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劉曉慶曾經開公司、成為女富豪,但也曾背債千萬、鋃鐺入獄,陷入人生最低谷。11月7日,這位傳奇女性的第三本自傳《人生不怕從頭再來》正式發行。書中,她以隨筆形式重新回憶當年,包含早年鋃鐺入獄的恓惶、背債千萬的重創、做“橫店第一漂”而后又東山再起的艱辛和樂觀等諸多經歷。這也是劉曉慶首度公開詳盡披露自己在獄中那段不同尋常的人生歲月。
劉曉慶新作開篇(節選)
我被捕前夕,有報紙用頭條大版寫標題——“一幢大廈的坍塌”。
我用高墻里的422天反省人生,想到當初在我的第一本自傳《我的路》中,我寫下“做人難;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做單身的名女人,難乎其難”的句子。書出版后,這幾句話在街頭巷尾廣為流傳,成了名言。
現在看來,那時的承受力太低了。雖然我聲稱盧梭的《懺悔錄》都不如《我的路》那么坦白,但我受到的挫折連浪花都談不上,簡直就是細微的漣漪,便發出小女人的哀嘆,竟然還寫出一本書,在里面使勁地叫喚“難”。甚至還說,寫完《我的路》,辯解清楚一切,就去“自殺”。
當時遭遇的跟后來經受的怎么可以相比?盤點我的人生,得到了太多,失去的也太多。但如今我已能笑談往事。
不叫痛,并不等于不痛。或許是痛到極致,反而不覺得痛了。我失去的是有價的和有限的,獲得的是無價的和無限的。從內心深處,我感謝經歷的這一切。人生不怕從頭再來。咸魚翻身,浴火重生,我已蛻變成大女人——偉大的女人。
披露往事
獄中生活讓她自我反省
2002年6月20日,劉曉慶因偷稅入獄,直至2003年8月17日,才得姜文幫助保釋出獄,2004年再度回歸熒屏。在她的第三本自傳中,她首度詳細回憶了當年如何被人冠以外號“大貓”直至后來又鋃鐺入獄的經歷。她還感言,自己演繹過諸如慈禧、武則天、蕭后等傳奇女性,但自己卻從未靠過男人,她在書中稱“我當然不是貞節烈女,只是我沒有過潛規則,從來不利用身體去達到目的”。
無論是在現實還是在戲劇中,劉曉慶都經歷過太多。天性幽默爽朗的她,在《人生不怕從頭再來》的開篇就自嘲“逆生長”:“今年過生日就是263歲了!”對于自己獄中422天的生活,劉曉慶透露從進去的那一天開始便不再允許自己流淚,但沒有做到——在戲里常為虛構的故事流淚的她,而那時卻在反省自己的過往時痛哭。她也時常坐著發呆三四個小時,偶爾只對獄友說一兩句話,“過去到處忙,最缺時間,但那時候突然花不完的就是時間。那些燦爛的日子離我而去,只剩下滿眼鐵窗的畫面,單調而又深刻。”劉曉慶說,當時她覺得只有健康地活著,才是自己唯一能做到的事。
回看這些經歷,她在新書中反思稱,過去自己要求太多,而如今更重視自己的感受。她在書中寫道:“偉大的女人,是如水一般的女人”,“不在乎曾經炫目的‘劉曉慶時代’,“沒有一件事值得我悔恨終生,我活著的每一天都清醒,快樂,風華絕代。”
經歷傳奇
她是中國首個明星女作家
1983年,劉曉慶出版第一本自傳《我的路》,后來她又陸續出版自傳《我這八年》《我的自白錄——從電影明星到億萬富姐兒》等作品。她曾在自傳里寫“我是中國最好的女演員”,結果一石激起千層浪,在那個壓抑個性的年代被視為“狂人”。她說:“我解剖自己、分析自己、袒露自己,用一把尖利的刀將自己弄得血肉淋漓,然后將它們交到觀眾面前,我相信人的善良本性,相信人們會對我做出公正的評價。”
劉曉慶開了明星出書的先例,此后她更是加入中國作協,成為中國第一個明星女作家。她的《我的自白錄——從電影明星到億萬富姐兒》一書,在深圳僅標題就拍賣了108萬元。
不過,鮮有作品的劉曉慶,也曾遭質疑其作家身份名不副實。今年之所以要出第三本自傳,很大程度上是劉曉慶自己的堅持。“我自己的選擇我從來不后悔,我想寫寫它——這條一步一個腳印走來、曲折坎坷布滿荊棘的路。我想把我的親身經歷通過書告訴大家,讓年輕人看了以后從我這面鏡子里得到些什么。”
劉曉慶從小就愛讀書,也喜歡寫作,對于作家自小就非常尊敬,“我1992年加入作協,雖然作品不多,但每部只要出了就是暢銷書,文筆好是大家公認的,所以對于寫作這件事不管多忙都不想放棄。”她同時認為,現代社會發展太快,寫作也衍生出了各種方式,“我們都習慣了在微博微信上簡短地發表自己的感受,微博上的話說多了,那再讓一個人去重新寫作,真的會無從下筆。”
在微博上,劉曉慶一直堅持對一些新聞和人生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也被她視為自己堅持沒有停筆的一個方式之一。她也鼓勵時下的年輕人只要喜歡寫,就要堅持,“互聯網時代,作家的身份不重要,只要你真的喜歡通過用寫作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內心,你自己覺得有滿足感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