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軍事博主“ВЫЖИВАНИЕ”發布文章敘述了蘇聯-俄羅斯的多管火箭炮發展歷程。以下是其文章原文翻譯,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一下。
多管火箭系統(MLRS)和火箭炮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武器,在現代戰爭中廣泛存在。 這已經是一項復雜的技術,敘述其基礎知給每個人是毫無意義的。 如果你進入炮兵組,他們會教你一切。 但是戰爭中的每個人都可能被多管火箭炮擊中,獲得難忘的感覺和情感......在這些困難時期,了解此類系統的特性和功能并非多余。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把自己限制在國內(蘇聯和俄羅斯)MLRS系統上。他們有很多種,所以西方的在某種程度上與我們的標準是分開的。
BM-21多管火箭炮
多管火箭炮(MLRS)的本質
古典火炮和火箭炮在射擊原理上存在顯著差異,將彈頭發射到目標。由于火藥燃燒過程中膨脹的熱氣體產生的巨大壓力,常規炮彈從炮管中飛出。
傳統火炮彈丸在氣體的壓力下飛出
射擊可以是發射藥類型(一體式):在一種情況下將發射藥和彈丸組合在一起(實際上是一個大彈藥筒,就像子彈一樣)。
MT-12 Rapira火炮的炮彈是發射藥和彈頭組合在一起
或分體式:分別是發射藥和單獨的炮彈。
122毫米炮彈和發射藥筒
隨著口徑的增長,分體式方案成為火炮中的主要方案。來自“單一時代”的回聲:只有 MT-12 Rapira 加農炮和較小口徑的高射炮。其余的,也許,再也無法在戰場上找到,只能在博物館里找到。
推進的噴射原理意味著燃料(火藥)直接存在于彈丸(導彈)中。 燃燒發生在彈藥內部。 過熱的粉末氣體逸出,火箭相互排斥。 結果,只要有足夠的固體燃料(特殊火藥),由加熱氣體推動的彈丸就會飛行很長很長一段時間。
經典火炮的彈丸以最大速度從炮管中飛出,然后在通過彈道時減速。火箭則相反:它以僅 50 m/s 的速度起飛(BM21 MLRS),加速度達到 715 m/s 并保持燃料量。
BM-21 MLRS 火箭彈,低速發射,在飛行中加速
讓我總結一下。在經典的炮彈射擊中,發射藥立即燃燒殆盡,只有彈頭(或集束彈頭)在飛行。在火箭彈射擊的情況下,燃料(火藥)是“船上”的,并且會逐漸燃燒掉,而且燃燒的時間要長得多。因此,火箭炮的射程增加了。但是,由于火箭的尺寸和風阻較大,存在嚴重的分散,導致精度受到影響。
使用由衛星地理定位系統(GPS、GLONASS)引導的現代控制系統,最近才有可能使多管火箭炮(他們的 HIMARS,我們的龍卷風)實現完美命中。
BM-21的對敵人進行覆蓋射擊,散布非常大
在經典版本中,精度不是這些系統的強項。這就是為什么開發裝置可以在短時間內發射許多炮彈,在沒有幻想的情況下擊中某個區域的一組目標,用一枚導彈擊中特定物體。
在同一個 BM21多管火箭炮中,40 個導軌和 40 枚非制導火箭可以在在 20 秒內完成齊射。
俄軍BM-21多管火箭炮向烏軍開火,炮兵指揮官與偵察人員保持聯系并糾正火力打擊
火箭武器的一點歷史
火藥發明的確切時間隱藏在古代的深處。早在我們這個時代之前,東方大國就已經知道了成分和性質相似的混合物。奇怪的是,幾個世紀以來,火藥在東方大國中具有純粹的儀式功能。為了嚇跑邪靈,發射各種煙花,鞭炮的原型。
西方邪教的牧師們對配方保密,并在此過程中對其進行了改進。但不可避免的是,這項技術已經突破了。
輕型火箭,帶有“火藥噴氣發動機”的飛鏢,早在中世紀就廣為人知
從10世紀到14世紀的書面資料中記錄了使用火藥,原始火炮的情節。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在 MLRS 的背景下,這是 15 世紀的韓國。 他們使用帶有木板導軌的手推車,上面同時放置了幾支帶有火藥“發動機”的箭。 在戰斗中,展出了一排這樣的貨車。引信同步點燃。數十支甚至數百支燃燒和爆炸的箭沖進了敵人的防線。當時,敵人驚慌失措地逃跑了,既沒有真正的傷害,也有對心理的影響。畢竟是中世紀......
電影中世紀韓國使用多管火箭發射器
那個舊 MLRS 的“射擊”原理很簡單。一根紙管被綁在箭上(一種又長又細的飛鏢)(是的,紙也來自古代東方大國)。管子的前端是封閉的。那里壓有粉末裝藥。它被點燃了。燃燒的產物,即加熱的粉末氣體,向后沖過管子,通過開口邊緣(噴嘴的原型)。在膨脹的加熱粉末氣體的影響下,箭頭迅速飛向目標。擊中時,紙管的殘余物被撕裂,閃光,火藥的殘余物爆炸,沒有時間在飛行中燃燒殆盡。非常強大,就像那些日子一樣。
啟動火箭,帶有火藥推進發動機
類似的多管火箭發射器,發射燃燒,爆炸的箭,后來在歐洲使用。從將箭堆放在木板上,他們轉移到蜂窩狀的平臺上,每發子彈都飛出自己的牢房。這些發展已轉移到現代 MLRS 系統。
歐洲這種系統發展的高峰是在19世紀上半葉。彈藥的尺寸和裝藥能力都在增加。
在十九世紀上半葉的戰斗中使用現代MLRS的祖先
它們與其說是箭,不如說是炮彈和火箭。但是古典火炮的有效性占了上風,近一個世紀以來,MLRS的受歡迎程度有所下降。
MLRS 概念在 1920 年代和 1930 年代開始復興,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做準備。由于部隊的機械化,這成為權宜之計。可以拖曳或攜帶笨重的發射器,部署,快速部署和改變位置。新火藥的發展和炸藥威力的增長也做出了貢獻。
德國火箭發射器NbW 41(照片來自開源)
在二戰期間,德國人使用了他們的 Nebelwerfer 41 和 280 毫米口徑的 320 多管火箭發射器,以及安裝在裝甲車上的系統(Panzerwerfer 42)。
二戰中的德國多管火箭炮。左:NbW 41。右圖:Panzerwerfer 42(照片來自開源)
這些設施對部隊集中地和防御工事造成了巨大破壞。因此,NbW 41 在布列斯特要塞的偉大衛國戰爭的最初幾天被使用。那里還使用了“重型投擲裝置”(Schwere Wurfger"at 40)。
德軍用于發射火箭、圍攻堡壘的重型投擲裝置(照片來自開源)
德國NbW 41系統的特點是機動性低。轉移它花了很多時間。適度的范圍:約2公里。 此外,火箭在天空中留下了明顯的痕跡,這使得快速計算發射場位置成為可能。這給了我們的反炮兵部隊很多機會。
喀秋莎
BM13喀秋莎多管火箭發射器
MLRS發展的新一步是傳奇的衛隊火箭炮:BM-13。炮彈發射的聲音對士兵們來說似乎很悠揚,當時流行的歌曲“喀秋莎”的名字粘在了這把強大的武器上。
在BM-13中,用于發射火箭的導軌放置在卡車的平臺上。這使得快速出現并離開射擊線成為可能。一種特殊的無煙火藥隱蔽了發射裝置。此外,BM13射程可達8.5公里。
喀秋莎齊射場景
當時,大量的發射車賦予了前所未有的齊射力量。一輛車由 16 枚 132 毫米口徑的炮彈組成,一個編隊包括 4-6 輛發射車。只是一連串的火力,就能給敵人帶來了很多麻煩。
還有較小口徑的 BM-24-82 毫米支架,射程為 5.5 公里,一輛發射車 24 發炮彈。
BM-13喀秋莎,從火箭向導的側面看(照片來自開源)
這些突破性的時代,廉價,大規模生產和有效的武器成為戰后蘇聯和俄羅斯MLRS模型的基礎,這些模型至今仍在使用:
- 格拉德
- 颶風
- 斯梅爾奇
- 龍卷風-G
- 龍卷風-S
偉大衛國戰爭后,MLRS的現代化仍在繼續。導彈的柄部開始折疊。由鋼管制成的導軌,它們在安裝中的數量增加了。其他屬性(彈藥威力、射程、準確性)也有所增加。
一輛 BM-21MLRS 車輛正在俄羅斯西南部的神圣軍事行動 (SMO) 區域的某個地方行駛
“格拉德”系統是在 1950 年代后半期發展起來的。它從 1960 年到 1988 年生產。生產了 8500 多輛,這只是在聯盟中。在世界不同地區生產了更多的克隆和改進型。超過60個國家仍然在使用。
BM-21開火中
BM-21在阿富汗也被大量使用。好吧,與在第三國使用 Grads 相沖突,無論是以蘇聯和俄羅斯聯邦的代理形式,還是僅僅通過提供此類武器 - 很統計。
BM-21 中的正在發射,周圍的土堆以防止可能的彈片
解體后,前蘇聯領土上的幾乎所有沖突都使用了BM21。它們在車臣被雙方使用。2008年8月,格魯吉亞利用這些系統炮擊了南奧塞梯首府茨欣瓦利。
2014-2015 年,頓巴斯雙方都積極使用了 BM21火箭炮系統。在“明斯克協議”期間——使用頻率要低得多。
明斯克協議期間,頓涅茨克民兵使用BM21炮擊烏軍
當 2022 年以特別軍事行動開始的形式開戰時,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火箭炮開始發揮最大作用。
俄羅斯 BM-21向烏軍開火
在戰爭的 2 年中,烏克蘭武裝部隊的很大一部分格拉德車輛停止使用。損失估計超過原始數量的 120%。由于來自前華沙條約國家的供應,烏克蘭仍然存在一些未知的數量。
格BM-21在低地偽裝(
盡管在車輛和導彈中都能感受到敵人的問題。讓我們面對現實吧,這些系統遠非對手的最前沿。我們的員工更頻繁、更大規模地使用格拉德。
在兩年的戰爭中敵人損失的烏克蘭武裝部隊眾多之一BM21的骨架。這個特殊照片的是在俄羅斯解放馬里烏波爾后在亞速斯塔爾發現的(照片來自開源)
另一個角度
在 2022 年馬里烏波爾的 Azovstal 工廠遭到襲擊期間,記錄了一個有趣的案例。當 BM21發射器直接向車間發射火箭時,只是炮管瞄準,距離大約一公里,也許更多一點。事實證明,這是史詩般的和有效的。
俄軍BM21夜間開火
BM-21 “格拉德”的特點
在蘇聯,這些裝置是在烏拉爾卡車(375D、4320)的基礎上組裝的。
- 戰斗位置的質量:13.7 t。
- 口徑:122 mm(導向直徑 – 140.3 mm)。
- 發射器:40 管。
一個已裝滿炮彈的BM21多管火箭炮,一個發射管沒有裝填。在頂部,在發射器上方,有一個網狀的額外保護,防止無人機投彈和 FPV自殺式 無人機(照片來自開源)
- 最大射程:20 公里,高爆破片炮彈(用于遠程布雷的集束彈藥 - 射程高達 13 公里)。龍卷風-G 的新炮彈,基于相同的 BM21 發射器 - 最遠可達 40-42 公里。
- 受一次齊射影響的面積:14.5公頃(10個足球場)。
- 散布:130 m乘200 m(最大范圍)。
- 瞄準具:全景PG-1M。
2023年下半年。BM-21額外的反無人機保護網格。
- 機組人員:5人。
- 從收起到戰斗位置的轉移時間:3.5 分鐘。
- 40管齊射持續時間:20 秒。
指揮官與偵察員保持聯系
離開位置的時間,從可能的響應開始:1 分鐘。
火箭彈是從發射器的后部手動裝載的。
BM21進行手動彈藥裝填
BM-21 “格拉德”的彈藥類型
已經為BM21 發射器開發了多種彈藥。幾種類型的高爆碎片,一些集束彈藥和各種特殊彈藥(照明,煙霧,電子無線電干擾器甚至地雷)。
2022 年夏天,我們在巴拉克利亞附近的大型倉庫中作為戰利品收到的BM21 MLRS 炮彈(照片來自開源)
火箭彈特征:
- 口徑:122毫米。
- 長度:2.87米。
- 重量:57-67公斤。
- 彈頭重量:18-21公斤。
- 射程:最遠 20 公里。
- 引信:觸發。
122 毫米非制導火箭彈
如果我們專門談論對敵人造成火力傷害,BM-21 在現代戰爭中并不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武器。今天,由于高精度多管火箭炮、導彈武器和攻擊無人機的威脅,沒有使用大量部隊。因此,覆蓋這些地區的效果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或伊朗 - 伊拉克沖突期間使用大量步兵和裝甲車的效果不同。在當今的現實中,經典的BM21 是一種破壞作戰甚至戰術攻勢的武器,對即將進攻的人產生更大的心理影響。
也就是說,比 貨物200 和 貨物300 更“瘋狂”。
是的,意外的直接和近距離命中會造成損失。火箭彈威力強大,形成堅實的殺傷區,導彈體的軍刀形碎片形式的可怕碎片。但就包裹分散的大面積而言,它并沒有那么可怕。作用太大了。如果你及時躺下,生存的機會很大,特別是如果你在準備好的戰壕里。如果沒有,那么至少在地形或彈坑的凹陷處。
BM-21 在夜間射擊(照片來自開源)
在某個地方,你可以抓住一小群敵軍,在某個地方,你可以利用粗心的態度并覆蓋該位置。但從第一次到達開始,敵人就躺下了,不可能對他造成重大損失。雖然廣場上似乎一切都著火了......
火箭彈抵達發現敵人的區域。晚上。
在某些情況下,BM21可用于使用 POM-2、PTM-3 地雷進行遠程布雷,用于鋪設煙幕。帶有聚能裝藥子彈藥的集束彈藥可用于成群結隊的車輛。但這些都是非常孤立的故事。盡管如此,經典的高爆破片“支柱”仍然是主要的彈藥類型。
9K57 “烏拉甘”
9K57 “烏拉甘”多管火箭炮在特別軍事行動區域。對無人機的額外保護是可見的,以焊接在鐵軌上的網狀形式
烏拉甘是增加口徑(220 毫米)的 MLRS,于 1970 年代中期開始在蘇聯生產。這個角色由四軸ZIL-135ML執行。原來是一輛重達20噸的戰斗陣地車輛。
被俘虜的烏克蘭武裝部隊的“烏拉甘”,在特別軍事行動 的初始階段被我們俘虜
烏拉甘有16個發射管。 齊射時間:相同的 20 秒。 工作距離可達 35 公里。 覆蓋:170x125 m。 受影響面積:42.6公頃(30個足球場)。
另一個繳獲的烏拉甘多管火箭發射器
4名乘員。此 MLRS 不能再像BM21那樣手動裝填,需要使用特殊的裝彈機。
在裝載機的幫助下進行裝填的烏拉甘MLRS 發射器。在哈爾科夫地區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邊界的克雷明納森林(照片來自開源)
彈藥的主要特征:
- 重量:256-280公斤。
- 長度:4.8-5.2米。
- 彈頭重量:90-144 kg。
- 爆炸重量(高爆):52公斤。
俄軍烏拉甘多管火箭炮開火
炮彈的射程比BM21更有遠,彈藥種類更多:高爆彈(9M27F);溫壓(9M51),燃燒彈和一些集束炮彈。
發射完畢的烏拉甘多管火箭炮,煙霧還沒有散去
集束彈藥(9M27K和9M27K1)包含旨在摧毀敵方人員的高爆破片子彈藥。
烏拉甘使用的9N235 子彈藥,發射后沒有爆炸
有帶有集束部分的彈藥用于遠程布雷:
- 2M27K2 在塑料 PTM-1 外殼中包含反坦克地雷。 我們這個時代罕見的裝置。
- 2M27K3 – PFM-1S Lepestok 殺傷人員地雷。
- 2M59 – 帶有 PTM-3 磁引信的反坦克地雷。
烏拉甘MLRS 炮彈的刺穿了一棟私人住宅的屋頂,進入房間并被卡住了。彈丸有一個集束彈頭。子彈藥散落一地,這只是一個容器。
“颶風”是一個更符合現代戰爭現實的系統。更大的有效射程,更低的進入敵方偵察視野的風險,無論是從放置在高空的高變焦攝像機還是從無人機都不容易發現。
準備開火的烏拉甘
因此,被稀缺的遠程敵方武器擊中的威脅較小。烏拉甘的各種彈藥選項也很重要。
開火中的烏拉甘
9K58 斯梅爾奇(颶風)
蘇聯武器工程師在巨人狂熱階梯上的又一步, “颶風”系統的口徑為300 mm。 發射器12管。 這是 1980 年代后期的發展。
颶風多管火箭炮的口徑更大
發射器放置在MAZ-79111和MAZ-543M底盤,他們寫道,它也在 KamAZ-6350 上,但我沒有看到這樣的東西。
戰斗裝備中車輛的重量幾乎為44噸。
工作范圍 – 高達 70-90 公里!這已經非常厲害了,在當前沖突的背景下,它的需求量很大。在這樣的范圍內,敵人可以用其高精度的多管火箭炮襲擊,但用普通的火炮根本不行。這就是為什么颶風 受到保護、操縱、隱藏并以有針對性和有效的方式使用的原因。既可以對大型群體目標、集群造成傷害,也可以對預期的敵人進攻區域進行遠程布雷。
特別軍事行動中對烏軍開火的颶風多管火箭炮
“颶風” MLRS 的炮彈特性:
- 彈丸重量:800-815公斤。
- 彈丸長度:7.6米
- 彈頭重量:243-258公斤。
- 高爆破片彈丸中的炸藥質量:100 kg。
颶風多管火箭炮開火
不是白楊,但體面
射彈類型:高爆彈、溫壓彈和集束彈藥。后者有不同的裝藥:
- 破片子彈藥(人力);
- 累積碎片化(通過技術);
- 自瞄準反坦克模塊;
- PTM-3反坦克地雷。
俄軍士兵和颶風火箭彈殘骸
有關于其他設計用于遠程布雷的工程彈藥(PTM-4、POM-2、POM-3)需要進一步收集資料。
“龍卷風”多管火箭炮
蘇聯解體后,代號為“龍卷風”,俄羅斯聯邦建立了高精度多管火箭炮系統,具有衛星制導校正功能的炮彈。
上面討論的發射器以“格拉德”(“龍卷風-G”)和“颶風”(“龍卷風-S”)為基礎。
9K51M 龍卷風-G
早在 1990 年代,格拉德系統就收到了一臺自動彈道計算機,該計算機會根據射擊條件進行多次校正,并且還通過 GLONASS 衛星系統進行驗證。后來,到 2010 年代初,提出了新的修正彈丸,使該系統達到了非常不錯的現代精度指標。
開火中的龍卷風G多管火箭炮
汽車已準備好并完成裝填。然后只有 2 名機組人員前往駕駛室的位置。只需 1 分鐘即可部署到準備好的位置。可以在不離開駕駛艙的情況下進行射擊,而無需操縱全景瞄準器。在內部,有一個監視器和一個用于軌道和火力的控制單元。我們按下按鈕就可以了,一切都非常快。
也許是格拉德,也許是龍卷風G
新炮彈的頭部有方向舵。不僅引入了接觸式,還引入了電子(遠程)引信,能夠設置參數(時間、爆炸高度)。彈頭:經典的高爆破片或集束彈頭,帶有自瞄準聚能裝藥子彈藥(COBE),用于摧毀車輛。
9M521 OFZ 彈丸的最大射程可達 40 公里,這是一個重大突破,是標準格拉德射程的倆倍。
9K515 龍卷風-S
基于颶風的 龍卷風-S 大口徑裝置接收了類似的彈道計算機系統,通過衛星制導進行定位。
到目前為止,射程已達到120公里。 有計劃將工作距離增加到 200 公里的聲明。
一枚 颶風火箭彈卡在路邊。龍卷風-S 的導彈尺寸相似,但更先進、可制導
所有這些都在自動戰場控制系統的總體輪廓中起作用。到目前為止,此類系統的實戰水平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但“利用”的過程正在進行中,這是個好消息。
高精度 MLRS 以及戰場控制系統的主題本身就廣泛而有趣。因此,我在這里只簡單提一下。不知何故,隨著它在戰區得到更廣泛的實施和使用,它將被部署。
重型火焰噴射器
2022 年夏季,俄烏沖突區的 TOS-1“Solntsepyok”。沒有偽裝和額外的保護(照片來自開源)
重型火焰噴射器系統TOS“Solntsepyok”不包括在國內MLRS的列表中,這很奇怪。畢竟,該系統來自 1980 年代后期的蘇聯 Buratino MLRS 項目。 所有的跡象都在那里:布局、設計和發射非制導火箭的原理。
TOS-1A在哈爾科夫地區開火
- 車輛的戰斗重量:46噸。
- 口徑:220毫米。
- 火力通道數量:24(30)。
- 射程:3.6 km(TOS-1A 的現代化版本為 6 km,有前途的 TOS“Tosochka”為 15km)。
- 彈丸彈頭:溫壓彈頭。
到 2023 年底,TOS“Solntsepyok”。出現了針對無人機和偽裝的額外保護(照片來自開源)
這個剛性系統的工作結果可能已經在特別軍事行動區的眾多報告中被許多人看到。即使在避難所、防空洞、地下室(非常深、堅固和密閉的地下室除外)中,在被擊中的區域生存也是有問題的。它燃燒得如此厲害,以至于只剩下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