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文暉
再創新紀錄!
截至2月17日上午,《哪吒之魔童鬧海》(簡稱《哪吒2》)總票房(包含港澳臺及海外票房)已突破120.52億,超越《獅子王》,進入全球影史票房前十!
“導演要求每一只海怪都要有特色”
自1月29日正式上映以來,《哪吒2》已刷新多項紀錄。
2月6日登頂我國影史票房榜;2月7日登頂全球影史單一市場票房榜;2月13日晚間19時許全球累計票房(含預售)正式突破100億,成為亞洲首部百億票房影片,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排名第17,全球動畫電影排名第3。
不僅票房火爆,《哪吒2》的衍生品也受到了消費者歡迎,官方正版手辦眾籌第一批多個產品迅速售罄,截至2月13日,眾籌總金額已突破2700萬元,參與眾籌人次超6萬。
海底龍族“萬妖破鼎”、百萬海妖席卷東海、天庭與妖界終極對決的“2億角色同屏”、無量仙翁用黃金發財樹阻止哪吒、敖丙破鼎等,兩點十分動漫公司深度參與了以上場景的視效制作。
回憶制作過程,兩點十分動漫創始人王世勇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表示,最具挑戰場景之一的是“海底煉獄”,成千上萬的海妖身纏鎖鏈激戰的場面。這些鏡頭場面大、資產重,對視效的要求極高。
“隨著時間的推進,畫面復雜度和高難度需求進一步提高(例如地裂,垮塌之類的),這導致畫面幾乎都要重新制作,導演對角色的要求又很高,每一只海怪都要有特色,需要多次修改,后續導演餃子堅持需要實體鐵鏈,我們就配合添加到每一只海怪上面,有時候形態、運動不舒服還要修改調整,由于場面大,文件很卡,每次修改都很不容易。”
王世勇告訴國是直通車,該場景的制作是由兩點十分的全資子公司成都心智憑借自主研發的群集動畫軟件 Miarmy(該軟件曾榮獲美國艾美獎)實現。
從技術飛躍到全民熱捧,中國動畫發展進入快車道
《哪吒2》的成功并非偶然,這是中國動畫產業多年發展的積累和多方支持的結果。
《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大魚海棠》《深海》《長安三萬里》……近年來中國動畫產業已形成覆蓋創意、制作、發行、授權衍生等環節的完整產業鏈,并在電影動畫、網絡動畫、短視頻動畫等賽道多點開花。
觀眾群體也在發生轉變。從陪孩子看到全家一起看,國產動畫電影從兒童娛樂媒體向全民媒體發生著轉變。如今,動畫已經成為覆蓋全年齡段的全民媒體,吸引了大量成年觀眾。
這背后一方面是動畫特效制作水準的提升。王世勇表示,“客觀而言,國產動畫當前已經不差于日本。去年我們公司做了一個動畫作品叫《谷圍南亭》,當時日本人和韓國人看了以后都非常的驚訝,對中國動畫制作水平很感慨。”
艾媒咨詢創始人兼CEO張毅也對國是直通車表示,國內動畫近幾年發展水平和國外,尤其是好萊塢相比基本沒有區別。甚至從某些意義而言,中國動畫電影的水平,包括導演水平、制作水平、綜合技術的應用等方面,已走在全球領先的位置。
而另一方面則是文娛消費的崛起。張毅指出,過去的消費以食品和衣服為主,現在更多是健康、文娛、旅游等,也就是從過去的消費注重量到現在更注重質,因此未來國產動畫行業發展非常值得期待。
在談到行業未來發展時,王世勇提出,因為近年來國產動畫行業發展迅速,有一些底子還沒有打牢,特別是在前期創意和編劇部分,還需要和歐美及日本的制作公司學習,未來的發展要更多的提升故事的多樣化。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院長王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指出,目前我國動畫產業的人才培養和扶持機制仍然有改進的空間,希望未來政府和企業可以進一步加大對年輕人才的扶持力度,以人才培育帶動產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