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俘奧運會:中國人用這場運動會改寫了世界戰俘史

    戰俘奧運會:中國人用這場運動會改寫了世界戰俘史

    cairenqiu 2025-03-21 聯系我們 3 次瀏覽 0個評論

    戰俘當中有的在二戰中當過希特勒的俘虜,他們說,德國是信基督教的,但德軍不讓他們過圣誕節。中國人、中國志愿軍不信基督教,但中國志愿軍卻幫他們過圣誕節,這是世界上沒有的事情,是奇跡。1951年朝鮮戰爭期間在志愿軍戰俘營悠然自得的美國戰俘過著圣誕節

    中國人民志愿軍戰俘管理人員發揚我軍優待俘虜的傳統,嚴格執行《日內瓦戰俘公約》,待戰俘如兄弟一般,感化了無數敵軍戰俘,在世界面前展現了中國人民講和平、講人道的博大胸懷。1952年11月15日至11月26日,中國人民志愿軍俘管處從全部6個戰俘營的13107名戰俘中,選拔出500名(1254人次)優秀選手,舉辦了一次史無前例、極其特殊的“戰俘營奧林匹克運動會”。參賽運動員的國籍眾多,分屬美、英、法、加、哥、澳、韓、菲、土、荷、比、希、墨和波多黎各等14個國家和地區。

    1

    在志愿軍戰俘營中,戰俘開起了“奧運會”

    被稱為“老溫”的原侵朝美軍戰俘詹姆斯·喬治·溫納瑞斯(James Geogre Veneris),曾詳細回憶了他在戰俘營中的生活以及他參加過的這次“戰俘營奧運會”。在戰俘營里,志愿軍戰俘管理人員發揚優待俘虜的傳統,待戰俘如兄弟一般,感化了無數戰俘,也為在戰俘中開展群眾性的體育運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各戰俘團、隊、中隊都為戰俘們購置了大量的體育器械,戰俘們也自制了一些;修建了82個籃球、排球、足球、滑冰等運動場地。戰俘們可在規定的作息時間內自由地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各俱樂部委員會經常組織籃球、足球、排球、橄欖球、乒乓球、冰球、網球、拔河、棋類等友誼比賽和小型運動會。

    戰俘奧運會:中國人用這場運動會改寫了世界戰俘史

    Arthur Wagner(此人后來在中國北京定居,并曾在外國語大學教授英語)為第2營地隊取得1分

    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以及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戰俘營具有了舉辦一次頗具規模的運動會的條件。志愿軍俘管處領導充分考慮了戰俘俱樂部委員會的意見和要求,批準于1952年11月15日至27日在戰俘5團駐地碧潼舉辦一次大型運動會。運動會的籌備委員會迅速成立?;I委會以俘管干部為主,選取對體育運動比賽事項有經驗的戰俘參加。

    籌委會第一次開會討論的首個問題,就是運動會的名稱。有的提出叫“碧潼運動會”,有的說叫“戰俘營運動會”。美軍黑人戰俘普雷斯頓·E·里奇提議說,這次運動會將有10多個國家的戰俘運動員代表參加,像一個大型國際盛會,就叫“中國人民志愿軍碧潼戰俘營奧林匹克運動會”吧!與會者一致鼓掌贊成,于是運動會的名稱就這樣定下來了。

    經過近兩個月的精心籌備,運動會如期舉行。5個俘管團、兩個俘管隊均選出了運動會代表隊,14個國家和地區的戰俘運動員代表共500多人參加。運動會完全仿照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大會模式來組織進行。

    戰俘奧運會:中國人用這場運動會改寫了世界戰俘史

    隨著樂曲回蕩在山谷之中,美國戰俘一等兵小威利斯·斯通手持火把跑入了人門的視野。樂隊奏起了歡快的《友誼進行曲》,斯通邁著輕快的步伐繞場一周。當他經過主席臺時,號角奏起《保衛世界和平》的樂曲

    1952年11月1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碧潼戰俘營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碧潼中學操場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式。大會主席團主席由志愿軍俘管處主任王央公親自擔任。在樂曲聲中,運動員、裁判員列隊入場。排成方陣的運動員們手里舉著鮮艷的上面飾有和平鴿符號和序號的旗幟,邁著有節奏的整齊步伐,一個方陣一個方陣地進入運動場。這時,美軍戰俘小威利斯·斯通手持火把跑步進入會場,繞場一周后把火把交給大會主席王央公。王央公接著點燃了主席臺上的火炬,奧林匹克五環旗在運動場上冉冉升起。王央公在致詞中說:

    “為了體育的發展,為了有一個幸福和安全的環境,和平是必需的和最基本的,未來終將屬于和平?!?/span>

    “為了體育的發展,為了有一個幸福和安全的環境,和平是必需的和最基本的,未來終將屬于和平。”

    戰俘奧運會:中國人用這場運動會改寫了世界戰俘史

    “戰俘營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旗飄揚

    隨后,運動員、裁判員舉行了宣誓儀式,樂隊再次奏響《友誼進行曲》,運動員們列隊出場,戰俘營“奧運會”正式開始了。

    戰俘奧運會:中國人用這場運動會改寫了世界戰俘史

    韓國體操運動員在雙杠上自由表演

    戰俘奧運會:中國人用這場運動會改寫了世界戰俘史

    曾經在1949年參加過美國陸??杖娺\動會,并獲得百米金牌的諾曼?克勞福德,以11.6秒的成績獲得亞軍

    這次“戰俘營奧運會”共進行了田徑、球類、體操、拳擊、摔跤、拔河等27個項目的比賽。水上運動項目由于沒有游泳池等設施,未能舉行。這次“戰俘營奧運會”雖然參賽選手都是志愿軍戰俘營中的戰俘,但運動員們的競技水平卻并不低,比賽場面也精彩紛呈。在百米賽中,20歲的美國黑人選手約翰·L·托馬斯遙遙領先,竟然跑出了10.6秒的好成績,比當時的世界紀錄10.2秒只多出0.4秒。

    比賽結束時,舉行了隆重的發獎儀式。獎品都是從北京、上海、沈陽等地購買的景泰蘭花瓶、絲質雨傘、檀香木扇子、玉石項鏈、絲巾和手帕以及其他精美的手工藝品,這些獎品總共花了6億元人民幣(舊幣),約合新人民幣6萬元。

    2

    運動會期間戰俘,每天出版《奧運紀實》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運動會自始至終,從主持大會、組織競賽、運動裁判到大會新聞采編、攝影及其他各項服務工作,志愿軍一律放手由戰俘們具體操辦。本次“戰俘營奧運會”專門成立了信息中心,工作人員都由戰俘擔任,編輯從賽場搜集到的各種信息,在運動會舉辦期間每天都出版日報《奧運紀實》,使戰俘們每天都能閱讀到來自賽場的消息。

    戰俘奧運會:中國人用這場運動會改寫了世界戰俘史

    運動會信息中心的工作,編輯從賽場搜集到的各種信息。斯頓·瑞奇,他參加了運動大會的采訪,進行了大量報道

    “戰俘營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深深震撼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管轄的各戰俘營中的各國戰俘,第六戰俘營戰俘、美國陸軍第24師師長威廉·迪安少將曾說:“志愿軍創造了俘虜營前所未有的歷史。”第二戰俘營戰俘、英國皇家陸軍第29旅格羅斯特營營長卡恩斯中校評價說:“中國人改寫了世界戰俘史!”

    戰俘奧運會:中國人用這場運動會改寫了世界戰俘史

    美軍第24師隨軍上尉攝影記者、美聯社的弗蘭克·諾爾(Frank Noel)。他經過特別批準,在運動大會時進行攝影。他拍攝的許多精彩鏡頭,通過板門店停戰談判渠道,交給美聯社,轉發美、英及其他許多國家,在新聞媒體發表后,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在他身旁的是Milford W)

    戰俘奧運會:中國人用這場運動會改寫了世界戰俘史

    運動會每日快報

    戰俘奧運會:中國人用這場運動會改寫了世界戰俘史

    戰俘們每天都能閱讀到來自賽場的消息

    這次“戰俘營奧運會”甚至改變了一些戰俘的人生軌跡。1953年7月27日,朝鮮戰爭結束,美國總統杜魯門發布一項新政策,允許戰俘在“90天的冷卻期”里自己做決定,可以選擇回國,也可以選擇留在戰爭所在國,還可以選擇去某一個交戰國。21名美軍戰俘以及一名英軍戰俘宣布拒絕遣返回國,而是選擇到中國生活居住和工作,這件事當時曾在世界上引起轟動。西方國家輿論認定這是共產黨對這些戰俘進行“洗腦”的結果,而社會主義國家則宣稱,這些戰俘選擇了和平,選擇了社會主義制度。

    毫無疑問的是,這22名戰俘的選擇是中國軍隊俘虜政策的勝利。對于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勝利在精神層面上的價值是難以估量的。而據統計,這22名美英戰俘中,就有12名戰俘是參與過這次“戰俘營奧運會”的運動員、演員或工作人員。這次“戰俘營奧運會”在他們心靈深處產生的影響,應該說是他們拒絕遣返的一個重要因素。

    3

    美軍戰俘溫納瑞斯,扎根濟南半個世紀

    本文前面提到的美軍戰俘溫納瑞斯,就是拒絕遣返回國的22名美英戰俘中的其中一員。在中國生活了50年的他,仍對“戰俘營奧運會”的很多細節記憶猶新,他說這次“戰俘營奧運會”讓他永生難忘,也改變了他的后半生。溫納瑞斯是個參加過二戰的老兵,曾在新幾內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戰場上同德軍和日軍正面作戰。

    1950年9月被派往朝鮮戰場,一個多月后就被志愿軍俘虜。在志愿軍戰俘營的兩年多時間里,經過志愿軍管教干部的教育,溫納瑞斯對共產主義生活產生了向往,他決心到中國去,同中國人民一道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2001年,溫納瑞斯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談起自己的這一思想巨大轉變時說:

    我在朝鮮兩年零10個月,有兩年零8個月的時間是同志愿軍生活在一起的。在志愿軍的戰俘營里,我生活得很好,受到人道的待遇,幾乎每頓飯都可以吃到肉類和蔬菜。我和同伴們能與志愿軍從戰場上你死我活的敵人變為朋友,首先是因為我們從內心里佩服志愿軍,是志愿軍用實際行動感化了我們。

    我們就想,中國政府對待我們這些敵對國家的戰俘都能這么好,還組織我們在戰俘營中舉辦起奧運會,生活在這個國家的老百姓是多么幸福??!因此我不愿被遣返,想去這個國家開始一種新的生活。我希望進一步了解中國,尋求真理。

    我在朝鮮兩年零10個月,有兩年零8個月的時間是同志愿軍生活在一起的。在志愿軍的戰俘營里,我生活得很好,受到人道的待遇,幾乎每頓飯都可以吃到肉類和蔬菜。我和同伴們能與志愿軍從戰場上你死我活的敵人變為朋友,首先是因為我們從內心里佩服志愿軍,是志愿軍用實際行動感化了我們。

    我們就想,中國政府對待我們這些敵對國家的戰俘都能這么好,還組織我們在戰俘營中舉辦起奧運會,生活在這個國家的老百姓是多么幸福??!因此我不愿被遣返,想去這個國家開始一種新的生活。我希望進一步了解中國,尋求真理。

    1954年2月,溫納瑞斯和另外20名美國戰俘及一名英國戰俘一同來到中國,中國政府授予他們“國際和平戰士”稱號。一年后,溫納瑞斯被安排在了濟南造紙西廠當工人。1963年,中國紅十字會保送他上了中國人民大學,學習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馬列主義理論等課程。

    畢業后,他仍回到濟南造紙西廠工作。以后,這22名戰俘有的先后回國,有的移居到了其他國家,而溫納瑞斯則一直留在了中國,他找了一個中國老伴兒,生育了一子一女,在濟南市生活了50年,人們都習慣稱他為“老溫”。從1977年開始,溫納瑞斯先后在山東大學等高校講授英語口語課程,享受教授級的待遇和公費醫療。

    戰俘奧運會:中國人用這場運動會改寫了世界戰俘史

    溫納瑞斯和他的中國伴侶

    溫納瑞斯熱衷研究社會主義理論,他關心國內外大事,具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一直到了79歲高齡,他仍盼望著能加入中國共產黨,記者在《齊魯晚報》上報道了他的這個心愿后,引起了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山東省委書記吳官正的重視,當即在報紙上做出批示,要求組織部門研究溫納瑞斯的入黨問題。

    因溫納瑞斯一直保留著美國國籍,如果想加入中國共產黨就必須放棄美國國籍,溫納瑞斯雖想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中國共產黨,而他的兒子、女兒都在美國工作,他的這一想法遭到家人的反對,他入黨的想法也未能如愿。2004年,溫納瑞斯在濟南去世。

    1952年在朝鮮碧潼志愿軍戰俘營內舉行的“戰俘營奧運會”,雖然沒有國際奧委會的授權,不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奧運會,但在戰俘營內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堪稱世界戰俘史上的奇跡,也在中國體育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

    轉載請注明來自青島峻峰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標題:《戰俘奧運會:中國人用這場運動會改寫了世界戰俘史》

    百度分享代碼,如果開啟HTTPS請參考李洋個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