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進入行業至今快 4 年了,從 2018 年 12 月推出的「互聯網 (10kg)」至今天,有 20 款官方在售產品,但當中主流的 10kg 容量占多數 —— 這也符合市場的表現,近九成的市場份額,且 2500 元左右的價格段更具競爭力;更高容量的洗衣機,價格也將明顯更高。
前段時間小米一款 12kg 的米家,將大容量的滾筒洗衣機的價格壓到 2000 以下水平;近期另一款 12kg 米家洗衣機,將大容量的機價格壓到 2399 元,預售到手甚至不到兩千元,它就是「米家洗烘一體機 12kg」。
這次 12kg 的米家洗烘一體機繼續用「鈦金灰」作機身顏色,這也是米家洗衣機除純白色機身以外的另一個「家族式設計」了,整個表面并不花哨,正面頂部左側清潔劑添加盒、中間是電容觸控按鍵式控制面板,直接開關、啟停、切換程序,還有設置水溫、轉速等參數,以及添加烘干或預約功能,樣式雖然傳統,但勝在不花里胡哨,較實用且上手成本低。
12kg 的洗烘一體機其實并不算太占地方,安裝占地高 85cm、左右寬 59.5cm,深 63cm(整機 68cm),只是深度比 10kg 的大一丟丟,而更大的內滾筒卻能多容納 20% 的衣物。
12kg 容量的洗衣機是什么概念呢?一件 T、一件襯衫大概 200g,那么理論上一次最多能清洗 60 件;一套約 3kg 的床上四件套,能同時清理 4 組;不過約 1.5kg 重的羽絨服遇水膨脹,更考驗內同體積容量,大概能清潔 4 ~ 5 件 —— 不過日常不太建議用洗衣機的普通模式來清洗羽絨服,若一定要清潔,可以用更加柔和的「羽絨洗」專用模式,會盡可能避免過度用力脫水造成的羽絨膠囊爆炸。
(溫馨提示:切勿多色混洗)
關于 12kg 的容量,小米打出了「一次洗凈全家一周衣物」的宣傳口號,其實即使是日常少量衣物的清洗,內滾筒的空間越大,冗余量就越大,在干衣的時候衣物的舒展空間其實也會越充足,理論上衣物的褶皺也相對更少些。
而洗烘一體機「烘」的部分,配的是 9kg 烘干能力,相比起 10kg 版的米家洗烘一體機 7kg 的烘干能力,12kg 版洗烘一體機的烘干效率大概有 8~10% 的提升。
這段時間實際使用,個人對米家洗烘一體機 12kg 最大的感受是「安靜」,比我之前使用過的滾筒洗衣機都明顯更安靜。
主要是使用的驅動方式不同,傳統滾筒洗衣機一般用的是傳統皮帶的傳動式驅動,即 BLDC 電機驅動;因皮帶會有一定的壽命,老化后傳動到滾筒上的動力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 我家的洗衣機就因為老化更換過一次皮帶,另外因結構相對復雜,即使是用上直流電機,BLDC 電機驅動的振動和噪聲也相對更大。
相反,DD 直驅電機是直接與內滾筒相連作驅動的,少了多道動力的轉換,理論上效率更高,洗衣的效率也更高,再加上直流電機的驅動,進一步降低了機器本身運行的噪聲 —— 實測室內較安靜環境時的聲壓 40.8dB,運行時 56.6dB,運作時機器的聽感是「沙沙作響」,而不是「嗡嗡響」,聽感上也較舒適。
不過 DD 直驅的方式天生需要比 BLDC 的皮帶傳動需要更大的扭矩,因此成本理論上也相對更高,同時配合 12kg 版本更大的動力需求,其電機扭矩據說比 10kg 版本提升了 22%。另外更簡單的結構,對機械體積的控制也更理想,讓更多空間給內滾筒 —— 據說小米未來的洗衣機新品都將全面采用 DD 直驅電機作動力。
綜合了洗衣機和烘衣機的洗烘一體機,是比洗衣機 + 烘衣機更經濟、更簡單的組合,它的干衣效果雖然沒有專門的烘衣機高效,但應付普通家庭使用基本足矣。
所以洗衣機,或是洗烘一體機需要買多大的呢?我們當然是推薦在預算范圍內,選擇容量越大越好,就算你家庭成員并不算多,它就像是汽車的動力一樣,日常未必用得盡太大馬力,但你不能沒有,它能在必須時刻提供更大的冗余,況且洗衣機更大動力和容量冗余有助于衣物在清洗過程的舒展,減少褶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