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未來產業是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實現引領發展的重要抓手。將研究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加快布局人形機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領域,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
多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6G是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核心技術,盡管目前行業內對6G的具體定義和目標還有待進一步成熟,但是與5G比較,6G關鍵指標會有顯著提升。6G技術有望在2030年左右實現商用,中國不僅將成為6G技術的早期采用者,同時也將是全球最大的6G市場之一。
需在多領域研究突破
對于6G發展,金壯龍表示,工信部不斷總結5G發展經驗,支持產業界組建了IMT-2030(6G)工作組,主要為產業界、研究機構、基礎運營商等搭建產學研用平臺,加強國際合作和交流,加強技術研發。
民生證券3月2日發布的研報表示,6G相較于此前技術體系,最深刻的變革在于網絡架構從傳統的地面接入,向空天地海全方位多維度接入的轉變。6G具有支持多種異構網絡智能互聯融合的能力,滿足復雜多樣的場景需求。
“6G的推進,需要在算法、芯片、天線、終端設計等多個領域,實現關鍵技術的研究突破。”華安證券通信行業首席分析師張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相比5G,6G峰值速率將提升10倍,用戶體驗速率將提升2倍至3倍。與5G不同的是,6G每個網元均支持控制面和數據面的可編程,并且具備算網協同能力。立體組網、星地融合能力也是其重要特點。此外,通信感知一體化特性,或將讓6G基站具備非常精準的感知定位能力。”
張天表示:“6G推出后,并不會立即取代5G,較長一段時間內5G仍是流量主要承載網。未來也有可能出現5G頻段的6G重耕,即Sub6G的6G重耕。”
當前5G規模化商用進入快車道,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紛紛啟動6G研究。我國高度重視6G發展,國務院發布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動通信(6G)網絡技術儲備,加大6G技術研發支持力度,積極參與推動6G國際標準化工作”。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日前發布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下一階段數字新基建的布局,既是當下拉動投資的重要抓手,也是未來支撐傳統產業升級及消費升級的重要抓手。如果能夠盡早地采用下一代信息技術,可減少技術迭代過程中帶來的損耗。”
多家公司進行技術儲備
A股上市公司在6G賽道的布局也受到市場的高度關注。除了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之外,還有通宇通訊、信維通信、信科移動、盛路通信、中興通訊等多家上市公司已經進行了6G相關技術的預研和儲備。
通宇通訊副總經理、董秘馬巖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6G有很多關鍵技術,目前全行業都在進行探索研究。許多核心解決方案在射頻端,例如,新型雙工以及超大規模天線等增強型無線空口技術等。”
“通宇通訊長期致力于無線射頻技術研發,目前的產品能夠覆蓋從2G到5G的全系列天線。”馬巖介紹說,“公司在毫米波、太赫茲方面也做了很多研究,在全雙工技術、毫米波高速無線鏈路傳輸等領域也有相應技術規劃。”
信科移動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高度重視6G相關研究及技術儲備,承擔參與了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多項6G課題,通過工信部IMT-2030(6G)推進組多項6G關鍵網絡技術驗證,并完成相關概念樣機測試。星地融合是公司面向6G布局的關鍵技術方向之一,公司在持續開展5G/6G星地融合通信技術的研究與驗證。
中興通訊方面表示,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6G研究都處于早期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階段。國際電信聯盟ITU關于6G趨勢的報告于2022年6月份完成,6G愿景還在持續的研究和探討過程中,計劃2023年6月份完成,距離形成全球共識、指引全球的6G發展還有一段路程要走。公司已啟動6G關鍵技術研究,技術布局廣泛,研究深入,已申請技術創新的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