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完唐篩或無創(點擊查看→怎樣避免生出“唐氏”寶寶?這兩項篩查很很很重要!)后,有些孕婦的篩查結果為“高風險”,或者本身有其他高風險因素,如高齡孕婦、家族成員中有遺傳病患者、染色體異常攜帶者、分娩過遺傳病或出生缺陷兒、有反復流產或死胎等不良孕產史、接觸致畸物質和有害環境等高危因素等,需要到有資質的產前診斷機構進一步接受遺傳咨詢及產前診斷服務,必要時通過介入性取材術獲取絨毛、羊水或臍血細胞,對胎兒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等遺傳學檢查。
而面對這些有創的介入性檢查方式,很多準媽媽心中非常忐忑:害怕穿刺會傷害到寶寶,擔心會造成流產……今天咱們就聊聊這些檢查項目,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
一、絨毛膜穿刺
絨毛膜穿刺術是在超聲引導下獲取胎盤絨毛進行取樣分析,主要用于染色體病、單基因病、基因組病的產前診斷。通常在孕11周-13+6 周進行。
經腹絨毛穿刺示意圖(圖源自網絡)
絨毛膜穿刺有風險嗎?
作為一種侵入性的產前診斷方法,絨毛穿刺可能造成流產(0.2%-2%)、陰道出血、宮內感染等風險。
絨毛膜穿刺后要注意什么?
穿刺后建議一周之內不要進行過度的體力勞動、性生活和鍛煉。如果出現陰道出血、腹部痙攣痛、陰道流液等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
二、羊水穿刺 羊水穿刺示意圖
羊膜腔穿刺俗稱羊水穿刺,是指用穿刺針依次經過腹壁、子宮壁達到羊膜腔內,抽吸適量羊水并進行檢測,包括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并做出診斷。
羊水穿刺宜在孕16周后進行,未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的,宜在17-22+6周進行。主要用于遺傳病,包括染色體病、單基因病、基因組病和宮內感染性疾病等的產前診斷。
羊膜腔穿刺有風險嗎?
羊水穿刺時醫生會盡量躲開孩子的軀干、頭部及胎盤、臍帶,選擇在羊水多而沒有胎兒的地方來進行穿刺,整個過程不到5分鐘,所以孕媽媽不必為此感到緊張。
羊水穿刺也屬于侵入性的產前診斷方法,因而并不是絕對安全的,存在0.1%-0.3%(單胎)/2.7%(雙胎)的流產率,其他風險還包括胎兒宮內感染、出血、羊水滲漏、胎兒損傷等。
現在的羊水穿刺已經是一種成熟、安全的技術,大部分機構會全程在超聲監測下完成,發生以上風險的概率相對較低。
羊膜腔穿刺后要注意什么?
孕婦回家后要留心觀察有無胎動變化及腹痛、陰道流血、流水等異常情況,禁止性生活1周,如有不適及時就醫。
三、臍帶血穿刺
臍帶是母體與胎兒氣體交換、營養物質供應和代謝產物排除的重要通道,臍帶內有一條臍靜脈和兩條臍動脈。
經皮臍血穿刺技術又稱臍靜脈穿刺術,醫生會借助超聲觀察胎兒、胎盤、宮頸內口,并測量胎心率及頭臀長,制定安全的進針路徑,并在超聲的引導下,進針抽吸需要量的臍血,一般不超過5ml。
臍靜脈穿刺術是孕中晚期的孕媽媽可以選擇的一種比較成熟的產前診斷方法,一般在18周以后進行,主要用于染色體病、單基因病、基因組病和血液相關疾病的的產前診斷,以及某些宮內輸血等宮內治療。
臍靜脈穿刺有風險嗎?
臍靜脈穿刺對穿刺醫生的技術和設備要求很高,因為臍帶成螺旋狀漂浮于羊水中,自身有一定的活動度,而且單根臍靜脈夾在兩根臍動脈中間,采血難度較大。
臍靜脈穿刺可能引起胎兒宮內感染,胎盤出血、血腫、胎盤早剝,胎兒損傷,自然流產/早產,臍帶出血、血腫或血栓形成等。
臍靜脈穿刺手術一般由擁有豐富的穿刺經驗的醫生操作,醫生會最大限度地減少甚至避免并發癥,孕媽媽們不用太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