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與蘇南城市相比,南通市的科技金融存在信貸投入總量偏小,創新產品較少的問題。南通科技金融合作創新示范區的建立,為南通市進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政策和服務體系提供了契機。本案例介紹了南通科技金融合作創新示范區產生的背景;從銀行支撐、擔保支持、創投優先、財政扶持“四位一體”運行機制入手,分析了各類主體在科技金融工作中發揮的作用;總結了示范區取得的積極效應,得出啟示并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南通;科技金融;示范區;運行機制;四位一體
“創業初期,如果邊賺錢邊投資,成長速度會緩慢很多,并且隨時可能會被同行復制和超越。唯有擁有雄厚的資金來加快發展步伐,才能快速搶占市場,發揮目前所擁有的技術和產品優勢,成為行業領跑者?!痹?span>2012年的南通科技創業風險投資基金項目簽約儀式上,南通捷科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峰現身說法,道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對于資金的迫切需求。作為國內唯一一家能提供醫藥行業全程解決方案的軟件廠商,捷科軟件在短短3年內成功研發出眾多醫藥ERP系列產品,被全國各大醫藥企業認可并成功啟用。但發展過程中,融資問題成為“攔路虎”。與捷科一樣,眾多科技型中小企業在起步時期,都因市場營銷、項目研發、高層次人才招聘等,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但由于缺少實物資產作抵押,從銀行融資十分困難,而上市融資、股權融資、債券融資等形式對于他們來說更是可望而不可及。
一、南通科技金融合作創新示范區創建背景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要載體和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對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以創新帶動就業、建設創新型國家有著重要作用。但融資成本高,融資渠道單一的問題,時常讓這類企業遭遇發展瓶頸。南通科技金融合作創新示范區的建立正是為了改變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
近年來,為了幫助科技型中小企業拓充融資渠道,各地紛紛把握住時機,建立起科技金融示范區,并取得了初步成果。蘇州實行“政府+銀行+擔保+保險+創投”的業務模式,以政府的扶持政策為支撐,聯合了多方力量參與,較好解決了小中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北京市海淀區為建設“首都科技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制定了一系列方案,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南通位于蘇中,長江三角洲北翼,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東抵黃海,南望長江,西、北與泰州、鹽城接壤與中國經濟最發達的上海及蘇州相隔,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優勢于一身,為南通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優越的地理條件。截止2012年底,南通市區認定的中小科技型企業約有200多家,由于產品、市場、前景尚不穩定,這些企業難以得到創投公司、銀行信貸、民間資金的支持,往往剛完成研發或在初步實現技術成果轉化階段就陷入困境。2009年開始,南通農村商業銀行、農業銀行南通分行逐步開展對中小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的業務。江蘇銀行南通分行也成立科技金融服務中心,針對中小科技型企業發放專項貸款。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加快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的意見》及《省政府關于印發國家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江蘇省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面促進科技金融合作創新示范區試點建設,南通市根據科技和金融結合示范區建設要求,制定了南通市科技金融合作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經過專家評審、會議答辯等相關程序,南通市被確認為江蘇省首批科技金融合作創新示范區,為江北唯一省轄市層面的地級市示范區。其總體目標是通過發展創業投資規模,加大科技信貸支持力度,加快直接融資步伐、推進科技擔保與保險業務,加強科技金融服務功能,基本實現科技創新與金融創新互動支持,科技資源與金融資源高效對接,服務功能與服務規范全面加強,股權融資與債務融資同步放大,形成風險分擔合理,支持重點突出,具有南通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