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郭藝芳心前沿 ,作者郭藝芳

郭藝芳心前沿.
本公眾號主要任務在于第一時間為大家介紹心血管病領域的熱點新聞,特別是新發布的重要臨床試驗與指南(面向專業人士)。沒有熱點時則發布一些科普短文(面向非專業人士)。不接受具體病例的醫療咨詢。

點亮星標
,不錯過每一次推送
本文作者:郭藝芳,河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老年病科主任
我的一位女患者,今年50多歲,在去年春季體檢中做了頸動脈超聲檢查,發現左側頸總動脈有一個粥樣斑塊。不過她血壓、血糖都正常,飲食結構合理,體重也正常,不吸煙、不喝酒。唯一一項值得關注的異常就是膽固醇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為4.22 毫摩爾每升(mmol/L)。
既然她生活習慣很好,為什么膽固醇還會增高?答案很簡單——遺傳因素。為了防止她的動脈斑塊進一步增大,也為了預防全身發生更多的粥樣斑塊,唯一的解決辦法是應用降膽固醇藥物治療。因為患者是女性且體重較輕,顯然不適合用大劑量他汀,所以我讓她吃上了阿托伐他汀(每天10毫克)與依折麥布(每天10毫克)。
前幾天她再來體檢,見面后很興奮地告訴我,她的頸動脈斑塊消失了。給她做頸動脈超聲檢查的是同一位經驗豐富的專家并且使用了同一臺設備,因此我堅信這個結果是可靠的。
為什么她的頸動脈斑塊消失了?
為什么她的粥樣斑塊會消失?因為她成功控制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本次檢查發現她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到了2.01毫摩爾每升,降幅達到52%。
近年來,隨著健康查體的普遍開展,很多沒有任何臨床癥狀的人被檢查出頸動脈斑塊。頸動脈斑塊有什么意義呢?實際上,無論冠狀動脈、顱內動脈、還是四肢動脈,實際上都屬于一套管路系統。如果頸動脈發生了明顯的動脈粥樣硬化,往往提示全身其他部位的動脈也存在粥樣斑塊的可能。頸動脈位置表淺、檢查方便,被視為反映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程度的一個“窗口”。發生頸動脈斑塊后能夠縮小嗎?回答是肯定的:只要在醫生指導下堅持合理治療,部分斑塊可以縮小甚至完全消退。

健康時報 圖
消除頸動脈斑塊,教你做好三步!
那么,如何使頸動脈斑塊縮小甚至消退呢?我總結了三步:
第一,要降低膽固醇水平。我曾多次強調,膽固醇是形成動脈斑塊的主要原料,沒有膽固醇就沒有動脈斑塊,也就難以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肌梗死和腦梗死)。有效降低膽固醇水平,可以預防或延緩斑塊的發生發展。如果膽固醇降低幅度足夠大、水平足夠低,已經形成的斑塊完全可能縮小甚至消失。
同時,要想實現斑塊縮小或逆轉,還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即控制飲食、改善飲食結構、增加運動、減輕體重、戒煙限酒,這些措施是防止斑塊進一步增長或增多的有效方法。
第二,控制好血壓和血糖。若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還要積極合理地控制血壓血糖。高血壓和糖尿病都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重要因素。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控制在140/90 毫米汞柱以下,如果耐受良好的話還可以降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將血糖控制好。
第三,正確使用藥物治療。他汀類藥物可以抑制膽固醇合成,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水平,從而防止斑塊的增長。血液中膽固醇水平越低,斑塊就越不容易增長。當膽固醇低到一定程度時,部分患者的斑塊可以縮小。不過,并不是所有發生頸動脈斑塊的人都需要應用他汀。如果斑塊很大,使得頸動脈出現明顯狹窄(堵塞血管超過50%),應該及時接受藥物治療。
如果頸動脈沒有明顯狹窄,或者僅出現輕度狹窄,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特別是膽固醇水平確定是否需要他汀治療。不經醫生指導、自行服藥的做法也是不對的。
總的來講,降膽固醇是硬道理,無論頸動脈斑塊還是冠狀動脈斑塊,只要把膽固醇降到足夠低的水平就可以有效防止斑塊進一步增大,部分斑塊還可以逐漸縮小。
更多精彩內容
精選
文章
本文來自:2023-11-19郭藝芳心前沿《她的頸動脈斑塊消失了,如何做到的?》(郭藝芳 ),部分內容有刪減,版權歸原作者。
原標題:《幾個月后她的頸動脈斑塊消失了!消除頸動脈斑塊,教你三步!》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