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一首歌賣了1.5億!這在網絡音樂時代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從免費到付費,從付費到超強吸金。網絡音樂是如何做到的?
從模擬時代到如今的網絡音樂時代,音樂的載體一直在變化。尤其在網絡時代,大部分聽眾已經不再購買實體專輯。諸如黑膠、磁帶、CD這些實體專輯已然成了小眾音樂收藏者的藏品,又或者歌手的周邊。因為,打開手機聽歌實在太方便了。即使買了CD,你也絕對不可能再隨身攜帶超薄隨身聽,在地鐵中放入碟片欣賞音樂。即使你想以此懷舊,我相信在大城市早高峰連手機都掏不出來的擁擠程度,你也會最終放棄。
已經不知道從何時起,專輯銷量從百萬到幾萬,再到1000,甚至幾百。最可怕的是 500 的發行量,還要賣上兩年才能絕版。曾經經濟來源的支柱已經崩塌。音樂人現在靠的是演出、上綜藝獲取經濟來源。
在互聯網時代,任何產業都被改造。你可以在網上買衣服、點外賣、買電影票。也可以用手機看電影、聽音樂。所以,不知道什么時候在音樂app上開始銷售數字專輯。所謂數字專輯其實就是付費音樂,只不過是定向付費,即使會員,也需要單獨付費購買專輯歌曲。
最初大家并不看好這種形式。但是隨著周杰倫的一首《Mojito》,讓大眾領略到了數字專輯的強大吸金能力。上線一小時,銷量就突破了100萬張。這是什么概念?香港所說的白金唱片,銷量是5萬張。也就是說周董這一首歌一個小時就賣出了20白金的銷量!這在實體唱片銷售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這首歌上線一年,銷量已經達到了660萬張,單價3元,吸金2000萬!怪不得歌迷戲言說,如果周董一開始就一首歌一首歌來賣,早已是世界首富!
這是符合互聯網邏輯的,在互聯網時代,會極大地放大頭部,流量會被頭部所吞噬。由于付費簡便,3塊錢現如今也不算什么,動一動手指頭就能聽上周董新歌。在實體唱片時代,即使你從網上購買,付費后最快也要次日收到。
不過你不要以為周董是個例,也不要以為這就是數字音樂的天花板。下面更厲害的來了!
我們先看看全球專輯銷量的前三。由于統計不同,可能存在爭議,我們只是感受下前三名銷量的數字。
第一名:
《顫栗》- 邁克爾杰克遜。1982年發行,銷量達6600萬張
第二名:
《Back in Black》- AC/DC。銷量達5000萬張。
第三名:
《月之暗面》- 英國搖滾樂隊平克·佛洛伊德。1973年發行,銷量達4500萬張。
前三名的銷量都在幾千萬張。但不要忘了這是幾十年積累下來的戰績。
下面今天文章的主角來了。現在的頂流肖戰,在2020年4月5日推出一首單曲《光點》,上線10分鐘就突破50萬白金唱片銷量。35分鐘后銷量突破200萬!紀錄不斷被刷新!
一年3個月后的今天,這張專輯的銷量已經達到4700萬張!這還僅僅是QQ音樂平臺的銷量。如果算上其他平臺,現在這首單曲已經是史上第二高的銷量,距離第一名《顫栗》6600萬的數字已經不遠。在互聯網時代,一年時間賣出了幾十年的銷量!以3元一首單價計算,銷售額接近一億五千萬!
看到這里是不是已經驚呆了?一首歌一年時間賣出1.5個億!
我們看一下付費專輯的榜單,前幾名都是目前的頂流。這更印證了之前的結論:互聯網時代,流量會被頂部所吞噬。
大眾愿意為數字音樂付費,說明新的音樂消費模式已經漸漸深入人心。這為疲軟的音樂消費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也讓音樂人看到了認真創作的希望。但同時也暴露出很大的問題:消費只集中在頂部流量。簡單點說就是銷售總額上來了,但是并不多樣化。很期待實體專輯時代的百花齊放,而不是現在的一家獨大。雖然我更喜歡實體專輯,但也愿意接受新鮮的事物,相信一切都在向更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