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伴隨著輕柔和煦的暖風,我們感受著大自然悄無聲息的變化,柳樹冒了新芽,草坪也逐漸變得翠綠,跟隨著植物的成長萌芽,在植樹節到來之際,我們也可以嘗試著在內心的心理世界種下一粒積極陽光的種子。
一、積極心理學研究如何讓人更幸福
積極心理學主張研究人類積極的品質,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展,使人類走向幸福。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認為積極心理學有三個目標:
1. 強調關注人的優勢;
2. 不僅要致力于修復創傷,還要致力于給人力量;
3. 應該在關注疾病、病人的同時,努力讓普通人及“天才”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所以,積極心理學是一門致力于研究如何讓人過得更幸福的學科。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1. 積極的主觀體驗,包括:快樂、娛悅、滿意、實現感。
2. 積極的個人特質,包括:性格優點、天賦、興趣、價值觀。
3. 積極的社會關系,包括:家庭、學校、單位、社交圈、社會圈。
二、積極心理學的幸福之道
每個人對于什么是幸福,都有自己獨特的答案,幸福既可以是主觀感受到的,也可以通過客觀觀察到。我們可以從增加積極主觀體驗、培養積極人格特質、發展積極社會關系這三個方面來提升自我幸福感。
(一)如何增加積極主觀體驗
積極情緒是快樂(或愉悅)的元素,包含了主觀幸福感的所有常見因素:高興、狂喜、舒適、溫暖等。
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更有意識地去主動增加這樣的積極情緒,追求身體和心理上的愉悅,例如吃一頓美食、和朋友來個溫暖的擁抱、聽一首好歌、看一本喜歡的書和電影。學習正念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正念意味著,我們每天都給自己留有幾分鐘專屬于自己的時間,關注此時此地正在發生的,把注意力放在當前正在發生的事情上,而不過注意力過度聚焦在過去或未來上。
此外,保護良好的作息、適度運動,也會提升我們的積極情緒。
(二)如何培養樂觀、積極的個人特質
1. 培養樂觀思維方式
我們也可以通過訓練自己對事物不同的解釋風格,而逐漸學習選擇樂觀的生活態度,發展樂觀的思維方式,培養積極心理品質。塞利格曼在《活出樂觀的自己》一書中,向我們介紹了培養樂觀思維方式的ABCDE法則:
A:Adversity,指不好的事情。比如:小組合作作業沒有同學和我一起。
B:Belief,遇到不好的事情之后產生的想法。比如:我是不是太差了,同學們不喜歡我。
C:Consequensce,指行為結果。比如:導致注意力下降、聽課效率低,學習積極性下降。
D:Disputation,指合理的反駁。比如:我之前有和其他同學組隊,合作地也很愉快。可能是這次的主題他們不感興趣,他們自己有別的想法,他們更希望做自己的。
E:Energisation,反駁之后對自己的激發。比如:去詢問同學們真實的想法,了解他們的想法,并從其他方面推動合作的發生。
2. 發掘自己的性格優勢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這些性格優勢可以包含在具有普世性的美德中。VIA(the value in action)分類是一套描述性格分類的工具,由里斯托弗·彼得森、塞利格曼等創立和發展。VIA包含的24種性格優勢被歸納到六種核心美德下:
智慧與知識優勢:獲取和使用信息為美好生活服務有關的特質。
勇氣優勢:面對內外阻力努力達成目標的意志。
人道優勢:涉及關心和與他人關系的積極特質。主要是個人與個人關系相關。
正義優勢:個體和群體或者社區之間的最優互動有關的特質,包括正義、領導力、團隊合作。主要是個人與集體關系相關。
節制優勢:保護我們免于過度積極的特質,會使我們的行動減緩,如寬容、謙虛、審慎等。
超越優勢:一個人在龐大的宇宙系統中尋求意義的特質,包括感激、價值感、意義感等。
(三)如何發展積極社會關系
不論什么年齡、什么文化背景,良好的人際關系都可能是達到生活滿意、感情幸福的最重要的根源。良好的人際關系包含了友誼、親屬關系或其他社會關系,這些關系陪伴著我們的一生。他們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不僅可以提供物質或者信息上的幫助,增加人們的喜悅感、歸屬感、控制感,提高自尊、自信,而且在我們面臨生活中重大壓力事件時,它們可以作為一個緩沖地帶,幫助我們減少不確定感,增加安全感,逐漸讓我們從壓力中恢復過來,并且對我們的主觀幸福感也有著重大的作用。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的嘗試,逐漸建立一段積極、互相滋養的人際關系:
1. 培養與經營:發展信任關系需要時間。
2. 為真實的自己留空間:在信任關系里才能暴露自己脆弱的一面。
3. 專業圈和朋友圈分開:幫助你平衡專業學習和個人生活。
4. 發展尋求支持的行為:找對的人及時尋求幫助是成熟的行為,而且“麻煩”可以促進關系。(雙贏的關系)
三、在生活中種下積極心理學的種子
積極情緒能夠幫助我們提升注意力、免疫力、創造力、心理韌性等,讓我們感到更加幸福。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嘗試以下方法,幫助我們提升積極情緒:
1. 做三件好事的練習。“三件好事練習”是指每天晚上花點時間想一想,記錄下今天發生的三件好事,過程中重點體會自己內心的感受,以及這些好事發生的原因。在寫下好事的時候,我們心里會感覺暖暖的,自然而然就產生了快樂、感恩等積極情緒。
2. 做感恩練習。想想哪些人對自己有著很大的啟發和影響?寫一封感恩信,記下自己感謝他/她所做的具體事情,并且花點時間,通過見面或者視頻、電話等方式念給你所感恩的人聽。
3. 每天給自己留一些放松的空間和時間。在周圍環境中做些簡單的布置,比如增加一些香氣、貼幾張溫馨的照片等。還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比如聽音樂、追劇、讀書、寫日記,或進行有氧運動、冥想練習等。
作者:覃恒,浙江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實習咨詢師,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系研究生在讀,接受過碩士研究生階段心理健康與咨詢相關課程的系統學習,目前接受中心祝一虹老師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