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哪吒之魔童鬧海》發布新年推廣曲MV(《我乃哪吒三太子》)及聲音故事。新年推廣曲中,哪吒敖丙打破次元壁,與熱鬧的煙火人間合唱起舞,在新年來臨之際歡快唱出“做自己”的聲音。截止目前,影片預售已突破1.7億,電影由餃子執導,原班人馬五年真誠籌制,將于大年初一上映。
推廣曲《我乃哪吒三太子》MV由影片角色哪吒和敖丙共同演唱,于除夕夜唱出新春年味兒。哪吒開場一句“小爺我生來就無謂”奠定歌曲輕松詼諧的風格,以“大道理神仙我不認”演繹當代人同款精神狀態;敖丙以“做天地人間獨一類,大膽走一回”、“做名為自己的瞬間”唱響心聲,給予銀幕前觀眾更多做自己的勇氣。歌詞引發高度共鳴:無論是妖是魔、成人成仙,即便全世界在阻攔,也別忘了曾經那個心中有火、想與世界斗上一斗的自己。
在MV畫面中,哪吒、敖丙打破次元壁,與陳塘關及現實世界中的眾人一同歡樂起舞。哪吒、敖丙閃現長橋、宮城等具有傳統文化的建筑,穿過無數張燈結彩、熱鬧非凡的無名街道,共舞一曲新春。
作為動畫作品,角色配音是故事創作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次《》的幕后聲音故事,為觀眾揭開鮮活靈動的角色創造背后的“聲音之謎”。幕后采訪記錄了“小哪吒”呂艷婷、“敖丙”翰墨、“少年哪吒”囧森瑟夫、“殷夫人”綠綺、“太乙真人”張珈銘等眾多配音演員“從0到1”的創作過程。在不為人知的銀幕背后,他們真情流露、全情代入:“你就是頭兒”是哪吒的吊兒郎當、“你打我噻”是太乙真人的嬉皮笑臉、“給我——破”是少年哪吒的一腔怒火……即使沒有人看見,他們在錄音棚里的表情動作都與畫面中的人物同步,“沒有配音,只有表演”。
鏡頭內外,配音演員的聲線變化也演繹著角色“從1到2”的成長。“哪吒1”中的敖丙肩負龍族重任、自小缺乏朋友形成孤獨、內斂的性格,在“哪吒2”將與哪吒的共同冒險一同成長。由表及里,以聲線變化演繹出人物的多面性。例如殷夫人既有“你脾氣大,在外遇事要冷靜”的慈母一面,也有身為女將軍英姿颯爽。這也佐證了哪吒中沒有一個人是小人物的創作思路。不斷成長的人物、多元的角色呈現共同勾勒出精彩紛呈的“魔童世界”。
《哪吒之魔童鬧海》作為國漫代表,原創音樂的創作過程中自中國民樂、地方小調中汲取大量靈感,以中國聲音演繹中國神話。開場的七彩蓮花盛開,背后是作曲家遠赴貴州尋找侗族合唱團,嘗試用原生態的深谷山歌表達神話感。配樂中處處都有傳統器樂的身影,琵琶、蕭各自采樣融合,影片主旋律以8只嗩吶作為主調,糅合民器團及西樂團共同發出屬于哪吒的時代最強音。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肖揚
編輯/樊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