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讀新版《國家公路網規劃》:對穩經濟大盤或將產生積極作用

    深入解讀新版《國家公路網規劃》:對穩經濟大盤或將產生積極作用

    xinyu 2025-03-18 設備原理 12 次瀏覽 0個評論

    央廣網北京7月28日消息(記者王晶)我國公路網中最高層次的路網——國家公路網的中長期專項規劃已經繪就,這將有力支撐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助力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

    經國務院批準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日前聯合印發的《國家公路網規劃》(下稱《規劃》)提出,到本世紀中葉,高水平建成與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相匹配、與先進信息網絡相融合、與生態文明相協調、與總體國家安全觀相統一、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相適應的國家公路網。“從中長期來看,新一輪《規劃》將為公路領域持續投資,拉動公路上下游產業及關聯產業發展奠定基礎。”7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綜合交通發展研究院教授李紅昌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資料圖:貴州從江,航拍山村風景,公路稻田交相輝映(圖片來源:CFP)

    將滿足特大、超大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都市圈“1小時通勤”需要

    “‘要想富,先修路’不過時。”在近日交通運輸部舉辦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舒馳這樣說道。

    根據行政等級劃分,我國公路分為國家公路、省級公路和農村公路。國家公路網包括國家高速公路網和普通國道網,是公路網中最高層次的路網,具有全國性和區域性政治、經濟、國防意義,是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基礎和主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

    記者梳理發現,上述新《規劃》突出了“用足存量”與“做優增量”并重的思路,強調要注重以技術創新和科技賦能來提升現有國家公路網的利用效率,同時力求實現新增路線更加精準有效。值得關注的是,李紅昌分析,本次《規劃》的最大亮點之一是持續增強城市群和大都市圈功能,增強特大、超大城市輻射帶動作用。

    以浙江為例,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汪東杰告訴央廣網記者,《規劃》將全面助推浙江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汪東杰說,路網建成后,浙江與滬蘇皖贛閩等相鄰省(市)路網實現高效銜接,省際接口規劃總數達到43個(本次新增9個),將推動省際區域由路網末梢成為交通樞紐,全面助力省際區域共同富裕。

    官方數據顯示,到2025年,浙江省3個“1小時交通圈”人口覆蓋率將達到95%以上。

    資料圖:2022年6月25日,海南定安,國道G360定安至澄邁段公路項目加快建設(圖片來源:CFP)

    未來我國公路網仍需保持穩定適度的超前發展

    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中國國家公路網總體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但同時也需要看到,面對支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體系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需求,國家公路網還存在著一些短板和弱項,需要進一步優化完善。

    “綜合考慮人口和面積等因素后,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副院長石良清透露,我國每萬人擁有公路里程37.4公里、擁有高速公路里程1.2公里,分別為美國的18%和50%,公路綜合密度僅為美國的37%,是日本、法國的25%左右。

    交通運輸部方面介紹,為適應新的發展要求,保障國家公路健康可持續發展,2013年,《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2030年)》印發實施,首次提出國家公路網由提供高效服務的國家高速公路網和提供普遍服務的普通國道網兩個層次路網組成。

    深入解讀新版《國家公路網規劃》:對穩經濟大盤或將產生積極作用

    舒馳說,本次印發的《規劃》,是對2013版國家公路網規劃的修編調整。經過前后長達3年的研究論證,在大量調研、多次專家論證、多輪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最終形成。

    記者關注到,《規劃》明確,國家公路網到2035年總規模約達到46.1萬公里。其中,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總里程約16.2萬公里,由7條首都放射線、11條北南縱線、18條東西橫線,以及6條地區環線、12條都市圈環線、30條城市繞城環線、31條并行線、163條聯絡線組成。

    從國際對比和發展規律判斷,石良清認為,尤其是面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更高要求看,未來我國公路網仍需要保持穩定適度的超前發展,進一步完善公路交通網絡,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率。

    資料圖:2019年5月10日,湖北宜昌,航拍夷陵區暢達城鄉的公路網,來往車輛暢行其中(圖片來源:CFP)

    哪些城市將直接受益?

    新版《規劃》將帶來哪些改變,給百姓生活出行帶來哪些便利?

    記者對比發現,新版《規劃》新增了12條服務特大和超大城市的都市圈環線。有哈爾濱都市圈環線、長春都市圈環線,中部地區有鄭州都市圈環線、武漢都市圈環線,還有像西部地區的成都都市圈環線,以及重慶的都市圈環線等。

    “《規劃》進一步強化了國家公路對中小城市和縣城的連接覆蓋,增強了地市之間的便捷聯系。”李紅昌舉例稱,比如,新增了泉州至梅州、撫州至吉安等路線,將國家高速公路覆蓋范圍拓展到所有城區人口10萬以上的市縣。

    從交通公平和交通普惠角度來看,在李紅昌看來,加強中小城市和縣城對外聯系,實現全國市地級行政中心和城區人口10萬以上市縣的縣級行政中心30分鐘上國家高速公路、所有縣級行政中心15分鐘上普通國道,便捷服務基本覆蓋全國,是實現交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載體。

    李紅昌稱,一方面,便捷服務基本覆蓋全國,可以更好地發揮公路網的網絡經濟作用;另一方面,便捷服務基本覆蓋全國,也是體現國家公路網的社會基本交通基礎設施、準交通公共產品屬性,以及促進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交通公平,實現社會客貨交通權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從更深層意義上來看,這是兼顧交通效率和公平的重要體現。

    同時他還特別指出,我們需要把交通公平、國家安全保障、產業融合發展、國家公路網韌性等因素統籌考慮,才可以看到《國家公路網規劃》制定的復雜性、系統性和長期性特征。

    轉載請注明來自青島峻峰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標題:《深入解讀新版《國家公路網規劃》:對穩經濟大盤或將產生積極作用》

    百度分享代碼,如果開啟HTTPS請參考李洋個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