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2月份的產線數據。數據顯示,2月份東風汽車集團銷量為10.91萬輛,同比下滑4.8%;1-2月東風汽車集團累計銷量22.59萬輛,同比下滑31.8%。值得注意的是,東風汽車集團重要的合資品牌之一的東風日產,2月份銷量繼續下滑,成為東風汽車集團整體銷量下滑的重要因素。
根據產銷快報,2月東風日產(含東風英菲尼迪和啟辰)銷量為3.13萬輛,同比下滑5.8%;1-2月東風日產累計銷量為7.87萬輛,同比下滑27.6%。東風日產的銷量下滑,與軒逸和逍客兩款車型的表現密不可分。從東風日產1月的銷量結構來看,軒逸排名第一,占比為55.26%;逍客排名第二,占比為18.05%。兩款車型的銷量之和占比超過70%,可以說是東風日產絕對的銷量支柱。
正因為如此,軒逸和逍客的銷量表現一有風吹草動將直接影響整個東風日產的銷量乃至東風汽車集團的銷量。以軒逸為例,其銷量下滑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從外部來看,性價比面臨秦PLUS DM-i、長安啟源A05等車型的圍剿;從內部來看,軒逸的產品力過時,質量滑坡也是其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比亞迪秦PLUS DM-i、吉利帝豪等車型推出冠軍版之后,軒逸的性價比進一步降低。終端售價7.8萬左右的經典軒逸CVT大屏版,相比7.98萬的秦PLUS DM-i領先型,少了電子手剎、自動駐車、上坡輔助、定速巡航、遠程啟動、LED大燈、10.1英寸大屏、語音控制、自動空調等一系列舒適和便利性配置。最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2024款軒逸經典CVT舒適型連收音機都沒有,降價的同時配置一降再降,性價比毫無提升。
在車質網,軒逸存在很多質量問題投訴,常見的有變速器頓挫、變速器異響、變速器無法加速、車身生銹等,而且出現這些質量問題投訴的車型使用年限都不超過3年。另一款車型逍客也好不到哪去,2022款的逍客存在車身生銹、部件開裂、無法啟動、電瓶故障等諸多質量問題,用戶滿意度只有1.6分。這類質量投訴問題對東風日產的品牌形象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加劇了東風日產在市場競爭中的不利處境。
此外,東風日產電動化轉型緩慢也是其銷量持續下滑的原因之一。目前東風日產僅ARIYA艾睿雅一款純電車型在售,盡管終端售價相比指導價已經下降了5萬元,月銷量依然只有個位數。為此,東風日產加快了電動化轉型,第二款純電車型N7已經箭在弦上,并且將采用Momenta的智駕方案,后續還會推出增程版本。盡管東風日產很努力,但消費者是否買賬,還要看最終的產品力和定價。
當下的中國車市內卷加劇,價格戰已經司空見慣,新一輪的競賽在智駕技術方面展開,而這恰好是東風日產等合資品牌的短板。盡管有Momenta這類第三方智駕供應商,但實際效果、匹配程度等還有待市場檢驗。而最難的一點并非產品或者技術的迭代,而是如何改變合資電車=雜牌的固有印象,這將成為東風日產乃至整個合資品牌陣營突圍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