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超500公里!現場光纖量子通信新紀錄誕生

    【中國科學報】超500公里!現場光纖量子通信新紀錄誕生

    shishan 2025-03-22 凈化水設備 10 次瀏覽 0個評論

      本報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團隊與合作者,利用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尤立星小組研制的超導探測器,基于“濟青干線”現場光纜,突破現場遠距離高性能單光子干涉技術,采用兩種技術方案分別實現428公里和511公里的雙場量子密鑰分發,創造世界現場光纖量子保密通信新紀錄。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分別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和《自然—光子學》。

      量子不可克隆原理保證了量子密鑰分發的無條件安全性,但量子密鑰分發不能像經典光通信那樣通過光放大對傳輸進行中繼,因此分發距離受到光纖損耗的限制。相比傳統協議,雙場量子密鑰分發協議特別適合遠距離量子密鑰分發。

    【中國科學報】超500公里!現場光纖量子通信新紀錄誕生

      此前,潘建偉團隊已經在實驗室內實現超過500公里雙場量子密鑰分發的驗證。然而,在實際場景的苛刻環境下,實現雙場量子密鑰分發極其困難。實驗室內,溫度、振動以及人活動引起的聲音等噪聲都可以被有效隔離,但這些在現場環境中不可避免。

      基于“發送—不發送”雙場量子密鑰分發協議,潘建偉團隊發展了時頻傳輸技術和激光注入鎖定技術,將現場相隔幾百公里的兩個獨立激光器的波長鎖定為相同。然后,針對現場復雜的鏈路環境,研究人員開發了光纖長度及偏振變化實時補償系統。對于現場光纜中其他業務的串擾,他們精心設計了量子密鑰分發光源的波長,并通過窄帶濾波將串擾噪聲濾除。最后,結合高計數率低噪聲單光子探測器,在現場將無中繼光纖量子密鑰分發的安全成碼距離推至500公里以上。

      這項研究成果成功創造了現場光纖無中繼量子密鑰分發最遠距離新的世界紀錄,超過500公里的光纖成碼率打破了傳統無中繼量子密鑰分發所限定的成碼率極限,在實際環境中證明了雙場量子密鑰分發的可行性,并為實現長距離光纖量子網絡鋪平了道路。(桂運安)

    轉載請注明來自青島峻峰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標題:《【中國科學報】超500公里!現場光纖量子通信新紀錄誕生》

    百度分享代碼,如果開啟HTTPS請參考李洋個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Top
     邢臺橋東區房價最新信息  吳圩最新的招聘信息  廈門森洋招聘信息最新  荊門會計最新招聘信息  鹿邑企業最新招聘信息  思音珠寶招聘信息最新  淮源鎮招聘信息最新  協遠包裝招聘信息最新  泉州最新解封動態信息  防詐騙最新招術信息  杭州九旺最新動態信息  南昌長寧最新房價信息  遼寧丹東疫情信息最新  西安世紀康城最新信息  西咸家政招聘信息最新  行唐最新房產信息  酉陽招聘分揀員最新信息  恒大進球最新信息匯總  西安雙英招聘信息最新  后湖最新招聘信息  鄭州樹木園招工信息最新  金華瑜伽師招聘最新信息  宋村土地出售信息最新  齊河最新招聘電工信息  云巖區人武部最新信息  咸陽木工最新招聘信息  郴州最新加強針預約信息  碧桂園西區最新通告信息  潮南空地出租最新信息  平潭外匯最新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