到港時間、待泊時間、作業時間、出港時間,以及特殊船舶乘潮航段的進出時段等。但目前大多數系統還缺乏成熟智能預測算法的支撐。

    我國沿海港口群綜合調度現狀分析與展望

    圖2 船舶進出港作業流程圖

    2.港口資源自動匹配

    港口資源匹配主要包括船舶泊位匹配、引航拖輪資源匹配和引航員匹配等,匹配流程基本上遵循先到先服務原則,根據泊位空閑情況與代理報告的船舶預計到港時間安排碼頭泊位計劃,再派遣在班空閑拖輪和引航員。目前,這個分配過程在大多數系統中由人工調度安排,還無法自動匹配。

    四、港口綜合調度的新需求

    經調研發現,隨著港口群發展和綜合調度系統應用的深入,除了現存問題,各相關方對系統能力也提出新的需求。

    ( 一 ) 數據統計分析需求

    綜合調度系統主要關注船舶進出港過程中的實時狀態,保證船舶自身、船舶之間及碼頭水域區域內的安全。為了更好地量化從船舶抵達錨地到船舶作業完畢離泊的過程,相關方尤其是管理方對統計指標提出了更多的需求,需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更多的船舶及碼頭關鍵統計指標,例如以月為統計單位的船舶流量、船舶平均在港時間、船舶平均在泊時間、船舶平均作業時間、船舶平均進港時間、散貨碼頭的泊位空置率等。

    ( 二 ) 規費與誠信管理需求

    經調研發現,港口方對綜合調度系統的規費、核算和誠信等方面提出了更多要求。例如北部灣港明確提出將新增規費管理、工資核算和誠信考核等三方面業務:( 1 ) 對包括申報、收繳、核算等環節在內的貨物港務費征收全流程進行管理;( 2 ) 利用系統的引航數據對引航員工資進行管理和核算;( 3 ) 建立誠信考核機制,并根據考核結果評估誠信等級,輔助考核管理與決策。

    五、未來發展建議

    總體上,從調研分析可以看出,我國港口群綜合調度系統雖然實現了船舶調度的主要業務功能,但在可視化、業務協同和智能化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為進一步提升港口群服務能級,港口群綜合調度系統應針對存在的問題和新的服務管理需求,在完善優化業務流程基礎上,以船舶抵港零待時、碼頭泊位“全飽和”為目標,以船舶直靠率、船舶平均停時、泊位利用率等指標為抓手,深度融合應用大數據、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強化船舶調度作業可視化、調度數據規范化、調度服務智能化等手段,實現船舶進出港作業安全系數和效率的提升,以滿足決策者、管理者、運營者、服務對象等不同層級用戶的需求。

    以北部灣港為例,建議:( 1 ) 以社會服務需求為導向,充分整合相關信息化建設成果及資源,包括強化感知一張網、數據一中心、江海一張圖等相關項目建設;( 2 ) 繼續優化調度業務流程,加強港口生產調度資源的可視化、調度服務的智能化;( 3 ) 在欽州港、北海港和防城港三港獨立運營的基礎上,強化北部灣三港的業務協同和聯合調度,實現港口群調度監管一體化,全面提升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口群科學管理與服務能力。

    六、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我國港口群綜合調度系統的調研,梳理了現有業務狀況,從可視化、協同化和智能化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對系統未來優化提出了方向和建議,希望能夠為我國港口群尤其是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綜合調度系統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提供參考,為我國一流港口群的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參考文獻:

    [1]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EB/OL].(2020-06-30)[2024-05-01]. https://xxgk.mot.gov.cn/jigou/zhghs/202006/t20200630_3320031.html.

    [2]王琪,韋春竹.中國港口群內部格局與參與全球航運網絡聯系分析[J].人文地理,2022,37(1):181-192.

    [3]陳亮東,龔家勇.西部陸海新通道背景下推進欽北防一體化對策[J].交通企業管理,2021,36(4):5-7.

    [4]高質量推進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EB/OL].(2021-03-09)[2024-05-01].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wap/html/2021-03/09/nw.D110000renmrb_20210309_3-15.htm.

    [5]石福才,李光輝.新形勢下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成就、挑戰與新思路[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4(3):193-200.

    [6]陳俊杰.東南沿海港口群的協同策略研究[J].中國儲運,2022(11):71-72.

    作者簡介:

    紀懿桓,北部灣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張文博,大連海事大學航海學院,碩士研究生。

    梁 昱,廣西壯族自治區港航發展中心科技信息處,處長。

    韋 揚,廣西壯族自治區港航發展中心科技信息處,科長。

    李邵喜,大連海事大學航海學院,副教授。

    本文刊發于《世界海運》2024年第8期,轉發須注明作者和原文出處。

    【投稿】【提供線索】【轉載請后臺留言或電郵投稿,主題格式為【投稿】+文章標題,發送至[email protected]郵箱。

    聯系主編:15998511960

    轉載請注明來自青島峻峰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標題:《我國沿海港口群綜合調度現狀分析與展望》

    百度分享代碼,如果開啟HTTPS請參考李洋個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