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南極氫能發電系統用上“濟南造”氫燃料電池

    全球首個南極氫能發電系統用上“濟南造”氫燃料電池

    jinrou 2025-03-08 公司簡介 14 次瀏覽 0個評論

    3月1日,由國家電投國氫科技自主研發制造的全球首臺南極氫燃料電池發電設備在中國第5個南極站——秦嶺科考站成功發出第一度電。這是氫能技術在極地環境下的首次成功應用。新黃河記者從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獲悉,此次秦嶺站采用的“氫騰”氫燃料電池是由國氫科技下屬公司濟南綠動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所產。

    全球首個南極氫能發電系統用上“濟南造”氫燃料電池

    據了解,本次秦嶺站采用的多能互補微電網的核心部件之一——氫燃料電池產品,是由國氫科技自主研發制造。該微電網項目由太原理工大學牽頭,聯合國氫科技等單位共同實施,旨在構建氫電耦合的“風-光-氫-儲-荷”供能系統,為南極帶去可行的綠色零碳供能方案。該項目的實施也是國家“氫進萬家”項目成果的應用實踐,展現了氫能技術在極端環境中的適應性和可靠性。

    全球首個南極氫能發電系統用上“濟南造”氫燃料電池

    此次秦嶺站采用的氫燃料電池,是由地處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的濟南綠動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所生產的“氫騰”氫燃料電池。

    據介紹,“氫騰”發電燃料電池是針對氫發電、熱電聯供等場景開發的專用燃料電池產品子系列,具有可靠度高、壽命長等優點。該產品可模塊化擴展,功率范圍覆蓋50千瓦至數十兆瓦,發電效率可達50%,熱電綜合效率可達90%以上,設計壽命40000小時。該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氫分布式供能、氫儲能、備用電源、應急電源等場景。

    全球首個南極氫能發電系統用上“濟南造”氫燃料電池

    早在2021年,氫能行業龍頭企業國家電投落地起步區,打造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2022年12月31日,濟南綠動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固定式供能燃料電池、空冷燃料電池及車用燃料電池系統3條生產線,在位于太平片區的濟南國際招商產業園起步區片區廠房內正式投產,分別可實現1000臺(套)的年產能。

    全球首個南極氫能發電系統用上“濟南造”氫燃料電池

    除南極科考站項目外,該產品目前已應用于多個工業園區供熱供電,并在位于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的廠區穩定運行超過兩年,下一步還將批量應用于“氫進萬家” 科技示范工程氫能社區和園區供能,代替柴油發電機作為電站、數據中心、工業園區應急電源和備用電源等。

    據悉,“氫騰”氫燃料電池產品于2024年11月在內蒙古完成模擬環境調試驗證和設備裝船,搭載中國雪龍2號前往南極。2025年1月8日,搭載“氫騰”氫燃料電池的設備順利到達秦嶺科考站。2025年3月1日,搭載“氫騰”氫燃料電池的設備及系統在秦嶺站完成安裝調試,成功發電,進入運行階段。

    設備的成功運行離不開項目團隊的堅持與付出。為了讓設備能夠滿足極地場景要求,由19名國氫科技研發人員組成的氫發電團隊,在接到任務后就展開性能需求分析、產品設計等工作,攻克了氫燃料電池快速冷啟動、高效轉化等技術難題,研發出了具備高可靠性和強適應性的專用氫燃料電池發電產品。為了模擬南極的用電環境,進行各項設備的聯調聯控,國氫科技研發人員與太原理工大學項目團隊,近兩個月駐場內蒙古模擬現場,克服環境惡劣等各種困難開展測試。正如一名研發團隊成員所說:“我們要確保產品在南極運行萬無一失,為秦嶺站科考實現‘認識極地、保護極地、利用極地’重要任務,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氫燃料電池的應用,不僅驗證了氫燃料電池產品在極端低溫環境中的可靠性,還填補了氫能在南極能源系統建設中的應用空白,為極地環境及低溫惡劣環境能源系統建設、微電網建設提供了樣板。據介紹,下一步,國氫科技將繼續履行央企使命與責任,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聚焦氫能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打造硬核氫能產品,推動氫能技術在更廣領域的深度應用,為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為全球綠色低碳發展貢獻氫能力量。(濟南時報·新黃河 記者:黃敏)

    轉載請注明來自青島峻峰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標題:《全球首個南極氫能發電系統用上“濟南造”氫燃料電池》

    百度分享代碼,如果開啟HTTPS請參考李洋個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