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丨SpaceX慶生,“星艦”沖入太空:40多分鐘的試飛,到底發生了啥?

    解讀丨SpaceX慶生,“星艦”沖入太空:40多分鐘的試飛,到底發生了啥?

    hualu 2025-03-24 設備原理 4 次瀏覽 0個評論

      當地時間3月14日,正值SpaceX成立22周年之際,這家公司也許拿到了歷史上最好的生日禮物。

      當天早上,SpaceX公司迄今建造的最強巨型火箭“超重型星艦”進行了第三次試飛,成功將無人駕駛的上級火箭送入太空。在返回地球大氣層過程中,“星艦”最終失去信號,被外界認為可能已經解體,未能進行最后的受控落海環節。

      盡管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將兩級火箭的損失定性為“事故”,計劃啟動“事故調查”查明失敗原因,但SpaceX仍視此次試飛為“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比爾·納爾遜稱此次活動為一次成功的試飛:“祝賀SpaceX試飛成功!‘星艦’飛上天了。我們一起在阿耳忒彌斯計劃中取得了巨大進步,要讓人類重返月球,后飛向火星。”

      馬斯克也慶祝了“星艦”的試飛,稱“SpaceX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并再次提到他的愿景——“星艦”將把人類帶到火星。

      還原40多分鐘試飛:

      “不尋常”鏡頭驚艷天文學家

      此次試飛于美東時間14 日上午9點25分開始,當時這枚巨型火箭的33臺猛禽發動機以每秒消耗4萬磅液氧和甲烷推進劑的速度,伴隨著震撼地面的轟鳴聲點燃。片刻之后,這枚高約120米的火箭開始升空,沖破由助推器熾熱尾氣產生的滾滾塵埃和蒸汽云團。

      隨著火箭平穩加速并消耗推進劑減輕重量,“星艦”向東以弧形飛行,越過墨西哥灣。數千名當地居民、游客和一群從發射現場和附近南帕德雷島觀看的記者目睹了這場太空表演。33臺猛禽發動機似乎全部都正常點火,推動火箭穿過最大氣動應力區域,加速突破音速并飛出稠密的低層大氣層。

      升空2分42秒后,猛禽發動機按計劃開始關閉,幾秒鐘后,當助推器仍與火箭連接時,“星艦”上級的六臺發動機點火,這是被稱為“熱分離”的改進。片刻之后,第一級“超級重型助推器”和第二級“星艦”分離。

      當第二級“星艦”繼續攀升到太空時,第一級助推器翻轉過來并開始返回海岸進行著陸。在返回地球的大部分過程中,它都按要求正常減速。但是,當它接近墨西哥灣并穿過低云層時,助推器開始大范圍擺動,航天器上的攝像頭失去了視野。最終,助推器在沒有按計劃點燃著陸發動機的情況下,進行了“硬著陸”。

      與此同時,“星艦”爬升到了太空,其猛禽發動機在發射后8分半鐘關閉,航天器傳回了太空和地球邊緣的壯觀景象,同時飛行控制器進行了一系列測試;大約40分鐘后,開始了重返地球大氣層過程。至此,第三次試飛就已經超越前兩次試飛。

      第47到48分鐘,“星艦”失聯前1-2分鐘,傳回了“迄今為止航天器墜落地球的最佳、最清晰的視頻片段”。

    解讀丨SpaceX慶生,“星艦”沖入太空:40多分鐘的試飛,到底發生了啥?

      實時視頻顯示,一臺安裝在星艦“鰭片”上的攝像機捕捉到了星艦重新進入低層大氣層時的紅色光輝,隨著下降,光越來越強烈,直到星艦被包裹在熾熱的火球中。其“腹部”的隔熱瓦經受了超過2500℃的高溫,厚厚的超高溫等離子體猛烈撞擊星艦,并將部件燒得通紅。

      美國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爾說:“這確實非常不尋常,也是我們迄今為止獲得的最好的鏡頭。”

      48分42秒,“星艦”在達到75公里高度后失聯,雖曾短暫保持遙測信號,但最終在65公里高度完全消失,暗示“星艦”在執行火箭動力下降、預備在印度洋進行破壞性著陸之前就已解體。

      盡管如此,SpaceX公司仍將此次從發射升空到深入大氣層、經受極端高溫考驗的整個過程,視為一項里程碑式的重大進展。

      “星艦”三次試飛:

      “每一次飛行測試都是一次實驗”

      過去一年內,SpaceX的“星艦”項目共進行了三次試飛,均未能完全達到預定目標。第三次試飛后,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宣布,對在此期間發生的事故(返回時解體)展開調查,目標是查明事故的根本原因,并制定相應的糾正措施,以防止未來發生類似事件。

      在載人航天領域,SpaceX采用的“直接試飛”方法的安全性受到一定質疑,但該公司始終拒絕承認“失敗”,堅持認為,每次試飛都實現了新的技術里程碑。這次試飛中,“星艦”未能成功重返大氣層,但SpaceX方面表示,測試期間收集的數據將幫助工程師在下一次試飛期間提高性能。

      此次發射前,SpaceX早已明確其立場:“每一次飛行測試都是一次實驗,我們不是在實驗室環境中進行,而是將飛行硬件置于飛行環境中,最大限度地進行學習。”

      回顧“星艦”的三次試飛歷程,每一次都經歷了不同的挑戰。首次試飛于2023年4月進行,“星艦”在空中未能成功與推進器分離,SpaceX下達了自毀指令,在墨西哥灣上空解體爆炸。

      第二次試飛在7個月后進行,“星艦”最終因發動機故障和燃料裝載過多而在空中爆炸。具體來說,過濾器堵塞引起了發動機故障:燃料裝載過多,在液氧排出過程中引發了爆炸。不過,第一次試飛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第三次試飛相較于前兩次作了許多改進,但第二級“星艦”在重返大氣層的過程中還是未能幸存,第一級助推器也未成功著陸。SpaceX的發言人丹·霍特表示:“必須仔細檢查數據才能確定到底發生了什么”。

      無論如何,“星艦”在此次試飛中成功完成了三項重要的測試:進入預定的近地軌道、荷載艙門的開合測試(未來部署星鏈衛星的關鍵步驟),以及內部燃料轉移測試(對未來太空加油技術的驗證)。其中,最后一項測試的成功對于NASA的阿耳忒彌斯登月計劃而言,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星艦”若“領航”

      或對火箭發射行業產生長期影響

      “星艦”作為SpaceX公司傾力打造的大型可重復使用火箭,被設計為能夠降落在任何具備著陸條件的地方,包括月球,最終抵達火星,以便人類最終能夠成為“多行星物種”。

      NASA已委托SpaceX開發“星艦”變體,以作為其阿耳忒彌斯登月計劃的人類著陸系統(HLS),并為此投入了數十億美元。HLS的核心任務是將宇航員從月球軌道安全運送到月球表面,并確保其順利返回。

      這一過程的復雜性極高,涉及多個關鍵環節,包括依靠多艘超重型“星艦”進行多次自動空中加油、發動機重啟,以及最終實現月球著陸。每次HLS執行月球任務時,可能都需要多達10次的空中加油飛行以提供支持。

      阿耳忒彌斯計劃的管理團隊已設定明確目標,要在2026年底前實現載有宇航員的月球登陸。這一目標的實現將依賴于SpaceX能否成功地發射足夠數量的“超重型星艦”。

      為確保宇航員的生命安全,NASA在合同中嚴格規定,在宇航員進行實際的月球著陸嘗試之前,SpaceX必須先行進行一次無人的月面著陸試飛。如今,時間緊迫,距離2026年的目標僅剩兩年,“星艦”項目的進展速度顯得尤為關鍵。

      馬斯克表示,在此之前,“星艦”應該執行數百次無人駕駛任務。在未來幾個月內,SpaceX計劃至少再發射四枚測試火箭。馬斯克透露,“星艦”總開發成本可能在20億至100億美元之間,最終每次發射成本可能低至1000萬美元或更低。

      據貝恩咨詢公司今年的一份報告顯示,“星艦”計劃若成功,有望將到達近地軌道的每公斤成本大幅縮減,加速商業太空經濟的發展,為通信、遙感衛星公司,商業太空站,在軌制造及小行星采礦業務等提供前所未有的商業機遇。

      不過,“星艦”的崛起也可能對近年來全球范圍內涌現的數百家火箭初創企業構成挑戰。這些公司希望滿足日益增長的衛星發射需求,但“星艦”帶來的容量和成本優勢可能會重塑整個火箭發射市場的競爭格局。

      據太空市場咨詢公司Euroconsult預測,2023年至2032年期間,全球平均每年將發射超過2800顆衛星,而在此發射熱潮中,SpaceX會吸引大量客戶,造成市場的過度集中,對整個火箭發射行業產生長期的影響。

      紅星新聞記者 鄧紓怡

    轉載請注明來自青島峻峰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標題:《解讀丨SpaceX慶生,“星艦”沖入太空:40多分鐘的試飛,到底發生了啥?》

    百度分享代碼,如果開啟HTTPS請參考李洋個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Top
     哈爾濱最近最新疫情信息  務川縣城樓盤信息最新  惠來租房最新信息網  杜家坎花店招聘信息最新  京溪薈招聘信息最新  最新國際金融信息發布  五蓮最新數據信息  江門染色廠招聘信息最新  禾豐房子出租最新信息  山西棲霞最新房價信息  費縣協警招聘最新信息  天子湖招聘保安信息最新  常州最新游泳館信息  務川最新疫情信息公布  胡家廟路況最新信息  恩施DJ最新招聘信息  綿陽廚師最新招聘信息  孤島驚魂6最新信息解密  殲15航母最新信息下載  上饒車工最新招聘信息  鄭州平安最新招聘信息  烏魯木齊縣最新活動信息  最新印染招聘信息網  中山雪糕柜出售最新信息  惠州惠城區最新信息公布  霍州標注員招聘最新信息  享力集團招聘信息最新  海南臨海最新項目信息  鶴城區驛站轉讓最新信息  吳圩最新的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