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銀行半年報的陸續出爐,五家金融資產投資公司(下稱AIC)的上半年業績也隨之發布。
截至2020年6月末,繼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工銀投資)、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建信投資)之后,農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農銀投資)成為第3家總資產突破1000億元的AIC,總資產達到1092.78億元。工銀投資、建信投資的總資產分別為1362.38億元、1162.32億元。
據澎湃新聞統計,截至6月末,農行、中行、建行三家累計共落地市場化債轉股業務達6736.64億元。交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交銀投資)稱,截至報告期末,累計投放債轉股項目60個,金額326.01億元;工行未披露相關數據。

五大AIC上半年經營數據
中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銀投資)、交銀投資體量較小,總資產分別為739.09億元、452.30億元。
不過,體量較小的中銀投資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增速領跑5家AIC。半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中銀投資凈利潤8.15億元,同比增長262.22%。中國銀行累計落地市場化債轉股業務1543.97億元,其中年內新增落地金額60.51億元。
作為最早成立的AIC,建信投資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4.34億元,同比增長159.88%。截至6月末,根據最新統計數據,建行累計框架協議簽約金額8465.58億元,落地金額2808.82億元,均處于同業領先地位。
除此之外,工銀投資、農銀投資、交銀投資上半年凈利潤分別為5.91億元、3.25億元、1.95億元,同比增長62.36%、19.93%、21.88%。
在債轉股業務落地規模中,成立時間與建信投資相近的農銀投資累計落地債轉股項目175個,落地金額達2383.85億元,僅次于建信投資。
據中行披露,截至6月末,該銀行累計落地市場化債轉股業務1543.97億元,其中年內新增落地金額60.51億元。
其實,自2018年以來,五大AIC已陸續成立私募基金子公司。此后,銀行系私募的經營范圍又有所擴大。
2020年2月至4月,銀保監會先后批準5家AIC通過附屬機構在上海開展不以債轉股為目的的股權投資業務。工行也在半年報中表示,工銀投資下設工銀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為具有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2020年3月獲準在上海試點開展市場化股權投資業務。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當時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在AIC堅持主業的情況下,適度拓展他的業務范圍,對他的可持續發展會有一定好處。機構本身可持續發展了,反過來也會增強他債轉股的能力。另外就是,這種不以債轉股為目的的股權投資能力的整體提升,在某種意義上可能也會對他的債轉股業務帶來一定的促進作用。
今年5月,銀保監會網站發布《關于金融資產投資公司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對AIC的資金募集、投資運作、登記托管信息披露與報送等提出了要求。這一文件可以說是對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此前發布的《2019年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要點》中“要采取多種措施解決市場化債轉股資本占用過多問題,拓寬社會資本參與市場化債轉股渠道”的細化,也明確了允許AIC可開展資管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