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云騰
盡管有關傳統行業高管跳槽到樂視的新聞越來越多,但這家“蒙眼狂奔”的互聯網公司在人事方面,似乎出現了一點小問題——一個證據是上周末一篇有關亞馬遜高管加盟樂視又離職的文章刷遍了朋友圈。
根據文章表述,亞馬遜副總裁張思宏在短暫加盟樂視5個月后,又重返舊職。在長達千字的篇幅中,張思宏最終得出結論:被他稱為“目前非常吸引人眼球”、“而且大多數人都自認為看不懂的生態型互聯網公司”,其“理想”、“形式主義”讓他無所適從,他決定“有自我和帶著尊嚴的活著,而無需出賣和扭曲自己的價值觀”,因而選擇離開。
在此之前,騰訊科技在今年9月份的一篇報道中,歷數了樂視的許多鮮明特征。據報道,樂視對傳統行業高管的加盟許以新的事業版圖、及來自各個業務板塊的股權,還以“使命感”包裝。在樂視員工身上,“使命感”表現為無處不在的樂視宣傳與相應的文案口號,包括“生態化反”、“蒙眼狂奔”等樂視專用術語。
張思宏在文中承認,是微信從私人變成公用領域、發布會上的狂熱氣氛讓他望而卻步;他的離開,也只是樂視在擴張過程中與現實碰壁所遭遇的必然情況。
可以肯定的是,令張思宏們加入后選擇離開,是現實與他們當初的設想大相徑庭;同時,樂視仍然沒有停止招徠外來隊伍的步伐,許多傳統行業的高管因此成為推動樂視“生態”版圖的有生力量,并收獲了(到目前為止)與張思宏迥然不同的結局。
外界認為,賈躍亭之所以仍在繼續擴大樂視的隊伍,是出于樂視自身業務線不斷拉長的考慮,且職責明確到人更方便進行管理;但在一些人看來,樂視本身的急速擴張也是一個問題。
在此前界面新聞的一篇采訪中,樂視生態O2O銷售平臺總裁張志偉承認,高管數目的遞增,會帶來管理結構的混亂,特別是樂視正把攤子越鋪越大,“它的弊端是每個人都不是全才,你的判斷也不一定完全準確。”
擺在樂視面前的不僅有企業文化的詰問、“生態化反”的可行性,如今或許還要加上人才問題——鐵打的賈躍亭與流水的副總裁。
這些人離開了樂視
張思宏:亞馬遜中國副總裁張思宏在短暫加盟樂視5個月后,返回亞馬遜中國。
在一篇名為《這是亞馬遜的VP去了樂視幾個月后離職又回到亞馬遜,然后寫了這篇文章》的轉載文中,張思宏承認,是樂視的許多做法——包括轉發微信、發布會現場的氣氛,讓他意識到應該回歸“想要的生活”。
程益中
程益中、沈威、謝楠、邱志偉:根據懶熊體育報道,此前在樂視體育香港公司開設時高調亮相的CEO程益中已于今年8月份前低調離職。
程益中曾是現代傳播集團副總裁、《東方企業家》雜志執行出版人、《南方都市報》和《新京報》創辦人之一,200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新聞自由獎。
程益中的加盟,曾被樂視體育CEO雷振劍稱為“創業者紀元到來”的前兆。在公開場合,雷振劍對程益中不吝贊美,“感謝益中的信任,讓樂視體育有機會,離體育更近,離媒體更近,離香港更近。感謝時代的饋贈,讓我及團隊有機會和一位真正的思想者共事。”
在正式宣布向外界宣布就職不到一年后,程益中已經悄然離場。根據報道,程益中離職原因不詳。暫時接替其職位的賴汝正此前為NOW SPORTS頻道副總裁,在去年宣布離職加盟樂視。
此外,樂視體育離職人員還包括樂視體育生態商業副總裁沈威、廣告銷售副總裁謝楠,以及賽事運營副總裁邱志偉。
相比邱志偉、謝楠等人的“不告而別”,沈威也僅在朋友圈做出了回應,“感謝樂視體育,希望越來越好,讓每個人更好參與體育,人生何處不相逢,兄弟們保重,再會。”
楊芳:2012年9月13日,凡客誠品原品牌營銷副總裁楊芳加入樂視網,出任副總裁,主管樂視TV品牌、市場及銷售。
在任期間,她負責將凡客式的營銷思維帶入樂視TV,以實現“為用戶提供全新的互聯網生活方式體驗”的目的。在2014年的一份數據中,1至8月份期間,樂視TV超級電視的市場占有率從第一季度的1.83%、2.77%、3.62%飆升至5.82%,實現穩步上漲。
隨著樂視TV在智能電視領域中站穩腳跟,楊芳也在2014年低調離職。根據虎嗅報道,此后樂視放棄了單純的線上銷售模式,開始主推以線下合伙為主的“lepar”計劃。
張特:2015年10月,此前出任樂視董事會秘書的張特宣布離職創業。
張特在2011年加盟樂視,出任公司證券部總監,負責企業投融資相關的工作,之后升為樂視副總裁兼董秘。
作為樂視較為早期的一批高管,在創業后的一篇采訪中,張特明確表示出了樂視對他的深刻影響,“未來我覺得我的創業是能夠多點布局,然后最終串成一環的思路,會逐漸去落地的。現在真正有價值的商業模式,還是要朝著這個閉環的方式去做。”
張特的創業項目,是一款運動社交應用“派對”。該應用在Pre-A輪時獲得200萬美元融資,今年2月份宣布再次獲得2600萬人民幣投資,領投方為墨白資本。根據張特自己透露,賈躍亭曾經提出可以給張特資金和推廣上的支持,但張特以“不想太早站隊”為由拒絕。
汪浚:曾任職樂視影業旗下子公司樂影客CEO的汪浚,也于2014年前后低調離職,目前擔任創業公司雪人電影創始人、CEO。
公開資料顯示,汪浚具有11年以上互聯網工作經驗,在樂視期間曾帶領團隊做出了《小時代》、《熊出沒》等電影項目的預售營銷案例。
樂影客曾是樂視影業力推的在線票務平臺,但目前市場份額已經遠遠落后于微票兒、淘票票、貓眼所組成的第一梯隊。
汪浚離職后的創業項目仍然與電影有關,其官方介紹為,“整合上游電影資源,為合作平臺提供源源不斷的優質影片及影院資源,更加豐富活動內容和形式”。雪人電影在2014年完成了來自華映資本的首輪融資。
這些人將成為樂視新的生力軍
張志勇:曾在李寧任職超過22年之久的CEO張志勇近日宣布,正式加盟樂視體育。樂視體育宣布,其將出任樂視體育總裁,向樂視體育創始人兼CEO雷振劍匯報。
公開資料顯示,張志勇在李寧任職期間,曾帶領前者實現了業績從7億至95億的跨越。在2014年,張志勇還創辦了互聯網運動品牌必邁,在18個月內便完成了50家線下體驗店的布局。
引入張志勇這一舉措,也被視為樂視體育的戰略升級。在懶熊體育的報道中,雷振劍表示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經營型人才”加入。而由于看重張志勇的“經營性”特征,張志勇將在加盟后負責裝備事業部在內原有的智能化、體育電商等業務。
吳輝:前合一集團CFO、高級副總裁吳輝于近日傳出加盟樂視。
根據搜狐等媒體報道,吳輝已加盟樂視控股,任職CFO一職。根據消息所指,吳輝加盟樂視已有一段時間,出于低調考慮,樂視未就此事進行大肆宣傳。
吳輝履歷顯示,吳輝在加盟合一前任職過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及亞太新興市場CFO、微軟大中華區高級財務總監、聯想移動首席財務官等職位。
2015年合一宣布私有化,其組織結構隨即進行調整,吳輝在集團內部的頭銜調整為合一集團首席財務官(CFO)與高級副總裁。
吳輝并非優酷土豆第一位加盟樂視的高管。此前,合一集團副總裁李黎、土豆COO王祥蕓亦選擇加盟樂視,先后任職樂視視頻內容高級副總裁兼內容總編輯、樂視網網站事業群執行總裁(之后王祥蕓調任為樂視網網站事業群戰略顧問)。
徐昕泉:今年5月份,京東集團原海外事業部總裁徐昕泉宣布離職,成為樂視生態俄羅斯及東歐地區總裁。
同一時期,樂視與俄羅斯互聯網發展協會(IID)、俄羅斯出口中心和俄羅斯JSC數字電視網,簽訂旨在向中國及其他國家出口俄羅斯多媒體內容、樂視生態落地俄羅斯的備忘錄,徐昕泉以總裁身份出席。
公開資料顯示,徐昕泉曾在俄羅斯國立莫斯科鮑曼技術大學留學,正式加盟京東前,也曾以華為銷售人員的身份進行俄羅斯市場的開拓。
在自媒體“老冀說科技”的報道中,“經歷了4年零訂單的老徐團隊厚積薄發,在2003年一舉突破了3億美元,后又達到了5億美元”。而樂視方面在今年4月份就表示進軍俄羅斯市場的決心,徐昕泉的加盟無疑是關鍵一環。
劉江峰:今年8月份,樂視在收購酷派后宣布,任命原華為榮耀總裁劉江峰為酷派集團CEO,后者還將兼任董事長特別顧問。
資料顯示,劉江峰曾在華為任職19年,2014年任職華為榮耀事業部總裁,2015年離職。與張志勇一樣,劉江峰還經歷了生鮮電商多點Dmall的創業歷程,并獲得了IDG資本的1億美元融資。其經營能力同樣為樂視看重。
重返手機戰場的劉江峰在樂視的加持下,宣稱將在“五年內酷派手機銷量過億臺、重回行業第一、集團市值過千億”。同時酷派還將向“互聯網生態硬件公司方向”轉型,“與樂視生態充分化反,推動產業向生態時代發展”。
高峻:根據一周前虎嗅網報道,華為前“1號員工”高峻將加盟樂視,擔任樂視創景總裁,整體負責樂視AR/VR及MFL(Made for LeEco)的管理工作,直接向賈躍亭匯報。
公開資料顯示,高峻在1995年加入華為,先后擔任過四個省的辦事處代表與集團總部市場策劃部部長。
2003年1月,高峻受命創建華為終端業務,在任期間將華為終端的業績從零做到了48億美元。不過高峻此番加盟樂視并非挖角,高峻在2012年時已離開華為,并先后投資了幾家硬件公司。有傳聞稱,高峻之所以加盟樂視,原因還是在于通過“樂視這個新平臺證明自己的價值”。
樂視正式進軍AR/VR的契機發生在去年年末:樂視宣布成立樂視創景、并推出首款VR頭盔。根據媒體報道,樂視在這一領域投入巨大,不僅宣稱要再次將把云平臺、內容源、終端各個環節打通,把云、源、端中的所有資源與第三方共同分享,同時也宣布在硅谷建立研究院,進行大數據、感知技術、人機交互及行為技術在人工智能、虛擬個人助手、智能家居、無人駕駛、VR/AR等方向的應用研究。
高峻的加盟,無疑暗示著這家業務線龐大互聯網公司的一個新方向。在此之前,樂視還挖走三星VR的兩位高層Bradley Kania和Dustin Wish。目前兩人已經入職樂視VR北美總部,將在內容方面發力,打造樂視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