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格力電器的一項重大決策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其旗下的專賣店正逐步更名為“董明珠健康家”。這一更名行動已在山東、湖南、四川、廣東、江西等多個省份陸續實施。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了投資者的熱議與質疑,主要聚焦于格力專賣店更名背后的動機及其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影響。
投資者們首先關注的是,為何要將“格力專賣店”更名為“董明珠健康家”?這是否意味著董明珠個人品牌將與格力長期綁定?考慮到董明珠已71歲高齡,其退休后的品牌策略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部分投資者擔憂,在年輕消費群體中,“董明珠”這一品牌可能并不具備足夠的吸引力,且個人IP與企業命運的緊密相連可能帶來潛在風險。
針對這些質疑,董明珠本人及格力電器均作出了回應。董明珠表示,將專賣店更名是把自己的聲譽與品牌發展緊密相連,若經營不善,其個人聲譽也將受損。她強調,格力作為上市公司,即使更名為“董明珠公司”,其股份仍主要屬于市場,且“董明珠”已被格力注冊為商標,個人無法借此變現。然而,市場的爭議并未因此平息,投資者仍對董明珠與格力的高度關聯性表示擔憂。
更深層次地,格力此次更名事件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還源于市場對格力電器業績和未來成長性的隱憂。近年來,格力電器的利潤優勢逐漸減弱,且高度依賴空調業務。
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空調業務為格力電器帶來了779.61億元的營收,占比高達78.13%。相比之下,美的集團在空調業務上的營收已超越格力,且毛利率穩步增長。此外,海爾智家的空調業務毛利率也呈現出上升趨勢,進一步縮小了與格力的差距。
表格說明:家電三巨頭的空調業務經營分析
該圖表由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制作,數據來源自東財Choice
除了空調業務外,格力電器在多元化布局方面也面臨挑戰。美的集團和海爾智家在冰箱、洗衣機、生活電器等領域均取得了顯著成就,實現了產品的多元化布局。而格力電器則相對依賴單一產品,這在全球房地產市場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為其未來的成長性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格力電器同樣面臨挑戰。與海爾智家和美的集團相比,格力在出海表現上顯得較為滯后。
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格力電器的境外營收占比僅為14.86%,遠低于海爾智家的52.22%和美的集團的41.92%。此外,格力在關鍵市場的布局也相對不足,自主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比較低,主要依賴代工業務。
表格說明:家電三巨頭的境外營收分析
該圖表由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制作,數據來源自東財Ch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