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做好托育工作對于激發“生”的意愿、解決“育”的難題和減輕“養”的負擔具有重要作用。當前普惠托育處于起步階段,面臨供需矛盾突出、服務成本偏高、機構運營困難、師資人才緊缺等諸多矛盾和問題。4月15日,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專門就此進行協商議政。現將有關發言摘登如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杭元祥:加強托育服務人才培養 建立從業認證標準
加強托育服務人才培養,是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我國托育服務從業人員隊伍建設主要存在三方面問題。一是人才匱乏,數量不足。從視頻調研情況看,招工難、職業吸引力低、流動性大是托育機構發展的制約因素。二是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從業資質標準不一,持證多樣。三是托育服務人才培養和培訓體系尚未形成,從業人員再教育路徑不暢,缺乏權威性、高質量的教師指導用書。為此,建議:
一是引導和鼓勵有基礎的高等院校、職業院校開設嬰幼兒托育相關專業,培養高質量的托育服務師資隊伍。同時組織力量研發托育服務教師用書,為嬰幼兒托育服務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專業保障。
二是建立嬰幼兒托育服務人員從業認證標準,依法逐步實行從業人員職業資格準入制度,建設品德高尚、富有愛心、敬業奉獻、素質優良的托育服務人才隊伍。遵循0-3歲嬰幼兒發育成長規律,嬰幼兒照護從業人員可劃分為兩類:一類照護1歲以下嬰幼兒,以保護健康成長為主;另一類兼顧早期教育。同時制定相應政策規定加強對從業人員監督,對違規行為予以行業懲戒,情節嚴重的接受法律制裁。
三是用好人社部門穩定和擴大就業政策措施,開展嬰幼兒照護相關職業技能培訓。推進落實《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督促指導地方中職、高職學校設置嬰幼兒托育服務等專業,持續擴大人才培養規模。
四是建立健全托育服務人員繼續教育體系,加強從業人員法治意識、職業道德、安全教育、保育技能等方面教育培訓。通過建立繼續教育學分管理等制度,鼓勵有基礎的托育服務人員參加專業培訓和再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一級巡視員倪閩景:托幼一體是提高托育數量質量的好方法
上海是全國唯一一個由教育部門牽頭負責落實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的地區。目前,上海共有1089家各類托育機構,其中幼兒園開設的托班在機構數和托額數都占近70%,收費3000元以下的普惠性托額超過55%。上海通過實施托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把新增普惠性托育點納入市政府實事項目等辦法,實現全市街鎮普惠性托育機構覆蓋率達97%,超過43%的幼兒園開設托班,基本形成以托幼一體為主、以普惠性資源為主導的托育服務格局。
托幼一體有五個作用:一是提高托育容納能力,提升政府投入產生效益。二是依托幼兒園硬件設施和師資力量保障托育服務質量。三是滿足嬰幼兒就近入托需要,避免嬰幼兒從托班到幼兒園之間環境切換。四是能夠把0-6歲教養作為整體來研究和發展。五是可以依托托幼一體托育機構,提供覆蓋所有家庭的嬰幼兒早期教養指導服務。
但發展托幼一體托育服務模式要注意解決好公平性問題。結合上海實際情況,建議:
一是政府在增加公辦托幼一體服務供給基礎上,向其他民辦托育機構提供相應生均補貼,以降低機構運營成本,進而減輕家庭入托負擔。
二是加強對未入托嬰幼兒家庭科學養育的指導服務。上海建立“1+16+N”嬰幼兒早期教養指導服務體系,“1+16”是指市和區分別成立的早教服務中心,“N”指覆蓋所有街鎮的900多個早教指導站,每年提供每個家庭不少于6次免費服務,這些早教指導站全部建在托幼一體化公辦幼兒園當中,最大效能發揮托幼一體優勢。
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農工黨黑龍江省委會主委馬立群:促進托育服務有關規章制度落實落地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提出,要建立促進托育服務發展的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體系。國家衛健委等部門密集出臺相關規章制度,調研發現,這些規章制度在落實落地方面尚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托育服務供給促進保障措施缺少制度銜接,特別是社區托育服務設施落實不到位,除獨立的托育機構外,住建部門尚未制定針對社區托育服務設施的具體規范和標準。二是消防安全規范不能涵蓋全部托育服務類型,用人單位托育、家庭托育點消防隱患未被排除。三是托育服務從業準入的制度建設及配套建設不足。四是家庭托育缺乏專門制度規定,存在監管風險。為此,建議:
首先,落實托育服務促進保障的制度銜接。一是以各級政府為責任主體,以發改委、衛生健康部門為組織協調部門,制定清單,明確責任。二是住建部門抓緊研究出臺社區托育服務設施規劃與建設數量要求、建造標準等方面規范。
其次,消防安全規范應覆蓋全部托育機構類型。在針對用人單位托育、家庭托育點等托育服務模式的專門規范出臺之前,明確其應當參照《托育機構消防安全指南(試行)》執行。
再次,制定國家法律或行政法規建立健全準入機制。制定出臺托育服務管理條例等規章制度,明確備案要求,并設置不依法備案的法律責任。同時對從業人員準入采用行政許可方式,規定持證上崗條件。
最后,建立家庭托育監管制度。一是通過法律法規規章將家庭托育點納入監管對象,明確其內涵、類型、規模等;二是以安全為本位,以互聯網為助力,促進家庭互助托育安全發展,強化從業人員責任。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盧邁:加快建設農村嬰幼兒家庭養育指導服務體系
嬰幼兒大腦發育迅速又敏感,由基因和環境共同塑造,家庭的科學養育十分關鍵。要實現《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提出的“構建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都在欠發達農村地區。
一是農村家庭缺乏科學育兒知識,幼兒發展滯后。加上低收入、留守、單親等不利因素,超過1/4的0-3歲兒童語言、認知、社會性等發展遲緩,與城市兒童差距較大。
二是欠發達地區農村缺少相關服務供給。欠發達地區農村一般居住較分散,家庭支付能力弱,對于托育服務需求小。而這些家庭對養育指導服務有迫切需要,市場卻難以提供。
三是地方政府對嬰幼兒家庭養育不夠重視。欠發達地區縣級政府負債重,更傾向于將資金投入短期能見效的工作,對收益高但周期長的工作缺乏開展的動力和決心。
改善提升欠發達地區農村家庭育兒水平,對儲備國家人力資本、促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建議:
一是將農村地區嬰幼兒家庭養育指導服務列入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由中央財政全額支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由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共同支持其他脫貧縣。
二是總結推廣現有典型經驗。“慧育中國:山村入戶早教”試點聘用在村婦女擔任育嬰輔導員,開展每周一次、一小時、一對一的入戶家訪,向6-36月齡兒童家長示范科學養育方法。評估顯示,84%的項目兒童各項能力顯著提升。平均每年每個兒童只需3000元,養育指導服務成本合理、效果顯著,具有推廣價值。
三是逐步建成欠發達地區農村家庭嬰幼兒養育服務體系。把養育指導納入欠發達地區農村公共服務;加強多部門協同機制,各司其職形成工作合力;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政府購買服務,并通過信息化手段監測評估。
部委回應
財政部副部長余蔚平:
委員圍繞發展普惠托育服務的意見建議很有針對性,我結合部門職責作簡要回應。
關于逐步將普惠托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的建議。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相關部門印發的《“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對基本公共服務和非基本公共服務定位有區分。根據內涵界定,普惠托育服務劃在了非基本公共服務。下一步,我們將配合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對普惠托育服務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標準、支出責任等充分研究論證,提出相關意見建議。
關于參照養老服務體系運營補貼和民辦普惠幼兒園生均補助,建立普惠托位運營補助機制的建議。目前中央層面未出臺養老服務運營補貼政策,一些地方結合當地發展實際,出臺了運營補貼政策。民辦普惠幼兒園生均補助方面,中央層面沒有生均補助政策,主要通過學前教育發展資金對地方予以適當補助,補助時也考慮到欠發達地區等因素。如何參照普惠性民辦園補助政策,對托育機構予以支持,下一步要結合地方探索實踐進一步研究論證。有關支持政策也要和其他家庭政策做好銜接,綜合考慮和安排。
關于探索建立托育服務家庭補助機制的建議。目前家庭仍是0-3歲嬰幼兒照護的主體,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重點是為家庭提供科學養育指導,并對確有照護困難的家庭和嬰幼兒提供必要服務。現在有的市縣探索出臺了家庭托育補助政策,實踐效果是否可持續還需要跟蹤研究。下一步,我們將在落實現有政策的同時,密切關注地方托育補助政策實施情況,督促指導地方在確保國家統一民生政策落實到位的基礎上,根據當地實際和財力情況,對托育服務發展予以支持。
關于農村嬰幼兒早期養育問題。2013年以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合作,在中西部農村地區開展0-3歲嬰幼兒早期發展的試點,探索家庭科學育兒的指導辦法。農村嬰幼兒早期養育方面,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兒基會和衛健委搞的一些試點,需要評估和總結出促進0-3歲嬰幼兒早期發展方面的一些成熟做法和路徑。在此基礎上,中央財政將通過現有資金渠道支持,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
全國總工會黨組成員馬璐:
關于委員提到發揮工會組織作用,支持有條件的用人單位提供托育服務的建議,我作簡要回應。近年來,全國總工會推動各地工會開展了女職工休息哺乳室和工會愛心托管服務,得到用人單位和一線職工的普遍歡迎,也成為工會的工作品牌。目前全國已有20多萬個基層企事業工會建立了女職工休息哺乳室,覆蓋女職工1900多萬人。在愛心托管方面,全國總工會從2018年起,投入2000多萬元,帶動各地舉辦托管班1.6萬多個,托管職工子女40多萬人。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的任務分工,全國總工會是“支持有條件的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托育服務”這一任務的牽頭單位。今年我們有以下安排:
一、資金支持方面,全總近期將下發意見,明確基層工會開展職工子女托管托育等服務所需經費,可從工會經費中列支,為基層工會加強托育服務資金支持,提供政策依據。同時,今年全國總工會層面將拿出750萬元作為專項資金開展試點,引導帶動各級工會加大對托育服務的資金支持。
二、宣傳推動方面,今年我們將與國家衛健委共同召開用人單位的托育服務推進會,進行政策宣講、經驗交流,研究部署試點工作。
三、加大試點方面,我們將在全國15個城市首批開展75家試點單位。現在全國總工會對用人單位托育服務還沒有具體指導意見,將按照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托育機構設置標準和管理規范,推動各級工會同步開展試點。
四、組織實施方面,工會系統會加強組織統籌,配套印發用人單位托育服務試點指導手冊,加強標準化規范化工作。同時我們會主動加強與衛健委、發改委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強協同,共同推動制定出臺針對不同類型用人單位托育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委員提出的成立托育服務指導專班、開辟線上自動下單等建議,我們在工作中會很好地采納,確保托育服務試點工作穩妥扎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