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在河南大廈4層國際會議報告廳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河南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委書記劉寧帶頭給一位農民代表熱烈的掌聲。這位農民代表名叫李連成,今年74歲,是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慶祖鎮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他在不到8分鐘的發言中,被掌聲打斷了3次。
李連成個頭不高,穿著黑色西裝,一口濃重的濮陽口音。他坦率地說:“我是個農民,沒讀過書,51歲才開始學認字。我也不會說普通話,如果哪一句你們沒聽懂,我再給你講一遍,千萬別沒聽懂卻說懂。”這份真實贏得了全場的第一次掌聲。
李連成講述了西辛莊村的產業發展歷程。1991年以前,村民只能靠“刮鹽土、熬土鹽”為生。1991年他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后,帶領全村人脫貧致富。從蔬菜大棚做起,村里后來發展起了造紙廠、垃圾車和灑水車制造廠,以及豫北地區最大的電光源產業集群,產品遠銷歐美等地。
西辛莊村所有企業都是全村股份合作社的一部分,全村730戶人都有股份。目前村里已落戶20多家各類企業,提供約3000個就業崗位,總產值達5.2億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近4萬元。
李連成還介紹了村民的高品質生活。村里環境整潔,家家戶戶住著3層樓帶電梯的小樓,每口人每月能免費使用一定額度的水電燃氣。村里有自己的幼兒園、小學、初中,孩子上學費用全免。2008年投資建設的民生醫院達到了二級綜合醫院資質,醫保報銷后剩余的部分由村里全額報銷。
他說:“啥是西辛莊的‘現代化’?就是城里有啥咱有啥。以前俺村兒有打麻將告狀打架的,現在沒有告狀的,沒有鄰里不和的,更沒有不孝順老人的,都說咱共產黨好!”這番話再次贏得全場熱烈的掌聲。
李連成雖然沒讀過書,但他善于用自己的方式總結政策精神。這次會議上,他建議加強科技人才下農村,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他認為,河南作為農業大省,農村仍然是短板,需要教育、人才和科技的支持。
發言接近尾聲時,李連成即興發揮了一段順口溜,又一次引起全場叫好。劉寧表示,河南省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設農業強省,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進展新成效。他向境內外媒體記者發出熱情邀請,歡迎大家到西辛莊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河南鄉村振興的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