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醫保局堅持人民至上理念,積極順應人民群眾新需求,對標“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致力于提升公共服務能力,通過近一年的努力,建成了全省統一的公共服務平臺——江蘇醫保云,推動醫保公共服務跨越式發展,全省醫保公共服務進入“互聯網+”時代。
江蘇醫保云是為全省參保群眾定制打造的醫保公共服務平臺,將醫保服務清單事項中應該實現“不見面”辦理的事項,通過設置“我要辦”“我要查”“我要保”三個功能板塊,呈現所有醫保公共服務事項;同時,設置了“便民服務”“我的票夾”“我的醫保”等服務。30多個服務功能,聯通著3萬多家定點醫藥機構、所有醫保經辦機構,不間斷地為7900萬參保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醫保公共服務。
一、全省統一平臺,實現全省通辦。江蘇醫保云為省級集中部署,全省統一服務入口和門戶,建立統一的用戶管理、身份配給和身份認證體系,實現所有應用的單點登錄,提高系統可用性、安全性和用戶使用的方便性,真正實現線上一網通辦。同時,各設區市通過平臺開通統一的醫保公共服務,并設立設區市專區開展地方特色服務。
二、全流程覆蓋,做服務全民的醫保好管家。江蘇醫保云以服務對象為角度設計功能模塊,以提升體驗感為目標,功能設置簡單明了,參保群眾可以快速找到所需服務。平臺在公共服務清單“四最”基礎上,充分利用“互聯網+”和數據共享的優勢,按照“最少必須”的原則,進一步簡化流程、減少操作,力求讓辦事群眾操作更簡單、更便捷。平臺進一步拓展個性化服務,通過“我的醫保”,集成參保人員專屬的參保繳費、醫保支付等各類信息和個人服務,“我的票夾”自動存入個人醫療電子發票,實現醫保管家的功能。
三、依托醫保電子憑證,實現一碼通。江蘇醫保云建設了醫保電子憑證中心并與國家平臺聯通,開通醫保電子憑證服務功能,參保用戶申領激活后可以不帶卡不帶現金,即可實現看病購藥和醫保支付。在實現網上掃碼結算的同時,不斷優化網下持卡結算服務,給參保人提供多種服務選擇。目前,全省已有3400多家醫院和11400多家藥店開通了醫保電子憑證服務。在開通本地服務的基礎上,全省在全國率先實現跨省異地就醫電子憑證的應用,今后帶著手機也可以異地就醫了。到目前為止,通過醫保電子憑證進行看病的已經有13萬人次、通過電子憑證掃碼購藥的達130萬人次。
四、大數據支撐,實現功能拓展。江蘇醫保云是智慧醫保的重要組成,充分利用了云計算、現代互聯網、微服務等最新信息技術,通過服務監測系統、用戶管理系統、電子憑證中心、電子檔案中心以及全省參保數據庫等,建立強大的江蘇醫保云后臺支撐體系,滿足所有設區市和全省7900萬參保人員的運行服務需求,以及后續服務拓展的需要,為江蘇政務服務APP輸出服務,為網上辦事大廳、自助服務等渠道提供支撐,實現醫保線上業務經辦及服務渠道多元化。
目前,江蘇醫保云APP已經在華為(安卓)和蘋果(IOS)應用市場上架。下一步,江蘇醫保部門將聚焦群眾尋醫問藥、就醫治病的全流程,及時解決群眾使用中反饋的問題,持續完善服務功能、提升系統效能,更好地滿足用戶體驗。一是不斷延伸服務觸角,針對當前“看病難”“看病煩”的問題,協同醫院藥店提供預約掛號、在線支付、電子報告以及在線購藥等服務,讓群眾在就醫購藥過程中,享有更多實實在在的醫保服務。二是加強資源整合、部門協同,進一步加強與政務辦、衛健等機關部門平臺的協同,發揮聯動優勢,讓老百姓享受更加便捷醫療保障服務。
江蘇醫保局成立以來,堅持將優化醫保公共服務作為做好新時代醫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進長三角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與上海、浙江、安徽實現了全覆蓋,至11月末,全省開通長三角地區異地就醫門診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4053家,占長三角地區開通總數的49.85%;與上海、浙江、安徽實現雙向跨省門診費用直接結算160.90萬人次,結算金額3.71億元,極大方便了長三角群眾。組織開展異地就醫專項治理,提升異地就醫服務規范化、標準化水平。組織開展醫保公共服務專項治理,推進以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一體化為核心的醫保公共服務“四化建設”,服務質量最優、提供材料最少、辦事時限最短、辦事流程最簡的“四最服務”為目標,全省統一實施11大類32項服務事項清單,做到“一張清單管到底”,人民群眾在全省所有窗口都能享受到同一個流程、同一個標準的醫保公共服務,醫保公共服務實現了規范化、標準化、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