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東救濟工程處主任專員拉扎里尼在一份請求會員國提供政治和財政支持的聲明中強調,在以色列近九個月的密集轟炸和地面行動之后,該機構 "在加沙無情攻擊的重壓下舉步維艱"。
他表示:"今天,近東救濟工程處面臨的壓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
自哈馬斯領導的恐怖襲擊和劫持人質行動引發戰爭以來,已有193名近東救濟工程處人員喪生,除此之外,拉扎里尼還詳細介紹了聯合國房舍遭到破壞的規模。
他解釋說,自10月7日以來,已有180多處設施遭到破壞或摧毀,"至少有500人 "在聯合國旗幟下尋求保護時被殺害。
拉扎里尼在日內瓦舉行的近東救濟工程處咨詢委員會會議上說:"我們的房舍被以色列、哈馬斯和其他巴勒斯坦武裝團體用于軍事目的。盡管在西岸與以色列當局就行動加以協調,但我們的車隊還是遭到了襲擊......行動空間正在縮小。”
這位人道事務高級官員強調了加沙現在如何變成當地200多萬人的 "生活地獄"。他指出,兒童繼續死于營養不良和脫水,"而食物和清潔水卻在加沙外的卡車里等待被運進加沙"。
拉扎里尼指出,越來越多的報道稱法律和秩序正在崩潰,搶劫和走私活動猖獗,延誤了急需的人道主義援助物資的運送。
他指出,在加沙最脆弱的群體中,兒童是受戰爭影響最嚴重的群體之一,超過62.5萬名 "深受創傷 "的青少年 "生活在廢墟中",無法接受教育。
他說:"其中約30萬人在戰前就讀于近東救濟工程處的近290所學校,但現在失學的人 "面臨暴力和剝削、童工、早婚和被武裝團體招募的風險"。
他強調:"如果不采取果斷干預措施恢復教育,我們將使整整一代人陷入貧困,并播下仇恨、怨恨和未來沖突的種子。”
約旦河西岸的混亂
盡管加沙人一再因戰爭而流離失所,但他們 "仍在苦苦求生"。拉扎里尼對被占領的約旦河西岸的局勢做出了同樣暗淡的評估,自10月以來,那里已有約500名巴勒斯坦人被殺害。
他說:"以色列定居者的日常襲擊、軍事入侵以及對房屋和重要基礎設施的破壞,構成了一個維護良好的隔離和壓迫系統的一部分。”
黎巴嫩警報
拉扎里尼繼續說道,以色列-黎巴嫩邊境不斷加劇的沖突也威脅著爆發一場 "全面戰爭 "。他指出,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黎巴嫩、敘利亞和約旦,數百萬 "焦慮和恐懼 "的巴勒斯坦難民正注視著加沙和約旦河西岸事件的發展。
他說:"大多數人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難民營中,他們的權利往往受到限制,生活在極度貧困之中,他們一直在等待一個能夠結束其困境的政治解決方案。今天,他們正在目睹大災難以來巴勒斯坦最大的悲劇。" "大災難 "指的是 1948 年導致大量巴勒斯坦人背井離鄉的事件。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國,隨即引發了與阿拉伯國家的戰爭。戰爭期間,大約75萬至80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迫逃離或被驅逐出他們的家園。許多人逃往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黎巴嫩、敘利亞和其他阿拉伯國家。
他說,"正如75年來所期待的那樣,他們希望近東救濟工程處提供保護,實現基本人權。”
拉扎里尼在呼吁各方支持近東救濟工程處擴大對巴勒斯坦難民的援助時,指出存在該機構 "在8月以后 "將無法運作的可能。
他解釋說,這取決于近東救濟工程處能否收到計劃中的財政捐款和新的捐款,并補充說,到今年年底,滿足關鍵的人道主義需求需要12億美元。迄今為止,該募捐呼吁僅獲得了18%的資金。
聯合國任務受阻
聯合國負責人道協調事務的人道協調廳周一警告說,通行限制和安全問題繼續阻礙擴大加沙糧食和營養援助的努力,影響到數十萬需要援助的人。
人道主義機構無法從凱雷姆沙格姆過境點持續、安全地運送援助物資,再加上以色列的進攻導致拉法過境點持續關閉,這些都加劇了挑戰。
截至周日,在本月計劃前往加沙北部的 86 次協調任務中,只有不到一半得到了以色列當局的協助。一個向加沙北部運送燃料和醫療用品后返回加沙南部的小組在以色列軍事檢查站被耽擱了13個多小時。人道協調廳說,計劃派往加沙南部地區需要協調的人道主義小組也繼續面臨障礙和準入不被批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