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遠程襲擊已經常態化。俄羅斯軍隊發起的“遠程精確打擊”強度更高,以各型對地攻擊導彈為主,但面對不斷增強的烏克蘭防空網,突防壓力很大;
烏克蘭軍隊的遠程襲擊則主要以自殺式無人機為主,但突防率很高,原因在于俄羅斯軍隊缺乏足夠的防空系統和監視雷達,俄軍已經被迫在戰場上使用第三國制造的山寨防空系統,伊朗也被曝在向俄羅斯提供防空系統:
俄羅斯此前一直向其他國家出售防空系統,現在被迫使用伊朗等國制造的防空系統,這本身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當地時間1月15日,俄羅斯軍隊再次對烏克蘭發起了新一輪大規模“遠程精確打擊”,根據烏克蘭國防部發布的戰報,俄軍發射的43枚各型對地攻擊導彈中有30枚被攔截擊落,74架自殺式無人機里有47架被擊落,另外27架則因為遭到電子干擾或自身故障而沒有擊中目標,也就是說,俄軍發射的74架自殺式無人機全都被擊落或失效。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發表講話,對本次防空攔截作戰的成功歸功于烏克蘭武裝部隊,“感謝我們的防空力量和所有參與的部隊,我們維持了能源系統的運作”;
此外,澤連斯基還表示華盛頓北約峰會和“拉姆施泰因會議”上,西方支持者對烏克蘭的承諾尚未完全實現,“我們談到了生產防空和反導系統的許可證,這可以成為烏克蘭有效的安全保障之一,這也是現實的,必須實現。”
俄軍本次空襲涉及哈爾科夫州、切爾尼戈夫州、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州、文尼察州、赫梅利尼茨基州和利沃夫州,受到空襲影響,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頓涅茨克州、哈爾科夫州、蘇梅州、波爾塔瓦州、扎波羅熱州和基洛沃格勒州多地緊急停電,烏克蘭最高拉達議員謝爾蓋·納戈爾尼亞克稱俄軍的重點打擊目標是烏克蘭地下天然氣儲存設施,“只有地面設備受損,天然氣儲存設施仍在運行”。
俄羅斯國防部在當天發布的戰報中,承認本次空襲的目標是“為烏克蘭軍工企業供能的重要天然氣能源基礎設施”,強調“打擊目標達成,各處既定目標均被擊中。”
有些分析人士認為俄軍在1月15日對烏克蘭發動的空襲是為了報復烏軍近期發動的一系列遠程襲擊,包括打擊位于恩格斯市的俄羅斯國家戰略儲備油庫和布良斯克化工廠等目標。
不過,考慮到烏軍這類遠程襲擊十分頻繁,再加上本次空襲打擊重點是烏克蘭天然氣儲存設施,我們認為俄軍本次空襲,應該是為了報復烏軍此前對“土耳其流”天然氣管道壓縮站,“土耳其流”是烏克蘭在禁止俄羅斯天然氣過境后俄羅斯最后一條輸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
俄羅斯國防部隨后的聲明也證實了這種看法,聲明稱俄軍本次空襲是俄羅斯回應烏軍此前發射“風暴陰影”巡航導彈和ATACMS戰術彈道導彈“攻擊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蓋-科德佐爾居民點‘魯斯卡亞’壓縮站以切斷‘土耳其流’天然氣管道”,打擊目標之一是位于利沃夫州斯特雷市最大的地下天然氣儲存庫的地面基礎設施。
我們暫時還不清楚烏軍對“魯斯卡亞”壓縮站的打擊效果,如果能夠破壞“土耳其流”管道,那么,俄羅斯將無法再向歐洲輸送便宜的管道天然氣。