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江聃
3月17日,1—2月份主要經濟數據出爐。前兩個月,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指標增速穩中有升,發展向好,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持續壯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取得新進展。
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0%,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1%,增速分別比上年全年加快0.1、0.4、0.5和0.9個百分點。貨物進出口基本平穩,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3%。
“1—2月份經濟運行特點可以概括為兩句話:一是經濟運行起步平穩,二是發展態勢向新向好。”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宏觀首席分析師趙格格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前兩個月生產和投資等指標數據高于此前市場預期,指向隨著“兩重”“兩新”等政策落地見效,經濟正沿著復蘇軌道平穩運行。
新興產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數據顯示,1—2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比上年全年加快0.2個百分點;集成電路圓片、工業、動車組、民用無人機等高技術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9.6%、27%、64%、91.5%。
各地區各部門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數字經濟發展勢頭向好。從行業來看,1—2月份,規模以上數字產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9.3%。從產品來看,1—2月份,3D打印設備、虛擬現實設備等智能產品產量分別增長30.2%、37.7%。
綠色轉型扎實推進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注入了,產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增添新來源。據介紹,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風力、發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0.4%和27.4%;新能源汽車、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等綠色產品的產量分別增長47.7%、35.4%、51.5%。同期,制造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0.0%,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2.0個百分點,快于全部投資5.9個百分點。
趙格格表示,從前兩個月數據來看,新質生產力發展取得新進展。制造業轉型升級不僅促進了生產,也有力地支撐了投資。人工智能等科技應用實現突破,將進一步催生新興產業的投資機遇,也在帶動企業預期改善。
展望今年一季度和全年經濟運行,付凌暉表示,今年以來,宏觀政策“組合拳”發力顯效,改革開放全面深化,社會預期信心提振,這些為實現全年預期經濟增長目標開了好頭。一季度經濟運行有望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全年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具有較多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