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人的前端自學之路

    我一個人的前端自學之路

    shiyijing 2025-03-20 反滲透設備 7 次瀏覽 0個評論

    這篇文章不會有技術棧也不會有學習路線,僅僅只是介紹我大學期間的自學經歷。我不知道算不算一篇水文。

    我一個人的前端自學之路

    22屆畢業的本科生(不知名的雙非二本就不說了);軟件工程專業;前端大學純自學(沒有老師指導也沒有一起學前端的同伴,真正的一個人摸索了3年)

    不知不覺已經大四。

    最近一個月都在忙面試的事情,說實話當時也只是抱著試一試大廠的想法。后面面試下來我發現大廠的面試其實也就那樣吧😃

    我大概是從10.9才開始面試的(說實話有點晚了,有些大廠都已經找了一些人了,面試難度應該也相對難一點)

    面試題我就不發了,網上都有,感覺問的都是基礎(我也不知道什么才不算是基礎😃,在我看來都是基礎)

    前端算法題方面看你相對于后端來說比較簡單(我也沒面后端不清楚,看我同學他們面的大廠題也比較簡單,可能就是網上的面經寫的有點難了),可能最難的難度也就是leetcode中級的樣子(對于leetcode 500+題選手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應該是時間原因吧,裝起來了哈😁!!!)

    下面是大概的面試日程。(雖然不是都過了,但是拿到offer的還是有幾家大廠的😁)

    大一啟蒙階段(0基礎,興趣和自學熱情都很高的一個階段)

    為什么選擇軟件工程專業?可能好多男生都會有一個計算機夢嗎,想想電影里面那些黑客,是不是很酷?當然我也不例外。還有就是聽說就業工資高。

    記得大一入學的時候我還是一個啥也不會的菜鳥(連安裝軟件都不會的那一種🤣)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我覺得這兩句話非常適合我。

    大一一門叫做 “html+css” 的課程應該是我接觸到編程的第一門課程(也是唯一的兩門根前端相關的課程之一)

    首次接觸到html和css我就發現我的編程興趣非常高,上了前幾堂課我就開始在bilibili上自學了(至于我怎么在大一找到bilibili大學的,這還得感謝強大的抖音推薦算法啊,我剛剛百度完相關問題抖音就給我推送前端相關的直播。當時興趣濃厚的我肯定是點就去了啊,然后加了一個群,不得不說,技術的拓展離不開看群里面大佬們聊天😂,在他們口中我知道了bilibili、慕課、菜鳥教程等一系列白嫖學習途徑)

    個人覺得:自學一定要多加相關的技術群,時不時就去聊聊天拓展知識面,我覺得這很重要,不然很容易變成井底之蛙和產生知識漏洞

    好了,我在bilibili上自學了html和css后也跟著做了許多練習(前期不斷的練習很重要,這時候我的興趣也很濃厚,對于反復的聯系并不是覺得枯燥)。

    這時候學習的課程才進行到一半,我當時上課干脆就不聽課去學js去了(前提是你得跟老師打好招呼或者關系比較好,我屬于后者,不然小心被掛科)

    學了大概自學一個月的js,大一上學期就結束了

    加入工作室

    我們學校的制度(每年分為3個學期,分別是春、夏(一個月)、秋)(上學期是秋學期,下學期是春學期+夏學期)

    對于我來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影響也是很大的。
    當時正逢老師要組建工作室(不止一個老師,我選擇加入的當然是教我們html和css的老師的工作室),然后就去面試,然后可能是當時老師看我自學熱情比較高吧,就通過了

    迎來第一個項目(只會一些html和css和一丟丟js的入門菜鳥階段)

    第一個項目非常簡單(它并不是一個商業的項目,而是老師的科研項目),我們只要根據老師的描述把頁面寫出來就行了,沒有UI圖也沒有別的啥(當時連UI圖是什么概念都還不知道。哈哈哈)

    當時已經學期結束了,冬天,老師給我們申請了留校一個月來寫這個東西(我爸還以為我是犯錯誤被留校了😂),有比較可憐的工資(好像500塊吧忘記了),還好工作室有暖風機。

    當時整個工作室大概有6-8個人一起寫,可能自學了js的也就一兩個人,我就是其中之一,html和css基礎也不錯,還會一些3d、過渡什么的一些當時看起來比較高級的東西。

    大學第一個假期(依然還是一個在自學的菜鳥階段)

    由于留校了一個月,原本兩個月的假期也只有一個月了,回家后基本都在學js和鞏固html+css作業這一塊(當時html+css的期末課程作業,好像是仿一個網站的布局,我正好拿來練手,別人都是不動的頁面,就我做出了的頁面有一些動畫,一點成就感哈哈哈)

    當時學的好像是DOM操作這一塊,之間也夾著著一些動畫效果的實現,看的是 李立超老師 的js教程視頻

    大一下學期

    依然是工作室寫網頁(html+css+js很基礎的那種原生的,當時技術也比較菜)。

    學校教了 “C語言”, 由于我當時已經自學了js,對于if,for這些基本都是知道的,所以上課的時候就沒怎么聽課,而是把js視頻又從頭看了一遍(因為DOM的api實在是難以記住,項目里面當時也還用不到多少),后面的結構體和指針還是聽了的(因為每一節課上課前PPT都會先列出要教的目錄,我看到又不會的才聽)

    第一場比賽(ICPC省賽)

    當時我們學校準備去參加 貴州省 ICPC 的比賽。你沒看錯,就是ACM的那個,不知道的可以去百度以下,是目前我知道最難最有含金量的世界級的算法比賽,雖然我們參加的是省級。我們系可能也是為了讓我們去見見世面把,就給我們大一報了一個隊(其他隊都是大三的)。我們當時可是連數據結構都沒學過,就學了c語言,硬著頭皮上了。為了比賽當時我們幾個人還自己訓練了將近一個月呢。

    到了賽場連求素數(簽到題)都搞了接近一個小時才過,哈哈哈哈,主要是要求的范圍比較大,我們之前都是在自己的電腦上訓練,結果正確就行,沒有怎么關注性能。

    5個小時的比賽時間,我們組3個人一共搞出來兩個題,榮獲優秀獎(就是只要參加都會有的那種😂~~~)。

    當時一個高中生把所有題全部做出來了,而且它是一個人一組,最后拿了特等獎。(有體驗到被吊打的感覺)

    通過這次比賽時解題的那種感覺(就像高中解高難度數學題那種感覺),我對算法產生了一些興趣(這對我以后的發展很重要!!!),后面也參加了很多其他的算法比賽。

    比賽結束,工作室自學方向(PHP)

    比賽結束后,工作室老師開始給我們選定了幾個自學的方向,然我們自己分組學習。有 Android、PHP、Js、PS其他的忘記了。

    由于當時我已經學了js,老師就不讓我選js了,哈哈哈。后面選了PHP(看的是黑馬的視頻)。我還記得他們選Android搞了好多天沒搞好開發環境,據說是要下載好多個G的那個環境。

    我們PHP組的另外兩個同學也有點劃水的感覺。

    時間來到春學期快結束的時候,這時候我PHP基礎也基本學完了,沒有學框架(主要是不知道有框架這種東西),只學了結合mysql的一些增刪改查和session、cookie這些,連類都沒學

    當然這段時間一直在搞PHP,js忘得差不多了,我有回去看了一遍JS的視頻。

    第二個項目(開始無盡的前端自學之路)

    先說說來由吧,這是一個由當時大三學長們(另一個工作室的)開發了很久的項目,當時缺人手,所以來我們工作室調幾個比較優秀的人去打打下手。我是其中之一。

    剛開始就去學姐們就發了一個起步文檔,里面安裝各種環境(git、node、nvm等等)

    然后我第一次使用了 git clone 和 npm install等命令(當時不知道是干嘛的,只是按照文檔上復制粘貼運行就行了😃)

    由于他們的技術比較高端(vue+eslint+webpack+stylus…),我一個只會html、css和一點js的人哪知道這些啊。少打一個縮進就是一大片報錯,剛開始還經常去問學長學姐,后面發現每一次他們說的我都聽不懂。沒堅持幾天就退出了

    但是我在這個項目里面我得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 ——

    上面寫了vue啊webpack等等技術名稱,以我的興趣肯定是挨個百度這都是啥,然后看網上各種評論。

    大二上學期(PHP實戰,有了基本的VUE技術棧,算是入門了)

    我在假期學了webpack,npm,vue,vue-router,vuex,es6大概這幾樣技術

    學校開始了java系列的課程,由于我有node和php的基礎,學java然也是非常簡單,基本上也是上課的時候學別的東西

    然后還沒有實戰的機會就開始了我的PHP項目

    第三個項目(基于wordPress的網站開發,用的html、css、js和PHP)

    (我當時做的是自定義主題開發,相當于除了它的API和后臺的核心功能,其他都得自己開發)

    我對二次開發的厭惡感也是來源于這個項目,可能是當初技術不是特別好把,反正就是添加功能特別麻煩,基本都是曲線救國。()

    到了夏學期(一個月,相當于一般學校的實踐周或者小學期什么的),學校教了js(時間原因,教得很淺,教教基本語法和if for這些,DOM都沒教,更別說什么其他的高級特性了),所以基本上課我都在搞那個PHP的項目,因為這些東西我早就已經自學過了啊🤔

    第一個vue技術棧的項目(對vue技術棧的實踐)

    這是我當時跟老師提出了的一個項目,做的是工作室的前臺官網和后臺管理系統

    當時也有其他的兩位同學也學過一點Vue,由于我們是工作室第一屆學生,我當時可能是唯一一個會后端(PHP)又會前端(Vue)的了。

    所以理所當然我就成了 ‘架構師’,注意這里是帶引號的,因為當時真的很菜😂。

    經過這個項目我對 PHP 和 Vue 掌握得更好了。當時前端的技術選型大部分是參考之前學長們的那個項目,也有些變化(例如iview變成了element-ui什么的,css預處理器變成了less),但是他們都不會預處理器,其實就我一個人在用吧哈哈哈。

    大二下學期

    中間我也在不斷的鞏固 js,光是李立超的視頻都看了4遍(后面是挑著目錄看),其他的老師的js視頻也看,也自學了npm,重新學了vue和相關的一些技術棧。

    還是在繼續做著上面Vue的項目

    第一個企業的Vue項目(對工程化的認識提升了一個檔次)

    在假期,在一個QQ群里面遇到一個剛入職的前端小白不會Vue,然后他要給他們公司的項目加功能,之前這個項目是交給外包做的。后來他找到了我,我也接下這個遠程開發的任務,這個項目是我接觸到的第一個商業的Vue項目,我剛剛拿到源碼就被其整齊的目錄結構和其中的一些巧妙的封裝方法吸引了。例如集中式api管理,動態路由也是在這里第一次接觸到??偟膩碚f就是對工程化的認識提升了一個檔次。

    大三…

    后面就是各種前端商業項目,又學了小程序和uniapp,接著又是各種uniapp的項目。中間夾雜真各種js高級特性、性能優化等等的學習。也不斷地豐富著我的技術棧

    大三就沒什么印象比較深刻的記憶了,基本上都是做項目寫業務,基本上所有的前端項目都是我技術選型,不斷豐富自己的架構能力。

    學習路線?

    我無法給出你一個完美的學習路線,我不知道我的學習路線是否適合每一個人。例如我并不知道我當初學習了PHP是不是對我后面學習其他語言帶來了好處,這也可能是我走的彎路。

    至于要不要一來就學后端我覺得需要看你的時間,但是我可以告訴你一個好的前端肯定是要懂后端的。你可以選擇等你前端技術比較成熟的時候在發展后端,也可以像我一樣前期雙休,后期再來選擇合適自己的方向。

    但我覺得以下幾點很重要

    1. 學習期長期在技術交流群活躍是很重要的,因為你可以在里面看到很多你沒聽過的技術名詞,然后你可以去百度他決定要不要學它。

    2. 保持對技術的熱愛,保持自研的精神。至少我覺得這對我理解一些 的原理做了很重要的鋪墊

    可能你沒有注意到,我在不同的階段都在學js,可以說學了3年的js。當然學習的層面也在不斷提高。
    但其實我想說:js很重要。

    不斷的項目歷練鞏固了我的基礎,自研的精神擴展了我的技術棧,也讓我對收獲了很多優化的方法。

    在一個人自學的路上我時不時也會感受到孤獨,我會選擇在一些交流群中討論問題來緩解孤獨??粗W友們對我技術的肯定也讓我知道我的路線是正確的,也是一種自豪感。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

    轉載請注明來自青島峻峰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標題:《我一個人的前端自學之路》

    百度分享代碼,如果開啟HTTPS請參考李洋個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