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節,來自廣東潮汕的英歌舞火爆出圈,農歷乙巳蛇年將近,乘著“中國年”升級“世界年”的東風,“英歌舞”這一古老藝術也擁有了更多“打開方式”。
前不久,大型民族舞劇《英歌》在廣州進行首演,巧妙融合現代舞臺藝術手法,創新非遺技藝表達形式,獲得觀眾廣泛好評。1月16日,這項傳統非遺技藝再次呈現出多元之光,熱門游戲IP“魔域”聯動“英歌舞”,將游戲中幻獸技能融入表演當中,并推出非遺紀錄片,利用現代技術為大眾呈現又一場視覺盛宴。
“魔域”IP聯動“英歌舞”,推出非遺傳承紀錄片
聯動第九藝術,英歌舞“舞”出新花樣
颯沓如風,氣勢如虹,英歌舞在潮汕地區已流傳300多年,融合南派武術、戲劇、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去年春節,與英歌舞相關的視頻和話題也“霸屏”各大社交媒體,抖音平臺相關話題播放量突破百億次,被不少網友稱之為“民間街舞”。
與此同時,2025年春節期間,網龍網絡公司(以下簡稱為“網龍”)旗下經典游戲“魔域”IP推出全新“蛇年幻獸”,以四個獨特形象呈現。據網龍團隊介紹,該角色靈感正是來自這項非遺藝術瑰寶——英歌舞。
“魔域”IP聯動“英歌舞”,推出非遺傳承紀錄片
在此次英歌舞與“魔域”IP的聯動紀錄片中,魔域團隊在“榕義興英歌隊”的指導下,從零開始學習英歌雙槌,古裝扮相的表演者與游戲中“蛇年幻獸”Coser同臺登場,手中舞槌、火壺上下翻飛,對敲而舞,以其雄渾威武之姿融合靈蛇特色,生動展現傳統文化魅力及游戲角色中的風采。非遺火棍、火扇等表演穿插其中,借助現代技術打造極具沖擊力的視覺特效,古韻與新風碰撞,傳統與現代交融,讓非遺技藝擁有“更年輕化”的表達方式,也讓游戲這項“第九藝術”成為非遺文化傳承的全新載體。
“魔域”IP“蛇年幻獸”Coser表演非遺火壺
此外,“魔域”IP還與潮州木雕非遺傳承人盧進文大師的合作,以祥蛇為靈感,精心打造聯動專屬英歌槌,以更加有趣、多元的方式展現了潮汕人民的英雄氣概以及傳統木雕技藝的魅力。
“非遺+游戲”,雙向賦能講好中國故事
隨著數字時代的發展,非遺的保護與傳承模式也正在不斷變革?!坝螒?非遺”這一模式展現出獨特傳播潛力。今年首款國產 3A 游戲《黑神話:悟空》的火爆,就讓“陜北說書”這一非遺藝術形式重煥光芒,并受到廣泛關注。
此前中國青年報調查顯示,86.6%的受訪青年喜歡帶有傳統文化元素的游戲,88.8%的受訪青年會關注電子游戲中的傳統文化元素。這表明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渴望從未消失。而游戲作為年輕群體最主要的娛樂方式之一,能夠融合多種視聽元素,為用戶提供沉浸式且互動性強的文化體驗,為非遺技藝提供了絕佳展示平臺。
“非遺+游戲”這種創新組合不僅能夠為古老技藝注入新的生命力,兩者的“雙向奔赴”,仿佛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讓古老的文化與現代技術完美融合,從而迸發出源源不斷的活力,也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傳承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文化領航,展現中國游戲新風貌
在文化強國戰略的引領下,肩負文化傳播使命是越來越多民族游戲企業的共識。網龍團隊介紹,依托旗下眾多有影響力的游戲IP,網龍一直在不斷地探索和嘗試傳統文化與游戲IP的融合路徑。比如,去年春節,“魔域”IP還攜手銅梁龍舞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黃廷炎上演龍舞飛騰;去年七夕,攜手南京云錦研究所共繪“彩羽瓊華”;2022年,攜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用皮影技藝還原游戲角色……
網龍旗下IP攜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用皮影技藝還原游戲角色
通過與不同領域非遺品牌的跨界合作,網龍旗下游戲IP成功讓傳統文化煥發全新魅力,也向我們充分展示了數字時代游戲IP與文化品牌融合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進一步樹立了中國游戲的品牌形象與精品標桿。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長聘副教授曹書樂曾在2024年度中國游戲產業年會上強調,國產游戲更應該更加注重玩法與文化的結合,以“玩法為器,文化為魂”,打造更多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游戲作品。相信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游戲發揮第九藝術的正向社會價值,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輸出和傳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