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任期之末,拜登政府再次揮舞起“科技圍堵”大棒。路透社12月2日援引兩名知情人士的話稱,美國將于當地時間周一(2日)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發起近三年來的第三次打擊,將對北方華創等140家公司實施出口管制。報道稱,這是拜登政府任內為打擊中國芯片生產能力而采取的最后一次大規模行動之一。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2日表示,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的措施對中國進行惡意封鎖和打壓。
報道稱,被添加到此輪清單的中國公司中,有近20家半導體公司、兩家投資公司和超過100家半導體設備制造商,意味著美國供應商被禁止在未事先獲得特殊許可的情況下向他們供貨。
作為一攬子計劃的一部分,新的出口限制還將包括限制對華出口先進的高帶寬內存芯片(HBM),這種芯片對于人工智能訓練等高端應用至關重要;并對另外24種半導體制造設備和3種軟件工具實施出口管制;以及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實施新的出口限制。
報道稱,新的出口管制可能會傷害到泛林集團(Lam Research)、科磊(KLA)、應用材料公司等美國半導體設備廠商,以及荷蘭半導體設備制造商阿斯麥(ASMI)等非美國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最新的限制計劃,涉及“外國直接產品規則”,也就是說任何使用了美國技術的產品都將受到管制,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以色列、中國臺灣等地的16家公司將受到影響。
根據知情人士的說法,美國計劃豁免已經對華實施類似管制的地區。比如,日本和荷蘭已經追隨美國政府出臺了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因此這兩個將被豁免。
12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有報道稱美方準備進一步限制對華半導體出口一事提問。
對此,林劍表示,我們已多次就這個問題表明過立場。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的措施對中國進行惡意封鎖和打壓。
這種行為嚴重違反市場經濟規律和公平競爭的原則,破壞國際經貿秩序,擾亂全球產供鏈的穩定,最終損害的是所有國家的利益。中方將采取堅決措施,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近年來,美國政府不斷加大打壓中國科技發展的力度。早在去年8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命令,限制在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敏感技術領域的對華新投資,并要求美企就其他科技領域的在華投資情況向美政府進行通報。
今年10月28日,美國政府對外發布新規,將禁止對中國半導體、量子技術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對外投資,并聲稱相關措施旨在防止美國在華投資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據悉,新規將于明年1月2日生效,并將由美國財政部新成立的全球交易辦公室(Office of Global Transactions)負責監管。
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指出,隨著中美科技競爭愈演愈烈,美國政府在加大對本國半導體行業補貼的同時,打著國家安全的幌子不斷強化對華科技限制。拜登政府不僅推出了與人工智能有關的出口管制和投資禁令,同時考慮采取進一步行動,遏制中國開發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擔心這可能有助于中國開發像ChatGPT這樣的人工智能系統。美方還施壓盟友實施半導體出口管制,試圖切斷中國與科技供應鏈的聯系。
相比于美國方面的惡意炒作和無底線打壓,中方多次表態,將秉持開放和建設性態度,同各方攜手合作,推動人工智能更好地造福人類。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